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清夜鍾》是明代於麟(一說陸雲龍)撰短篇擬話本小說集,十六回,每回演一故事,現已殘缺。成書於清代順治初期。 全書共十六回,現存一至八回和十三、十四回,每回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涉及了明代國君、文臣、武將、孝子、貞婦、孝廉、市民、奴僕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清夜鍾》對晚明社會生活進行了多方面的細緻描繪,內容涉及對明王朝腐朽衰亡的揭露,對農民起義的真實敘寫和對明末人情世風的生動描繪,而且作者在作品中積極樹立傳統道德楷模來對世人進行勸戒教化,以期達到救世目的。在藝術上,《清夜鍾》也呈現出不同特色。喜好用議論的方式表達作者個人見解,大量加入詩詞韻語,語言典雅。

作者簡介

陸雲龍(約公元一六二八年前後在世),字雨侯,號孤憤生,浙江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毅宗崇禎初前後在世。生平無考。 [明]不收袁崇煥賄金而義著有《遼海丹忠錄》八卷四十回,記明季遼東之役,其內容客觀翔實,秉筆直書毛文龍的功績,與袁崇煥劣跡,但目前歷史對毛袁二人尚有爭議。又有《魏忠賢小說斥奸書》四十回,題吳越草莽臣撰。《中國通俗小說書目》疑亦云龍所作。 以忠遭疑,以忠得忌,鐵錚錚一副肝腸,任是流離顛沛,不肯改移,熱騰騰一點心情,任是飲刃斷頭,不忘君父,寸心不白,功喪垂成,一時幾昧是非,事後終彰他忠藎,這又是忠之變,忠之奇。公論日久自明,故有一時沉埋,後來漸雪,一時快意,日後反誤國誤身。雖曰報復循環,天理必然,還也見人謀不臧,害人自害,把自己的失着,越顯得他人的有功,使人見他起手,不見他收場。正如陳眉公說的,神龍見首不見尾,英雄不見結局,令人想他,慕他,悼他,惜他。

內容預覽

《清夜鍾》,明代小說。十六回,殘存十回。為明刊本,鄭振鐸有藏。鄭藏僅為第—、二、七、八、十三、十四等六回。另一部藏安徽省博物館,為第一至第八回。正文前有圖十六幅,每回一幅。第一幅署「黃子和刻」。黃為明末著名刻工。正文前題「薇園主人述」及序。或謂作者為陸雲龍,號薇園主人,一號江南不易客,又作於麟氏。錢塘人。曾參與編校《盛明雜劇》,着有《翠娛閣集》。此說根據不足,不可確信。或據書中印章,知其人為楊氏。文中屢次提到「乙亥孟春鳳陽之變」及崇禎十七年事,知作於崇禎八年至十七年(1635~1644)之間。作品每回敘一事,各不相屬。作者自序云:「世人夢夢,錮利囚名。撇不去貧賤,定要推開;涎不到榮華,硬圖捉着。美色他人,強羨殺偷香竊玉;意氣自己,是只知踞勝爭雄。將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