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渠縣人民醫院

渠縣人民醫院(全景圖)原圖鏈接來自 渠縣人民醫院 的圖片

渠縣人民醫院始建於1940年,是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是渠縣新農合、醫保、交通事故、各種保險的定點醫院。專業診療科目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擔負着全縣150萬人民的疾病救治、康復保健和院前急救等工作。已成為渠縣醫、教、研中心,區域內廣大人民群眾就醫的首選。

目錄

基本情況

醫院占地面積103畝,總建築面積69557.42平方米。醫療設備齊全,擁有64排128層螺旋CT機,直線加速器,1.5T核磁共振,海扶刀治療儀,四維彩超,血液透析機等醫療設備2000餘台件。在職職工907人,衛生技術人員800餘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8人,中級職稱239人,碩士研究生2人,省醫學會委員2人。編制床位950張,開放床位810張,年門診48萬餘人次,年住院3萬餘人次。

醫院是達州市120急救指揮分中心,是川北醫學院、達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醫學院校的實習基地;是渠縣基層醫院醫護骨幹的進修培訓基地。掛牌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網絡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集團醫院,是川北醫學院教學醫院,是重慶大坪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技術指導醫院。

醫院分設門診部、住院部,開設專業診療科目38個,獲市縣科研成果33項。除開展常見病多發病治療外,還開展了食道心房調博術、臨時起博器植入術、高頻振盪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深部熱療技術、運動言語功能康復技術、顱內腫瘤的切除、縱隔腫瘤的切除、食道癌根治術、全髖置換、膝關節置換術、脾腎靜脈斷流、甲狀腺次全切術、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及各類微創手術等業務新技術。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

視頻

渠縣人民醫院 相關視頻

渠縣人民醫院
最新醫療設備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院歷史,道客巴巴,2014-03-05
  2. 鄭洪專欄:壽安醫院,南都網,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