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代冠服

清代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與狩獵民族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內涵。如帝後朝袍上的馬蹄袖、披肩領和皇后兩肩所飾被稱為「緣」的半月形裝飾,分別象徵着馬蹄、弓和馬鞍的形象,將滿族騎射征戰「馬上得天下」的輝煌歷史

充分表現了出來。尤其是滿族傳統服裝的箭袖,入關後雖然失去實際作用,但箭袖卻作為滿族的行禮動作(即滿語中的「放哇哈」)得以保留。

原 則 「不輕變組訓[1]

外文名 Qing emperors'costume

時 間 崇德時期

目錄

目錄

概述

制度的完善

製作和考證

冠帽

男服

女服

配飾

概述

  清代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與狩獵民族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內涵。如帝後朝袍上的馬蹄袖、披肩領和皇后兩肩所飾被稱為「緣」的半月形裝飾,分別象徵着馬蹄、弓和馬鞍的形象,將滿族騎射征戰「馬上得天下」的輝煌

歷史充分表現了出來。尤其是滿族傳統服裝的箭袖,入關後雖然失去實際作用,但箭袖卻作為滿族的行禮動作(即滿語中的「放哇哈」)得以保留。箭袖又稱馬蹄袖,平時挽起成馬蹄形,一遇到行禮之時,敏捷地將「袖頭」翻下來,然後或行半禮

或行全禮。這種禮節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後,已不限於滿族,漢族也以此為禮,以示注重守禮。因此馬蹄袖以遮手可禦寒,挽起放下可行禮,既具有實用功能,又有很好的裝飾效果,而被人們譽為「反映清代歷史的象形文字」。清代帝王服飾正是

這樣,把傳統特色與本民族元素完美的融合,而除了在服裝的方寸之間,滿、漢兩種文化也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和平共處。

制度的完善

  清朝堅持以滿族的傳統服飾為基礎,制定冠服制度,故對明朝的服制有較大的變革。自從清太宗皇太極於崇德元年開始初步定製,歷經變動修改,直到清高宗乾隆帝之世才基本確定下來,以後雖有修訂,但沒有重大的變動。清軍入關之後,

曾於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定《服色肩與永例》。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定民公以下有頂戴官員以上者,禁穿五爪蟒緞。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十二月在賜太保年羹堯自裁的罪狀中有:「出門官員穿補服淨街,用鵝黃小刀荷包,擅穿四衩

衣服,衣服具用黃包袱,伊子穿四團補服,坐落公館牆壁俱彩畫四爪龍,吹手穿緞蟒袍。」其狂悖之罪有:「奏摺在內房啟發,並不穿朝服大堂拜送,縱容家人魏之耀穿朝、補服與司道提鎮同坐。」雍正四年及八年定大小官員帽頂等級。雍正十

年校刊《大清會典》。乾隆五年敕撰《大清律例》,乾隆二十六年敕撰《大清會典·會典則例》,乾隆三十一年校勘完成《皇朝禮器圖式》,為清宮廷畫師精心彩色描繪,並用木刻版刊印黑白圖。後於嘉慶、道光年間纂修完成《會典及事例、圖

式》和《大清通例》。光緒年間又增補修纂《大清會典圖例》。

  清代冠服制度具有全面性、系統性、嚴肅性。皇帝每年秋審,對「服制斬犯」達到近乎瘋狂的殘酷。據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清實錄》中載:「丙午,上御依清曠勾到,秋審官犯、服制及雲南、貴州情實罪犯。停決官犯斬犯六人、絞犯

四人、服制斬犯四十二人、雲南絞犯七人、貴州斬犯一人,絞犯八人……」可見因服制被斬首的犯人在死刑犯中占相當大的比例。

製作和考證

  清代凡由內務府發交江南江寧蘇州二府、浙江杭州府及兩淮織造司、局織造的御用冠服、妃嬪暨皇子、公主朝冠朝服,均依禮部定式或皇上命題由內務府或如意館畫師繪製重彩工筆小樣和墨線勾勒局部加彩的衣服裁剪大樣,交總管太監呈皇

帝御覽,或經內務府大臣直接審閱後連同批准件送發織造,織成匹料後再送到裁作、繡作、衣作分別在衣料上繡花、裁剪、縫製。完成之後,凡上用者陸路運送進京,宮用者水運進京,於限期內送交內務府廣儲司的緞庫驗收,這些小樣都附有白

紙或黃紙墨跡題簽,有些並署有畫畫者的真實姓名,如「臣沈振麟恭畫」、「臣謝醇恭畫」、「臣沈世俊恭畫」等。

  現在還有一部分完整地保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可以與故宮現藏的清代實物相對照,而故宮和中國歷史博物館保藏的宮廷繪畫如清初由著名畫家王翬主持、集中許多畫家合作繪成的《康熙萬壽圖》(十二大卷)、《康熙帝南巡圖》,由徐揚

主持的《乾隆南巡圖》(十六大卷)和徐揚的另一長卷《姑蘇繁華圖》。又如《雍正帝祭先農壇圖》、《乾隆帝紫光閣賜宴圖》、《乾隆帝大閱圖》、《乾隆帝大閱鎧甲騎馬像》、《乾隆帝叢薄圍獵圖》、《乾隆帝射熊圖》、《泰和殿筵宴

圖》、乾隆帝題詩作序的《塞宴四事圖》、乾隆帝生母崇慶太后《萬壽點景圖》、《光緒皇帝大婚圖》、《冰嬉圖》、意大利畫家郎世寧的《萬樹園賜宴圖》及《馬術圖》等,則生動具體地描畫出了清朝君臣在各種不同政事或禮儀活動場面衣着

的形象。另外如《康熙帝讀書像》、《康熙帝寫字像》、《雍正帝行樂圖》、《乾隆帝歲朝行樂圖》等,是描繪皇帝在燕居時穿着便服讀書寫字或娛樂休息的情形,更能幫助我們了解清代上層社會服飾文化與生活活動的概貌。

  19世紀80年代照相術傳入中國之後,上自慈禧太后,下至市民、商賈、小手工藝人,都有寫真照片流傳至今,足以提供更加真實的形象資料,而更寶貴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等文博單位,分別保存了數十萬

件的清宮服飾實物,由於距今年代不遠,這些文物保存鮮艷如新,都給清代服飾藝術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本書特選出清宮舊藏的一部分光緒年間的服裝小樣和大樣供讀者參考,內有一套慈禧太后穿用的帶有「十二章」花紋的朝服小樣和數件

慈禧太后穿用的竹子花紋的緊身小樣,尤為難得可貴。

冠帽

  皇帝冠帽

  (1)皇帝冬朝冠:冠體為圓頂呈斜坡狀,冠周圍有一道上仰的檐邊。冬用薰貂製作,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用黑狐毛皮製作,冠體上綴朱緯,長出冠檐,頂上加金縷絲鏤空金雲龍嵌東珠寶頂,寶頂分為三層,底層為底座,有正龍四條,間飾

東珠四顆,第二、三層各有升龍四條,各飾東珠四顆;每層間各貫東珠一顆;共飾東珠十五顆。頂部再嵌大東珠一顆,梁二,在頂左右,檐下兩旁垂帶交於項下。

  (2)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圓錐形,下檐外敞呈雙層喇叭狀。用玉草(玉草產於東北,滿族叫德勒蘇草,進關以後,視此草為發祥之物)或藤絲、竹絲做成,外裱以羅,在兩層喇叭口上鑲石青色織金邊飾;以紅紗或紅織金為里,外層綴朱緯,

內層安帽圈,圈上綴帶。冠前綴金累絲鏤空金佛,金佛周圍飾東珠十五顆,冠後綴金累絲鏤空舍林,有東珠七顆。冠頂部再加金累絲鏤空雲龍,嵌大東珠寶頂,寶頂形式與冬朝冠相同。

  (3)皇帝吉服冠:冠形似朝冠,冬用海龍、薰貂、紫貂,上綴朱緯,冠頂滿花金座,上銜大珍珠一顆。滿花金座有的是鑲嵌寶石的。夏吉服冠也用玉草或藤絲、竹絲編織,紅紗綢裱里,石青織金緞或織金綢、紗緣邊。上綴朱緯,頂滿花金座

上嵌大珍珠一顆。

  (4)皇帝常服冠:冬為有折檐的圓形帽,滿綴紅纓、紅絨結頂。用皮或青絨製作。夏常服冠形同夏朝服冠,以玉草或藤、竹絲編織,紅紗、綢里,石青織金緣邊。上綴朱緯、紅絨結頂。

  (5)皇帝行服冠:冬行服冠形如冬常服冠,用黑狐、黑羔皮或青絨為之,滿綴紅纓、紅絨結頂。夏行服冠形同夏常服冠。

  (6)皇帝雨冠:冬季冠形為高頂式,前有深檐。夏季為平頂式,前檐展敞。按不同季節表用明黃色氈、油綢或羽緞製作,月白緞里。

  (7)翎子:

  翎子分花翎、藍翎、染藍翎,花翎為貴,花翎即孔雀翎,又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三眼最貴。花翎原有例戴、賜戴之分。例戴如宗室貝子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戴雙眼花翎。鎮國將軍、輔國將軍,戴單眼花翎。品宦例戴

花翎的有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直省將軍內大臣、各城參贊辦事領隊大臣、散秩大臣、武備院卿、上駟院卿、頭、二、三、四等侍衛及前鋒營、火器營、護軍營、鑾儀衛等滿員五品以上、統領、參領、前鋒侍衛、諸王府長史、散騎郎、二等

護衛均戴單眼花翎,翎根綴藍翎,插入用翠玉、白玉、碧玉、碧璽、琺瑯、瓷等質材製成的翎管內,綴於冠後。雙眼和三眼翎,就是拿兩個和三個孔雀尾羽後梢的彩色翎斑垂直排列,連接而成。藍翎是用鶡羽製成,藍色無翎斑,故名藍翎。染藍

翎是用靛藍染天鵝毛而成。在明代都督江彬等就已在白紅笠上植染藍翎為飾,貴者三英、初者二英、最次者一英,已於前述。清代花翎以三翎為貴,但康熙時,因某皇子想戴花翎,康熙帝曾特賜五眼花翎;後福文襄公立大功,曾獲四眼花翎,屬

於特例。皇室子弟年十二能賜射箭者,也給花翎,但無冠頂,名「空花翎」。清末漢人中李鴻章曾獲戴三眼花翎,賜雲龍補服。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獲賞戴雙眼花翎。當時漢人獲封爵賜戴花翎及文臣兼提督巡撫銜者都得賞賜,這在清前期是

很少有的。即宗室親郡王為大臣者,也必奉旨恩賞才能戴花翎,如未奉旨擅自戴用者,要交宗人府議處。

  鴉片戰爭以後,清廷衰微,財政枯竭,當時有廣東洋商伍崇曜、潘仕成捐輸十數萬金,無可嘉獎,始蒙戴花翎,傳為恩榮。此後捐翎之風盛行,咸豐九年規定,捐翎改為實銀,不准折扣,花翎價七千兩。花翎從此由榮譽象徵幾乎變成商品交換了。

  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貴妃、皇妃、妃、嬪冠帽

  (1)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絨為之,冠體為圓頂呈半圓坡狀,周圍有一道冠檐。冠體上綴朱緯,冠頂呈寶塔形,分三層,每層貫東珠各1,皆承以金鳳,飾東珠各3,珍珠各17,上銜大東珠1。朱緯上周綴金累絲鳳

凰7,每個鳳身上飾東珠9,貓睛石1,每個鳳的鳳尾飾珍珠21。冠後金累絲翟(雉鳥)1,翟背飾貓睛石1,翟尾飾珍珠16。從翟鳥下垂珠結,由五行每行64顆珍珠串連,平排垂掛,在五行垂珠的半中間即第32顆外,接銜一個圓形青金石結,系用金

累絲圓形飾片嵌青金石1,東珠6,珍珠6製成。然後再從石結下面接垂五行的後半串珍珠。共珍珠302顆,這就稱為「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1,末綴珊瑚。冠後從冠檐裡邊下垂倒葫蘆形護領,護領下端垂明黃色絲絛兩條,末綴寶石。冠左右綴青

色緞帶。皇后夏朝冠以青絨為之,余制如冬朝冠。吉服冠:冠形基本相同,以薰貂為之,上綴朱緯,頂用東珠。

  (2)皇貴妃朝冠,形制與皇后朝冠相同,差別的只是7隻金鳳上沒有貓睛石,翟鳥下所垂珠結不是五行二就,而是「三行二就」,三行共用珍珠192顆。

  (3)妃、嬪朝冠,頂都是二層而不是三層,每層承以金鳳,每鳳飾東珠9,珍珠17,妃冠頂上銜貓睛石,嬪上銜子。朱緯上周綴金鳳5,每鳳飾東珠7、珍珠21。後金翟1,妃翟上飾貓睛石1,珍珠16,嬪翟上只有16顆珍珠,沒有貓睛石。從翟

鳥下垂的珠結三行二就,妃用珍珠188,中間金銜青金石結1,飾東珠、珍珠各4,末綴珊瑚。嬪翟鳥下垂的珠結三行二就用珍珠172顆,中間金銜青金石結1,飾東珠、珍珠各3,末綴珊瑚。余同皇貴妃。

男服

  1.端罩:是清代皇帝、皇族及近臣、侍衛所穿,形式為圓領、對襟、平袖、袖長至腕、衣長至膝下、對襟有紐扣五個,毛朝外穿的寬鬆式裘皮服。皇帝端罩,紫貂為之,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用黑狐。明黃緞里。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銳,

色與里同。皇子端罩,紫貂為之,金黃緞里。親王端罩青狐為之,月白緞里,若曾獲賜金黃緞里亦可用之。親王世子、郡王、貝勒、貝子端罩均青狐皮,月白緞里。鎮國公、輔國公端罩均紫貂,月白緞里。民公、侯、伯、子、男、下至文三品、

武二品端罩,均以貂皮為之,藍緞里。一等侍衛端罩用猞猁皮間以豹皮,月白緞里。二等侍衛端罩用紅豹皮,素紅緞里。三等侍衛、藍翎侍衛端罩用黃豹皮,月白緞里。

  2.袞服和龍褂:清代只有皇帝在祭圜丘、祈谷、祈雨等場合穿袞服,形式為圓領、對襟、長與坐齊(至晚清衣長至膝以下),平袖、袖與肘齊,石青色面,石青色扣鼻,鑽金圓紐子5。織、繡或緙絲五爪正面金龍四團為紋,前胸、後背、兩

肩各一,左肩日、右肩月,團龍間以五色雲,下海水江牙。春秋為棉或夾,冬用裘夏用紗。皇子所穿者減去日月紋,其餘完全相同,但不叫袞服,而叫「龍褂」。

  3.補服:是清代的禮服。皇帝穿袞服、皇子穿龍褂時,王公大臣和百官穿補服相襯配,但補服穿用的場合和時間更多,所以又是清代文武大臣和百官的重要官服。補服的形式以圓領、對襟、平袖、袖與肘齊,衣長至膝下(比袍短一尺許),

門襟有5顆紐子的石青色寬鬆式外衣,故有「外褂」或「外套」之稱。補服主要的特點,是用裝飾於前胸和後背的「補子」的不同紋飾來區別官位高低。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室成員用圓形補子。固倫額駙、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民

公、侯、伯、子、男、以至各級品官,均用方形補子。清代補子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在直接承襲明朝官補的基礎上修改而來,但尺寸比明代略有縮小。此外明代的補服為高圓領大袖袍,是單獨直接穿的。清代的補服是穿在吉服袍外面,不單獨穿

用,凡穿吉服袍時外面必穿補褂。惟一的例外是每年三伏天盛夏酷暑期間,叫做「免褂期」,此時穿吉服袍可免套補褂。清代補子的紋樣也有規定(如:親王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五爪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貝勒四爪正蟒二

團前後各一等等)。

  4.朝服:

  (1)皇帝朝服:清朝皇帝朝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萬壽聖節、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禮和祭祀活動時所穿的禮服。其基本款式由披領(又稱扇肩)和上衣下裳相連的袍裙相配而成。上衣衣袖分袖身、熨褶素接袖、馬蹄袖端三

個部分,腰間有腰帷。下裳與上衣相接處有襞積,其右側有正方形的衽。朝服分冬朝服和夏朝服,冬朝服又有兩種形式,現分述於後。

  ①皇帝冬朝服一:明黃色,兩肩和前胸、後背各繡正龍一條,上衣前後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下平水江牙。下裳襞積繡行龍六條間以五色雲,下平水江牙。下裳其餘部位和披領全表以紫貂,馬蹄袖端表以薰貂,這是自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所穿。質地多用織成妝花緞或以緞、綢繡制。

  ②皇帝冬朝服二:明黃色,上衣兩肩及前胸後背飾正龍各一,腰帷行龍五、衽正龍一,襞積前後身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列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

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為八寶水平,披領、袖端、下裳側擺和下擺用石青色織金緞或織金綢鑲邊,再加鑲海龍裘皮邊。質地用織成妝花緞或以緞、綢刺繡及緙絲。以上所述花紋是根據《大清會典》等文獻的記載。根據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朝袍

實物來看,文獻所記只是露在衣服外表的花紋。而實物上的花紋,還考慮到人穿在身上活動時,袍子下襟也常常會暴露出來,所以在衣服裡面掩襟的襞積部位,也加繡四個團龍,並在掩襟的裳部加繡一條行龍,全袍總共應實用龍紋43條。

  ③皇帝夏朝服:明黃色,惟南郊祈谷、常雩(yú音於,求雨)用藍,朝日用紅,夕月用月色(月白,即淺藍色)。夏朝服的形式和紋飾與冬朝服二式完全相同,只是在披領、袖端、下裳側擺、下擺等處單鑲織金緞或織金綢的鑲邊,不再鑲海

龍裘皮邊,即所謂「片金絞邊」。質地一般為穿紗地絨繡、納紗繡及妝花紗、緙絲等。春秋兩季的棉、夾朝袍,形式與此相同,質地為緞、綢地繡花、妝花緞、緙絲等。

  (2)皇子親王等朝服:

  ①皇子朝服有兩種形式,均金黃色。一種在披領和裳部具表紫貂,馬蹄袖端薰貂,繡紋兩肩及前胸後背正龍各一條,襞積行龍六條,間以五色雲紋。這是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所穿。另一種披領和袖均石青色,織金緞鑲邊,冬天再鑲一層海

龍皮邊;繡紋兩肩、前胸後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四,裳行龍八,披領行龍二,馬蹄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平水。

  ②親王、親王世子、郡王朝服,藍色或石青色隨便用,若賜金黃色亦可用之。其餘與皇子相同。

  ③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朝服,不許用金黃色,其餘顏色隨便用。紋樣通繡四爪蟒紋。

  ④民公、侯、伯朝服,一種是藍或石青色。披領及袖均石青色,織金緞鑲邊,冬天再加鑲海龍裘皮邊。兩肩、前胸、後背飾正蟒各一條,腰帷行蟒四條,中有襞積,裳行蟒八。另一種是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所穿,披領及裳均表以紫貂,馬

蹄袖端薰貂,兩肩及前胸後背飾四爪正蟒各一條,襞積四爪行蟒四條。

  5.龍袍:清代只有皇帝穿十二章龍袍,為圓領右衽大襟、窄袖加綜袖、馬蹄袖端,四開裾式長袍,明黃色,用緙絲或妝花、刺繡作金龍九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蝠紋,下幅飾八寶立水。領前後飾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飾行龍各一,馬

蹄袖端飾正龍各一,領、袖均用石青色鑲織金緞、綢鑲邊。棉、紗、夾、裘隨季節變換。穿龍袍時,在外面加罩袞服。

  6.蟒袍:又稱花衣,皇太子蟒袍杏黃色。皇子金黃色,領袖石青色織金緞鑲邊,繡九條蟒,前後左右開裾。親王、親王世子、郡王與皇子同制。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通飾四爪蟒九條,不得用金黃色,余色隨所用。民公、侯、伯蟒袍

用藍或石青色,通飾四爪蟒九條,曾獲賜五爪蟒緞者亦得用之。以下至文、武三品、郡君額駙、奉國將軍以上及一等侍衛相同。蟒袍是上班及禮儀場合所穿,但在萬壽聖節,即皇帝過生日的前三天至後四天,宮中任何場合都必須穿它,這段時間

稱為「花衣期」。蟒袍與蟒褂相配。

  7.常服褂:常服褂即對襟平袖,長至膝下的外褂,皇帝及百官均石青色,花紋不限,不綴補子。

  8.常服袍:為圓領右衽大襟,窄袖有馬蹄袖端,四開裾式長袍,顏色花紋不限。是平常所穿。

  9.行褂:為圓領對襟、平袖,袖長及肘,長與坐齊,門襟有五個紐扣的短外褂,從皇帝、王公大臣、官庶下至扈行者都可以穿。豹尾班侍衛所穿行褂無袖,左右及胸前以兩根帶子繫結,不用紐扣,色用明黃。但有袖的行褂,色彩有嚴格規

定。皇帝行褂石青色,根據季節換穿棉、夾、紗、裘。親王、郡王、文武品官也用石青色。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衛班領、護軍統領、健銳營翼長用明黃色(諸臣因軍功獲賜黃馬褂者,才能用明黃色)。八旗之正四旗副都統、正黃旗用金

黃色,正白旗白色,正紅旗紅色,正藍旗藍色,鑲黃旗金黃色鑲紅邊,鑲白旗白色紅邊,鑲藍旗藍色紅邊,鑲紅旗紅色白邊。前鋒參領明黃色藍邊,護軍參領、火器營官兵藍色白邊,健銳營兵藍色明黃邊。虎槍營總統領明黃色、領左右端青色邊

直下至前裾。槍長紅色、領左右青色邊直下至前裾,營兵白色,領左右青色邊直下至前裾。乾隆間始流行用玄狐、紫貂、海龍、猞猁猻千尖、草上霜、紫羔等高貴裘皮做成的翻毛馬褂,到嘉慶時更為盛行。遇喪則用銀鼠及麥穗子(即俗稱蘿蔔絲

的羊皮)來做。

  清代的黃馬褂,非特賜不能穿,凡穿黃馬褂有三種人,一是上面提到的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為「任職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的人獲穿,稱「行圍褂子」。三是因治國或戰事中建功獲賞的人,稱「武功褂子」。前兩種用

黑色紐袢,後一種用黃色紐袢。

  10.行袍:行袍為右衽大襟,窄袖有馬蹄袖端、四開裾,右面的衣裾下短1尺,比常服袍減短1/10,便於騎馬的袍子,故又稱「缺襟袍」。不騎馬時,把右裾下所短的1尺以另幅用三個紐扣扣拴,就同常服袍一樣。凡臣工扈行、行圍人員都例

服之。文武官員出差時穿行袍謁客,外套對襟大袖馬褂即可。

  11.行裳:為左、右各一片內直外弧形的裳,上用一石青色橫幅布縫連,橫幅布兩端有帶可以圍繫於腰際。皇帝、王公、百官行裳形狀相同,皇帝行裳根據不同季節以氈、夾、鹿皮、黑狐為表。

  12.雨衣:皇帝穿的雨衣有六種形式,都是明黃色。雨裳有兩種形式。親王、貝勒至文武一品、御前侍衛、各省巡撫用的雨衣,有兩種形式。

女服

  1.朝褂:

  (1)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貴妃朝褂,按《大清會典》規定,有三種款式,均石青色,織金緞或織金綢鑲邊。這三種朝褂領後均垂明黃色絛,絛上綴飾珠寶。朝褂是穿在朝袍外面,穿時胸前掛彩帨、領部有鏤金飾寶的領約、頸掛朝珠

三盤、頭戴朝冠,腳踏高底鞋,華美絕倫。

  ①圓領對襟,有後開裾,缺袖的長背心,自胸圍線以下作襞積(褶襉),其紋飾在胸圍線以上前後繡立龍各二條,胸圍線以下則橫分為4層,第1第3兩層分別織繡行龍前後各2條,第2第4兩層分別織繡萬福(蝙蝠)萬壽(團壽字),各層均以

彩雲相間。

  ②圓領對襟、缺袖、後開裾、腰下有襞積(褶襉)的長背心,紋飾前胸後背各織繡正龍一條,腰帷織繡行龍4條(前後各2條),下幅織繡行龍8條(前後各4條)。三個裝飾部位下面均有壽山紋,平水江牙。

  ③為圓領、對襟、缺袖,無襞積左右開裾至腋下的長背心,前後身各織繡大立龍各二條相向戲珠。下幅為八寶壽山江牙立水、立龍之間彩雲相間。如果說前兩式朝褂的裝飾風格是橫分割,精美秀麗,則這第三種款式為豎分割,豪放富麗。

  (2)貴妃、妃、嬪朝褂,與皇貴妃相同,但領後的絛為金黃色。

  (3)皇子福晉、親王福晉、世子福晉朝褂,用石青色,織金緞、綢邊,飾紋前行龍四、後行龍三。領後垂金黃絛,上綴雜飾。

  (4)貝勒夫人、貝子夫人、鎮國公夫人、輔國公夫人朝褂,石青色,織繡四爪蟒,領後垂石青絛。

  (5)民公夫人以下朝褂,石青色,織金緞、綢邊,飾紋前行蟒二,後行蟒一,領後垂石青絛。

  2.朝袍:

  (1)皇太后、皇后朝袍,分冬夏兩類,均為明黃色,其基本款式均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合。開領和袖子另有特點,開領是從領口右緣向右方折斜,故與斜領或圓領右衽的一般款式不同。袖子是由袖身與接袖(約12厘米寬)、綜袖(又稱中

接袖)、袖端(即馬蹄袖)相接而成,並在腋下至肩部加縫一段上寬下窄的裝飾性護肩,領後垂明黃絛,上綴珠寶。穿時朝袍必與朝褂配套。

  (2)皇子福晉朝袍,用香色,披領及袖石青色,片金緣,冬加海龍緣,護肩外邊亦加緣,飾文前胸後背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襟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裾後開。領後垂金黃絛。親王福晉、親王世子福

晉、郡王福晉、固倫公主、和碩公主朝袍與此相同。

  3.龍褂:龍褂為圓領、對襟、左右開氣、平袖端、長與袍相應的服裝。龍褂只能由皇后、皇太后、皇貴妃、貴妃、妃、嬪服用。皇子福晉、親王福晉、郡王福晉、固倫公主所穿就叫吉服褂而不叫龍褂。皇后龍褂紋飾,據文獻記載有兩種類

型,北京故宮所藏實物,則有三種類型,均石青色。一種飾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胸後背各一團為正龍,前後襟行龍各二團;下幅八寶、壽山水浪江牙及立水紋;袖端行龍各二及水浪紋。第二種只飾五爪金龍八團,下幅及袖端不施紋彩。第三

種飾五爪金龍八團,下擺加水浪江牙、壽山、立水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貴妃、貴妃、妃龍褂與此相同。嬪所穿龍褂,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夔龍四,余同妃。

  4.吉服褂:吉服褂形式與龍褂相同,皇子福晉吉服褂石青色,飾五爪正龍團紋四,兩肩前後各一,親王福晉、世子福晉織繡五爪金龍四團,前胸後背正龍各一團,兩肩行龍各一團。固倫公主、和碩公主吉服褂同此。郡王福晉五爪行龍四團兩

肩前後各一團。貝勒夫人吉服褂,前後織繡正蟒各一團。貝子夫人吉服褂前胸後背飾四爪行蟒各一。鎮國公夫人、民公夫人、輔國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吉服褂,均飾花卉八團,石青色。

  5.龍袍:皇后、皇太后龍袍為圓領、右衽大襟、左右開裾、袖有袖身、接袖、綜袖、馬蹄袖端的長袍,明黃色。領與接袖、中接袖、袖端石青色。紋飾有三種類型。

  ①型:飾金龍九條,間以五色雲及福、壽紋,下幅飾八寶立水,領托前後飾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飾行龍各一,袖端飾正龍各一,袖相接處飾行龍各二。綿、夾、裘根據季節而定。

  ②型:織繡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胸、後背飾正龍各一。襟飾行龍四。下幅飾八寶立水,余如①型龍袍。

  ③型:下幅無紋飾,余如②型龍袍。

  6.蟒袍:皇子福晉蟒袍、款式與龍袍同,通飾九龍,色用秋香。親王福晉、親王世子福晉、郡王福晉、固倫公主、和碩公主蟒袍與此同。貝勒夫人、鎮國公夫人、輔國公夫人、下至鄉君蟒袍通飾九蟒。 民公夫人、侯、伯、子、男夫人至三

品命婦蟒袍,藍及石青色隨所用,通繡四爪九蟒。四、五、六品命婦蟒袍通飾四爪八蟒。七品命婦蟒袍通飾五蟒。

  7.朝裙:皇后、皇太后、皇貴妃朝裙,款式為右衽背心與大擺斜褶裙相連的連衣裙,在腰線有襞積,後腰綴有系帶兩根可以系扎腰部。冬用片金加海龍緣邊,膝以上用紅織金壽字緞面料,膝以下用石青行龍妝花緞面料,均以正幅裁製。夏用紗為之。貴妃、妃、嬪均相同,皇子福晉朝裙膝以上用紅緞。民公夫人、一品命婦朝裙,冬以片金加海龍緣,上用紅緞面料,下用石青行蟒妝花緞面料。夏緞或紗隨所用。下至三品命婦均同。

配飾

1.朝珠:朝珠原是佛教數珠的發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稱滿洲為「 曼殊」的 轉音,佛教徒對清朝皇帝有「曼殊師利」大皇帝之稱,「曼殊師利」就是 文殊菩薩。因此,清代冠服 配飾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數珠有淵源。按 清代冠

服制度,君臣、命婦凡穿朝服或吉服必於胸前掛朝珠。朝珠由108粒珠貫穿而成,每隔27粒穿入1粒材質不同的大珠,稱為「 佛頭」,與垂於胸前正中的1粒佛頭相對的1粒大珠為「佛頭塔」,由佛頭塔綴黃絛,中穿背雲,末端墜一葫蘆形佛嘴。背

雲和佛嘴垂於背後。在佛頭塔兩側綴有三串小珠,每串有小珠十粒,名為紀念(或稱之為「三台」,當時稱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 謁者即言官為外台。又一說天子有三台,即觀天象的靈台、觀四時施化的時台、觀鳥獸魚龜的囿台。寓意聖明

高貴)。一側綴兩串,另一側綴一串,兩串者男在左,女在右。朝珠的質料以產於松花江的 東珠為最貴重,只有皇帝、 皇太后、皇后才能戴。此外有翡翠、瑪瑙、紅藍寶石、水晶、 白玉、 綠玉、 青金石、珊瑚、 綠松石、蜜珀菩提、 伽南

香、 白檀、 催生石、 金剛子、崇珠克石等。貫朝珠的線條,皇帝用明黃絛,而下為金黃絛、 石青絛。    2.朝帶、吉服帶、常服帶、行帶:

  (1)朝帶

  清代的朝帶是君臣穿朝服時所用,其版飾有嚴格規定。皇帝朝帶有兩種,皆明黃色,但祀天用純青色。以絲絛製成。一頭從帶端開始,裝龍紋金版四具,其第二第四兩具龍紋金版下面有掛環,可以掛佩觿、佩囊、燧(Suì音遂,古代取火

器)、帉(Xī音希,古代解結的工具)、刀、削等物。

  (2)吉服帶

  清代吉服帶是君臣穿龍袍、蟒袍等吉服時所用。吉服帶的形式與朝服帶大致相同,二者的差異僅在佩帉的形狀,在朝服帶上的帉是下廣而銳,在吉服帶上的帉是純白色的,下直而齊。4具鏤金版形狀方圓及銜珠玉雜寶都可以聽便,中約金結如

版飾。余如朝帶制。皇帝吉服帶明黃色。皇子、親王、親王世子、郡王,吉服帶金黃色,佩絛金黃色。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固倫額駙、郡主額駙,吉服帶金黃色,佩絛石青色。

  (3)常服帶

  清代常服帶為君臣穿常服時所用,與吉服帶同制。

  (4)行帶

  行帶是穿行袍時所用,皇帝用行帶明黃色,有線紐帶、線鞓帶、裡邊帶子、黃線軟帶等多種。左右佩系用紅香牛皮所制,飾金花銀環各3,佩帉用高麗布,比常服佩帉稍寬而短,佩帉上的中約亦用香牛皮束來做,綴有銀質花紋佩囊。明黃絛,

飾珊瑚。掛環上系掛刀、荷包、羅盤、牙籤筒、火鐮袋之類。

  3.金約:金約是婦女朝冠的配件,在戴朝冠時需先戴金約,再戴朝冠。起着約發的作用。金約由十來片弧形長條的金托連接成一個圓圈,外面飾金雲、青金石和東珠,裡面以織金緞襯裱。每片金托上下兩緣飾累絲雲紋,中嵌青金石,2片之

間間以金雲和東珠。金片數和金雲、東珠多少反映地位高低。在金約後面系金銜綠松石結和串珠數行,珠的行數和粒數也反映地位的高低。

  4.領約:領約是清朝婦女穿朝服時佩戴於項間壓於朝珠和披領之上的飾物,以所嵌珠寶的質料和數目,及垂於背後的絛色區分品秩,其形狀等於圓形項圈。用金累絲作托,上面分段嵌珊瑚,間以點翠金片,每片上嵌東珠1粒,兩端飾金瓜

形,末二段有金軸於懸戴時可向外打開。每端垂絲絛2,中間有珊瑚結將二絛相聯為一,末飾墜角。

  5.耳飾:清朝滿族婦女傳統風俗,一耳戴三件耳飾,他們稱環形穿耳洞式的耳環為「鉗」。故后妃們穿朝服時一耳戴三鉗。宮裡選秀女,也要先派人驗看耳上是否戴三鉗。乾隆十四年選秀女,發現有的滿族女子仿效漢俗一耳戴一墜子,乾隆

帝曾明諭立行禁止。

  6.彩帨:彩帨是清朝婦女穿朝服時掛在朝褂的第二個紐扣上垂於胸前的飾物,以色彩及有無紋繡來區分品秩。彩帨長約1米上下,是上窄下寬,下端呈尖角形的長條,上端有掛鈎和東珠或玉環,掛鈎可將彩帨掛在朝褂上,環的下面有絲絛數

根,可以掛箴(針)管、縏(pán音盤)袠(音帙)即小袋子之屬。《禮記·內則》云:「婦事舅姑,……右佩箴(針)管、線、纊,施縏袠。」故宮舊藏彩帨,黃色絲絛上一般掛牙籤盒、火鐮袋、觿、削刀、荷包、香囊等物。再下面為一圓形金

銀累絲,或畫琺瑯、或鏤金嵌寶的結,彩帨通過此結下垂。有的雙面施繡喜字、蝙蝠、稻禾、燈籠或琴棋書畫、鳳鳥花卉等紋樣,有的不加紋飾。皇后、皇太后、皇貴妃彩帨,綠色,繡「五穀豐登」紋(即稻禾、蜜蜂、燈籠),絛明黃色。妃彩

帨,綠色,繡雲芝瑞草紋,絛金黃色。嬪彩帨,綠色不繡紋,絛金黃色。皇子福晉、親王福晉彩帨,月白色不繡紋,絛金黃色。民公夫人彩帨,月白色不繡紋,絛石青色。

  7.鈿子:滿八旗貴族婦女,平日梳旗頭,穿朝服時戴朝冠,穿吉服時戴吉服冠,還有一種類似冠的頭飾,是在穿彩服的日子裡戴的,叫作鈿子。鈿子實際等於是一種珠翠為飾的彩冠。前如鳳冠,後如簸箕形,上穹下廣,以鐵絲或藤作胎骨,

網以皂紗,或以黑絨及緞條罩之。戴在頭上時,頂往後傾斜。前後均以點翠珠石為飾。鈿有鳳鈿、滿鈿、半鈿三種。

  8.遮眉勒:清代婦女在天氣稍冷的季節,平時在額間常系遮眉勒,既為美的裝飾,又具禦寒功能。八旗貴族婦女所用遮眉勒,往往在銀鍍金座上,通體點翠嵌珠寶或緝紅、白米珠,做成花卉及「吉祥如意」、「福」、「壽」、「喜」等吉祥

文字作裝飾,下墊紅絨,極其侈華。平民百姓婦女所戴,在北方叫「勒子」或「腦箍」,南方叫做「兜」,以黑絨製作為多,也有加綴一些珠翠或繡一點花紋的。套於額上掩及於耳,系兩帶於髻下結之。它們就是明代婦女所用的額帕(又名頭

箍)演變而來。

  9.簪、釵、步搖、耳挖簪、扁方:簪、釵、步搖、耳挖簪都有簪首和挺兩部分,在簪首以珠翠、寶石、點翠、累絲等工藝製成華美的花飾。簪花追求精工寫實,耳挖簪一般在簪挺的中段施加紋飾,扁方一般為長方條形,橫長約30至35厘米。

  10.手鐲:清代宮廷所用手鐲不僅講究工技精巧,紋飾華麗,而且巧用各種材料。款式多為一端有開口,或有一節是帶活紐可以開閉的。故宮舊藏手鐲,有金累絲花卉龍紋及水生動物紋,是用數種不同粗細的金絲累成,層次豐富。

  11.指甲套(護指):貴族女子留長指甲,以鳳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的風習由來已久,在內蒙古准格爾旗戰國墓、吉林榆樹大坡老河深漢墓、陝西西安玉祥門外隋墓盤出土用金片或白銀鑄成的護指。清代用金銀做成的指甲套,紋飾極為華

麗。

  12.佩飾:清代佩飾或懸於腰帶、或掛於胸前,形狀小巧,材質多樣,有翠玉、青金石、碧璽、金嵌綠松石、檀香木、沉香木、伽楠香木、蜜蠟、金珀、金星石、琺瑯、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以色質取勝。另有各種各樣的刺繡小品,如

荷包、香囊、香袋、褡褳、扇套、眼鏡盒、名片盒、表袋、火鐮袋、齋戒牌等等,無論男女都作為隨身賞玩之物,至晚清時此風尤盛。

  13.搬指與戒指:搬指原是古代射箭鈎弦的鞢演變而來,源於新石器時代。清代貴族男子多戴於右手拇指上為飾,也有左右拇指都戴的,多以翡翠、碧璽、瑪瑙、珊瑚、水晶、金、銀、銅、鐵、瓷等製作。有的刻有御題詩詞,有的巧制紋

飾,或樸素無紋。戒指文名靿環、指環、約指、手記,清代戒指,有翠玉、紫晶、水晶、苔晶、碧璽、紅瑪瑙、珊瑚、檀香木、金銀嵌珠寶等等不同高貴材質,精工巧作。有金龍趕珠、金鳳戲珠、鏤空嵌珠梅花、鏤空花卉草蟲、平安如意等精美

絕倫的紋飾。西洋進貢的戒指表等,也成為新奇的珍玩之物。

  14.紐子:紐子最早出現於宋代,宋以前衣服都用袢帶繫結。紐子不但是實用之物,對衣服也具有畫龍點睛的裝飾作用,清宮服裝使用的紐子,除用銅、銀、金等製作外,還用碧璽、翠玉、珊瑚珠等材料製作。

  15.披領:披領又名扇肩或披肩。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中云:「披肩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禮服時所用,加於項,覆於肩,形如菱,上繡蟒。」其實帝、後、王公大臣、八旗命婦穿朝服時用披領,是清代的定製。有冬夏兩種,冬天用紫

貂或用石青色加海龍緣邊。夏天用石青加片金緣邊。

  16.硬領:清代禮服例無領,另於袍上加以硬領,其料春秋兩季用湖色的緞,夏天用紗,冬季用皮毛或絨。有喪者用黑布。

  17.領衣:領衣是連結於硬領之下的前後二長片,講究的用緞或繡花,也稱「牛舌頭」。領衣之外則加外褂,或穿於行服袍的裡面。

  18.霞帔:霞帔是宋以來婦女的命服,隨品級高低而不同。

  19.鞋、靴、襪子:

  清代滿族人承繼祖先騎射生活的習慣,男人一般都穿靴。東北地寒,在肥大的皮靴靿(yào音要)筒內裝入靰鞡草。清太祖努爾哈赤也穿鹿皮靰鞡鞋,色黃或綠。清太宗天聰六年(公元1632年),曾規定官員平時勿穿緞靴,得知當時靴的形式

已有改進。清代的靴平時穿的是尖頭式的,北京人稱為「武備院式樣」。入朝時穿方頭靴,是吸收明朝舊制。夏用素緞,冬用青建絨,服喪者用布製作。嘉慶時,軍機大臣穿綠牙縫靴,為薄底短筒快靴,又名「爬山虎」。武弁差官穿的厚底鞋,

行走笨重,都用通草作底,叫作「篆底」。後也改成薄底,名「軍機跑」。皇帝所穿皂鞋,冬青緞氈幫羊皮里或青緞氈里,夏青緞涼里,腳背及靴口用青緞,有的加穿珠繡,靴靿用明黃色暗花緞。

  婦女受女真人削木為履的風習影響,穿木底鞋,稱為「旗鞋」。其特點在鞋底中間腳心部分有一個高出10厘米許的高底,高底的形狀有的像花盆,稱為「盆底鞋」,有的像馬蹄,稱為「馬蹄底鞋」。鞋跟都用白細布裱蒙,鞋面用刺繡、穿珠

繡等工藝施加紋飾,慈禧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頭做成一個鳳頭形,嘴銜珠穗,稱為鳳頭鞋。她接待外賓時,穿着一身都有鳳頭銜珠串的衣服,走動時珠串隨着搖晃擺動。這種鳳頭鞋大概是由清初的厚底鳳頭鞋發展而來。

  清代襪子一般用布製作,貴族用綢緞等製作,故宮所藏清代皇帝的襪子,一般以織金緞緣口邊,有的通繡紋彩,有的將襪統上段施加彩繡,下段以素色絲綢縫接。

參考資料

  1. 清代冠服,搜狗, 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