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淤他(JUTTAH)(來:yu^t]t]a^h),基督教聖經地名。

基督教(Protestantism),在我國一般是指新教[1],它是基督教(Christianity)三大派別之一,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產物。16世紀,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宗教改革運動,得到歐洲各國響應。新教的三大主要宗派,即馬丁·路德創立的路德宗、加爾文創立的歸正宗和作為英國國教的安立甘宗,共同與羅馬天主教相抗衡[2]。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上帝論、三位一體論、基督論、原罪論、救贖論、因信稱義等。基督教的經典是《聖經》,也稱《新舊約全書》,其中《新約聖經》27卷,與天主教完全相同。《舊約》39卷,比天主教的《舊約》少7卷次經。基督教重要節日有聖誕節、復活節、受難節、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感恩節。

目錄

簡介

淤他是一個築在山上、有圍牆的城鎮,位於希伯侖以南八公里,西弗西南五公里,是分給祭司的一個城(書十五55,廿一16;參:代上六59;七十士譯本將這裡的淤他譯成 Atta,但應該是指同一地方,總數才會一樣);即現代的雅塔(Yatta)。一些解經家將路一39的「猶大」讀作「淤他」,認為這名稱與 polin (城)是同位詞〔譯註:全句即作「來到淤他城」〕;F. - M. Abel 卻激烈反對這講法(Ge*ographie de La Palestine 2, 1938,頁36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