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作品名稱: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創作年代:清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納蘭性德

別稱:納蘭成德,納蘭容若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是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納蘭性德的詩詞。

這首詞作於康熙年間;時詞人正處於懵懂愛情的階段。詞人多愁善感,內心充滿哀怨。一個淡妝美人,騎馬從人前盈盈而過,引發了詞人朦朧的愛慕之情。詞人有感而發,作下此詞。[1]

目錄

詩詞正文

譯文

黃昏時分,夕陽依依,暮掩小樓,朱簾斜斜垂掛在軟金鈎上。

依靠着欄杆,看那殘陽斜暉,心中難掩愁緒。

那位盈盈動人的女子騎馬而過,她略施薄妝,淺描眉黛,卻也別有一番嫵媚風流。

她見到有陌生人就臉生紅暈,神情羞澀卻又回頭顧盼。

鑑賞

該篇採用敘事的手法,正所謂「詞宜抒情,或直發胸臆,或假以興象,而敘事者少見」。所以顯得更為奇妙。

上片情語出之於景語,寫女子意興闌珊之貌。首句點明時間是黃昏,正是夕陽西下時分,朱簾斜斜地垂掛在軟軟的金鈎上,一副頗無心情的懶散樣子。「倚闌無緒不能愁」是說這位女子倚靠着闌杆,心緒無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憂愁。此三句以簡潔省淨之筆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時分深閨女子倚欄懷遠圖,為下闋騎馬出遊做好鋪墊。

下片亦刻畫了一個小的場景,但同時描繪了一個細節,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這位閨中女子懷春又羞怯的形象。「有個盈盈騎馬過」一句,清新可喜,與李清照「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盈盈」一詞,形容女子,有說不出的熨帖生動。

「薄妝淺黛亦風流」一句則凸現了她的風情萬種,「薄」、「淺」形容她的容貌,「亦」字說她稍加打扮就很漂亮。末句言,「見人羞澀卻回頭」。這只是少女一個極細微的,幾乎叫人難以察覺的動作,詞人卻捕捉到了,輕輕一筆,就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閨中女子懷春又嬌羞的複雜心情。可以說騎馬少女薄妝淺黛羞澀回頭的神態,把原本顯得低沉的夕陽、小樓、斜掛的朱簾、軟垂的金鈎及無聊的心緒襯托為一幅情景交融、極具美感的畫卷,讀來口角生香,有意猶未盡之感。[2]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3]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4]

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他還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視頻

康震生動形象的描述納蘭性德的詩詞意境

納蘭性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