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湟水流域方言與文化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湟水流域方言與文化研究》,作者:蘆蘭花|總主編:雍際春,出版社:中國社科,ISBN號:9787520302043。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要編輯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全國哲學[1]社會科學界、文化界學者的中外文優秀成果,包括專著、資料、教科書、教參書、工具書[2]和普及性讀物;出版國外重要人文社會科學著作的中譯本。

內容簡介

湟水河流域在歷**是一個少數民族活動的舞台 ,現在也是多民族聚居區。歷**不同時期,不同地 區的移民所帶來的漢語方言跟民族語言融合,形成了 湟水河流域方言。從不同地區遷移到此的漢族移民, 同時也帶來了遷出地的文化,這些文化跟當地的少數 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湟水河流 域獨特的文化現象。蘆蘭花著的《湟水流域方言與文 化研究》將方言與文化相結合,共十章,其中有五章 及兩個附錄主要是語言問題,另外五章則以民俗文化 為主,對湟水流域展開深入的文化研究。

目錄

導言

一 湟水流域地理概況

二 湟水流域歷史沿革

三 湟水流域的語言概況

四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和地域文化的研究現狀

五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的形成

第一章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語音的描寫比較

一 西寧話音系

湟源縣城關鎮話音系

三 大通縣朔北鄉話音系

四 大通縣橋頭鎮回民話音系

五 循化縣積石鎮話音系

六 樂都縣碾伯鎮話音系

七 樂都縣高店鄉話音系

八 平安縣平安鎮話音系

九 互助縣威遠鎮話音系

十 化隆縣巴燕鎮回民話音系

十一 化隆縣甘都鎮回民話音系

十二 民和縣川口鎮話音系

十三 民和縣塘爾垣鄉回民話音系

第二章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聲、韻、調與中古聲、韻、調的比較

第一節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聲母與中古聲母的比較

一 古全濁聲母的今讀

二 非組聲母的今讀

三 知莊章組聲母的今讀

四 端精見組聲母的今讀

五 泥來母的今讀

六 日母的今讀

七 疑影母的今讀

八 雲、以母的今讀

第二節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韻母與中古韻母的比較

一 果攝韻母的今讀

二 假攝韻母的今讀

三 遇攝韻母的今讀

四 蟹攝韻母的今讀

五 止攝韻母的今讀

六 效攝韻母的今讀

七 流攝韻母的今讀

八 成山攝韻母的今讀

九 深臻曾梗攝韻母的今讀

十 宕江攝韻母的今讀

十一 通攝韻母的今讀

第三節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聲調與中古聲調的比較

第三章 湟水流域漢語方言的共時音變

第一節 連讀調

一 湟源話的連讀調

二 樂都話的連讀調

第二節 輕聲

一 湟源話的輕聲

二 樂都話的輕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