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代華北漕糧供應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清代華北漕糧供應》,副標題:影響因素與社會效應:1776-1840年,出版社: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ISBN:9787522330532。

讀書,可以與時俱進,開闊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識擴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識[2]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目錄

內容簡介

區域糧食安全是國家出於維護統治等目的所提供的公共品之一。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漕糧供應作為國家經濟中心與政治中心分離條件下最為重要的糧食資源調劑與區域糧食安全保障舉措,成為一種國家行為,清代也不例外。關於清代華北漕糧供應的影響因素與社會效應問題,既有研究已取得了諸多成果,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在不斷拓展,展現了深入的理論和實證分析以及大量的案例研究。但一方面沒有體現一定歷史時期內華北漕糧供應政策實施的具體變化情況;另一方面對華北漕糧供應在各因素作用下變動的社會效應關注不夠。

作者介紹

栗挺(1982.8-),男,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轉型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區域經濟,主持和參與多項關於農業農村發展、糧食安全等方面的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曾獲中國農業史青年論壇(2017)論文三等獎,山西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優秀獎。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光明網,2015-10-14
  2.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