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

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是著名外交家、當代詩詞大家厲聲教於1994年在駐加拿大多倫多時所創作的一首詞作。這闕詞抒寫了厲聲教夏夜夢回杭州,泛舟西湖,夜觀曲院風荷時的感受,表現了作為外交官的厲聲教雖身在異國,仍心繫故鄉杭州的思鄉情懷。

目錄

創作背景

《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是著名外交家、當代詩詞大家厲聲教於1994年在駐加拿大多倫多時所創作的一首詞作。 [1]

作品原文

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 一棹①菱歌②曲院③深,碧波從容④綠無痕。藕花⑤紅消月盈門。 滿把流光⑥誰弔問?槳聲何處不銷魂。夢回猶作宦遊人⑦。

注釋譯文

詩句注釋 ①棹:船槳。 ②菱歌:采菱之歌。南朝鮑照《采菱歌》有「簫弄澄湘北,菱歌清漢南」句,宋代張孝祥詞《菩薩蠻·吳波細卷東風急》有「一棹采菱歌」句。 ③曲院:指曲院風荷,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西側,岳飛廟前。南宋時,此處有一座官家釀酒的作坊,即曲院。附近的池塘種有菱荷,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風荷」。 ④從容:盤桓逗留。《楚辭·九章·悲迴風》:「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元代孫叔順《粉蝶兒》套曲:「停立在曲檻邊,從容在芳徑里。」 ⑤藕花:荷花。 ⑥流光:此處雙關,一指如水般流瀉的月光。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亦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時光。唐代鮑防《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傳正與范侍御傳真宴東峰亭》詩:「流光易去懽難得,莫厭頻頻上此台。」宋代宋祁《浪淘沙·別劉原父》詞:「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華換。」 ⑦宦遊人:宦遊即古代士人為謀取官職,離鄉拜謁權貴、廣交朋友的旅遊。宦遊人即被派到遠離京城或家鄉之地的官員,此處意為駐外的外交官。 白話譯文 在采菱人的歌聲中,泛舟曲院風荷深處,盤桓在碧波里,只見綠水無痕。月照滿門,月光下荷花的紅色都消褪了。 這滿把如水般流瀉的月光,像那如水般流逝的時光,誰來憐惜憑弔?無論在哪裡,聽到槳聲,都令思鄉的人銷魂。醒來,才發現自己仍然在異國做外交官,剛才泛舟西湖,不過是在夢裡。 [2]

作品鑑賞

這闕詞抒寫了厲聲教夏夜夢回杭州,泛舟西湖,夜觀曲院風荷時的感受,表現了作為外交官的厲聲教雖身在異國,仍心繫故鄉杭州的思鄉情懷。 詞作上半闕以夜泛西湖開頭,卻不先鋪排景致,而是先聲奪人,以一曲菱歌引人入勝,令讀者瞬間身臨其境,如置身湖中,耳邊是歌聲伴着船槳划水的聲音,眼前是碧波沉沉,月照荷花的景色。在作者筆下,荷花不是以通常晴空烈日下紅花綠葉的艷麗形象出場,而是在如銀月色映照下,褪去鮮艷,展現出別樣的清幽,頗有水墨畫的味道,這在西湖歌詠中是比較少見的。而空庭之中,只有月光盈門,也是閒雲野鶴之境,這同樣多少體現出作者不求富貴,潔身自好的追求和返璞歸真,遠離煩囂的渴望。 下半闕寫景之中融入了觸及靈魂的情感表達,流光誰弔問,何處不銷魂,兩處疑問的答案耐人追尋,頗有東坡詩「人生到處知何似」一句的味道。末句才點破此乃夢境,出人意表。夢境中折射的是作者思念祖國和家鄉的心境。好夢不長,如斯良辰美景不可多得;遊宦異國,自是夢縈魂牽故鄉山水。 整闕詞清麗流暢,灑脫自然,立意新穎,不落窠臼。詞中情景交融,虛實結合,如歌如畫,亦真亦幻。自古至今,歌詠西湖、荷花的詩詞歌賦何其多矣,卻鮮有這樣別致而有意趣的。

作者簡介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南京,長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詩詞家。 有「詩人外交家」之稱的厲聲教被譽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癸丑年九月懷周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作為當代國學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跡被編入《中國當代詩壇選藏》、《靜安文史》、《杭州黨史》等典藏文獻及大、中、小學教材中,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語言文字。鳳凰網評價其為「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厲聲教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厲麟似的長子,清代詩壇泰斗厲鶚的七世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