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澤瀉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澤瀉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

澤瀉為傳統常用中藥材,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和較長的栽培歷史。具有利尿清濕熱的功能。為澤瀉科植物澤瀉Alisma orientalis (Sam.)Juzep.的塊莖。歷史上主要分布於陝西、河南、山東等黃河流域。近代家種澤瀉主要為四川、福建、江西等省。

【生長環境】

澤瀉野生於沼澤、河溝等潮濕地區;栽培地多在海拔800m以下的肥沃而稍帶黏性的土壤。具有喜光喜濕喜肥的特性。要求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壤濕潤的生長條件。育苗移栽後約120天就可收穫。

【種植技術】

1、土壤及前作物:澤瀉宜栽於潮田及冬水田裡,土質以黃泥田、白墡泥田等黏壤土為宜。水源要充足,必須具備能適時灌溉、排水的條件。前作物必須為早稻,早稻收後,將澤瀉苗移栽于田中。

2、育苗與施肥:

(1)苗床的選擇與整地: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水便利,肥力適中的秧田或菜園為苗床。整地宜精細,應做到耙得爛、耙得淨、耙得平。一般須3犁3耙,耙成極細的糊狀泥土,施下腐熟的堆肥2000千克或人糞尿500千克為基肥,然後用木板把土壤刮平,再分成若干小畦,寬100~120厘米,並挖好淺溝,以便排水及灌水。

(2)適時播種:夏至前3~10天或大暑前3~4天播種。如果播種過早,在生長後期氣溫高,則易抽薹開花,使根部養分消耗,降低品質;如果播種過遲,則生長後期氣溫過低,會使球莖受凍,亦會影響品質及產量。播種前先將種子裝在布袋裡放於水田中浸1晝夜,取出在日光下曬種子,拌以草木灰和油餅粉,然後在晴天均勻撒在畦上,並用竹掃帚輕輕拍壓,使種子與畦面泥土密切結合,避免驟雨和流水把種子沖走,以致苗疏密不勻。

(3)苗床管理:播種2~3天,即須灌淺水(如播種後即下雨,可不灌水),次日排水,2日後又須灌水。以後每天清晨排水曬田,晚間灌水。如白天日光強烈,要等晚上土壤溫度降低時才進行灌水工作。否則由於溫度驟然降低,會影響幼苗的發育。如遇大雨,不論日間或黑夜,必須馬上灌深水,以免幼苗被雨打壞。灌水時,頭幾次宜淺,以後隨幼苗長度增加其深度,但以不淹過苗尖為原則,到苗高5~7厘米時,苗床中經常保持4厘米深的淺水。久雨後必須排水晾苗,排水時必須排盡,以免蓄水曬熱,燒死幼苗。

(4)勻苗:苗高3~4厘米時,即開始勻苗,扯去柔弱細小的秧苗,株行距2~3厘米,對過稀過密的行子實行勻苗或補苗,等到補植返青時即施追肥。第1次追肥,667平方米田用豬糞水1200千克,濃度宜淡,施後仍灌水,勿使田土發生裂縫損傷幼根,以後在移栽前半月,看幼苗生長好壞,酌量增施追肥。

3、移栽:選擇排灌水便利,土壤肥沃的早稻田進行移栽。立秋後,處暑前開始收穫早稻的第3天,即放乾田水(如無水源灌溉,可不放水);收穫早稻後,留矮谷樁,立即趁田水尚熱時犁田,耕16~20厘米深,把谷樁踩人泥土中,耙1~2次,使泥土細碎,鬆軟、平坦,然後移植。為了使株行距垂直,可採用拉繩法種植,行株距各34厘米,選擇日光不太強烈的天氣,在苗床上扯起幼苗,束成一小束,放在流水中沖洗,使藏在葉片及葉柄上的蚜蟲順流水衝去,同時去掉腳葉及黃萎的葉片,然後移栽。插時用大拇指及食指輕輕捏苗插入土中,一般插1.2~2厘米。每667平方米插5000~6000株,每穴栽l株。為了補苗便利,可每隔5行,相隔一穴多插1株,經20天後,如無缺株,則把多餘的苗拔掉,以免兩株擠在一起,致使球莖變小。栽植後3~4天如遇土壤乾燥,應在傍晚灌水,翌晨排去,以後每隔3~5天灌水1次。補苗後7~8天時灌水入田,用腳在行子的兩旁輕踏,使土壤形成凹陷,以便含蓄水分,使土壤鬆軟,便於以後中耕除草。

4、留種:

(1)四川:選擇生長健壯、根莖肥大、無病蟲害的植株留作種苗,在選好的植株上做一記號,冬至收穫時,將留種的澤瀉植株同時掘起(澤瀉的莖葉已將近枯萎),栽到陽光不甚強烈而比較濕潤的地方,將澤瀉根莖斜埋,入土深淺要適度,過深則根莖容易腐爛,過淺易遭受凍害。翌年立春後即發出十多個芽子,清明前後挖出澤瀉根莖,將芽分開,移栽於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窩距34厘米,小暑後即開花,1個月後種子逐漸變成黃褐色,已充分成熟,分批陸續採收。收種子時用刀割斷着生果實的莖稈,紮成小把,懸掛於通風乾燥之處,到翌年下種前曬1日,即脫粒播種。

(2)福建:留種用澤瀉夏至播種,立秋移植。到立秋即可陸續收穫,由於植株抽薹開花前後參差不齊,故留種時應採用分期採收,一般在果穗中層(約第3層)的種子為熟,呈紫褐色時採下。成熟時應每日巡視田間,做到成熟1株,收穫1株。

【栽培管理】

1、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澤瀉用人畜糞1500~2000千克、油餅25千克、草木150千克,分3次施下。第1次追肥在栽後20天,用豬糞尿400~500千克(不加水),施後即中耕。如果是晴天,隨即灌水3厘米深,如果是陰天,1天後再灌水。第2次追肥(距第1次追肥10~15天)施用人畜糞600~750千克,施肥前先排出一部分水,留淺水,施後中耕,1~3天灌水淹苗約6.5厘米深。第3次追肥(距第2次追肥約20天)的施肥量及施肥法,大體上與第2次相同,勻苗後再用草木灰150千克,拌腐熟的油餅25千克,撒於澤瀉苗蔸的中心,然後灌水7厘米深。

2、中耕:每次追肥前,如田中雜草過多,須先扯去雜草,施肥後,再勻苗,把易於腐爛的雜草壓人泥土中,使逐漸漚爛供澤瀉吸收。發現缺苗,即帶上移苗補栽。

3、打芽與摘心:在進行第3次中耕時,澤瀉已發生有很多側芽,必須摘除,以免徒耗養料,影響地下球莖的發育。以後每隔5~7天,注意打芽1次,直到霜降時為止。抽莖時還要摘心(即打薹子),由莖的基部折盡,不可殘留莖樁,否則又會發生側芽。

4、病蟲害防治:

(1)白斑病:俗稱「炭枯病」,危害葉。一般多在高溫多濕條件下發病,在苗期發病,移栽後於8月病情發展,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病情嚴重,至11月停止。防治方法:選育高產抗病良種,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播種前用40%的甲醛800倍液浸種5分鐘,洗淨晾乾待播。發病初期噴50%代森銨500~60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2~3次。也可用2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0~6000倍液噴灑,發現病葉立即摘除,再用1:1:100的波爾多液進行保護。

(2)蟲害:

①銀紋夜蛾:幼蟲咬食澤瀉葉片,一般幼蟲於7月或8月為害澤瀉秧田,9月上旬起為害本田。防治方法:利用幼蟲的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捉,也可用80%敵百蟲1000~1500倍液或殺蟲脒1000~1500倍液噴灑,或用臭氫菊脂防治。

②澤瀉縊蟲:又名「蚰蟲」、「烏油蟲」。以無翅蚜群集於葉背和花莖上吸取葉液。受害植株葉片發黃,發育不良,生長矮小,產量降低,並影響開花結實。從澤瀉秧田期開始為害,9~11月為害嚴重,害蟲集中於花薹上吸取汁液。天氣悶熱天雨有利於害蟲繁殖。防治方法:秧田期發現害蟲,可用40%樂果3000倍液噴灑、每7天1次,連續3~4次。大田期發現害蟲,噴40%樂果2000~25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3至4次,也可用乙酰甲胺磷水劑300倍液,每7天1次,連續噴2次,還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此外,在移栽時,將幼苗葉片浸入樂果溶液中作蟲防處理。

【收穫與加工】

1、收穫:自移栽後100~120天就可收穫。一般應掌握:立夏播的在冬至前收,大暑前播種的在冬至後收穫。收穫過早則球莖發育尚不完全,個頭細小,同時頂端幼嫩,炕干後頂端則發生凹下狀;如果收穫過遲,又會再發生新芽,球莖的養料繼續被消耗,降低質量。收穫時,一手執鐮刀在澤瀉周圍劃破泥土,由於澤瀉根淺,入泥土不深,一手即可輕輕提取球莖,刮去泥土,去掉葉子。但應留球莖中心的小葉片,以免炕時流出黑色液汁,乾燥後發生凹陷,降低品質。

2、加工:將掘取的澤瀉球莖去掉一部分大葉子,用微火烘乾,火力不能過大,否則球莖色澤變黃。上炕24小時後即須翻炕1次,除去灰渣,大約3晝夜即可完全乾燥,然後放置在兩頭尖的竹兜中,兩人來回互相撞擊,撞去鬚根及粗皮,即變成光滑淡黃白色的澤瀉。

【藥材形狀】

1、川澤瀉:呈卵圓形,個稍小於建澤瀉。外表淡黃白色,頂端莖痕略小,有的是2或3個莖基痕,形成畸形。皮略粗,環狀隆起崗不明顯,有多數散在的鬚根痕。下端較尖,多數帶有突起的疣狀疙瘩,疙瘩周圍有未除盡的鬚根殘留。質堅實,斷面深乳黃色,顯微鏡下觀察海綿狀結構較松泡。味甘微苦。

2、建澤瀉: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長4~7厘米,直徑3~5厘米。外表黃白色,頂端有莖痕,周身有不規則的環狀隆起崗(俗稱崗紋)及多數散在突起小點狀的根須痕。質堅實,斷面淡黃白色,肉眼觀察顯粉性,顆粒狀,顯微鏡下觀察如海綿狀,但較緊密。味甘微苦。 [1]

【澤瀉的種植】

1、選地整地

澤瀉這種藥材它在選擇地和整地上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育苗地和種植地是要分開選擇和整地的,育苗地一般會選擇陽光和養分、水源充足的偏黏性的土壤中進行種植,最好就是有比較清的淤泥的土壤為宜。而種植地的選擇九比較隨意,只要靠近水源、光照較好的水稻種植地即可。苗地要整平整,每畝只需要三百斤的肥料,而種植地每畝至少需要四千斤農家肥,然後在進行深耕,最後整平就可進行播種了。

2、播種育苗

澤瀉一般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左右進行播種育苗,在播種之前我們需要將種子選用清水浸泡,然後用藥劑進行浸種,五到十分鐘左右撈出將藥劑沖洗乾淨,放入準備好的草木灰中進行拌種,最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在整好的苗床上,用耙子將種子輕輕的壓入土中即可等待出苗。

3、苗期管理

因為澤瀉是在夏季播種的,這時的氣溫是比較高的,而且陽光也比較大,所以我們要進行散熱處理,一般會在苗地周圍搭建遮陰棚,避免陽光直射,其次就是要進行澆水,用來降低土壤的溫度,使幼苗正常的生長。其次要注意的就是在遇到降雨較多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排水,以免傷到幼苗,然後等幼苗長出四五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將遮陰棚拆除了,並且根據澤瀉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追肥,促進幼苗的生長。

4、移栽定植

澤瀉的苗期基本上就是一個月左右,所以在七八月份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這時的澤瀉苗基本上都已經長到十厘米左右了,移栽最好是選在陰天,這樣栽種的成活率會更高,為了提高澤瀉的產來給你,我們需要按照合理的密度進行定植,通常情況是每畝可栽種九千株左右,也就是行間距大概是二十五厘米、株間距二十厘米左右。

5、田間管理

移栽後兩到三天左右,我們要對田間的澤瀉苗進行查看,如果出現倒苗或死苗,那麼要及時的進行扶苗和補苗,剛栽種的澤瀉田間的水位基本上只要有一厘米左右即可,但等到後期我們可以慢慢的往田間加深書記為,但是最高水位不能超過十厘米,一般就是在五六厘米左右最好。在澤瀉的整個生長過程中至少需要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主要是以糞尿水進行澆灌,第二次和第三次則是以磷肥和餅肥為主,並且結合中耕進行。最後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我們要適量的摘除澤瀉的側芽和早苔,這樣可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促進塊莖的生長

6、病蟲害防治

澤瀉最主要的病蟲害有白斑病、猝倒病以及縊管蚜和蛾類害蟲,白斑病和猝倒病菌是有真菌感染所引發的病害,而白斑病主要可以通過種子處理來進行預防,並且使用可濕性代森鋅500~800倍液進行治療,而猝倒病可以通過控制種植的密度來進行預防,並且使用波爾多液進行治療。至於澤瀉的害蟲我們均可以使用敵百蟲液或樂果乳油進行治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