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瀘西縣金馬鎮

瀘西縣金馬鎮位於瀘西縣境西北部,東接白水鎮,西與舊城、三河鎮接壤,北與曲靖市師宗縣相連,南接中樞鎮、午街鋪鎮,距縣城12公里,地處東經103°31′41″——103°31′26″、北緯24°27′18.6″——24°27′36.6″之間,國土總面積118.5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委員會、26個自然村、29個村民小組,85個合作社。還有舒蘭市金馬鎮。[1]

中文名稱: 金馬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雲南瀘西縣

電話區號: 0873

地理位置: 瀘西縣境西北部

面 積: 118.5平方公里

人 口: 56696人(2017年)

車牌代碼: 雲G

目錄

基本概況

該鎮位於瀘西縣境西北部,東接白水鎮,西與舊城鎮接壤,北與曲靖市師宗縣相連,南接中樞鎮、午街鋪鎮;,東西最大橫距10.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0公里;全鎮轄爵冊、新安、山口、太平、新壩、雨龍、石缸沖7個村民委員會,26個自然村,29個村民小組,85個合作社。2008年末,全鎮耕地總面積45965畝,總戶數12689戶。境內居住着回、彝等少數民族,常住人口56696人(2017年)。

金馬鎮地處東經103°31′41″——103°31′26″、北緯24°27′18.6″——24°27′36.6″之間,東接白水鎮,西與舊城、三河鎮接壤,北與曲靖市師宗縣相連,南接中樞鎮、午街鋪鎮,距縣城12公里。

地形以丘陵、壩子為主,地勢較為平坦,最高海拔1975.4米,最低海拔1790米。年平均氣溫14.6℃,最冷月平均氣溫12℃,年平均降雨量1101.27毫米。2002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878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643.4萬元,糧食總產1655.1萬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1309元,農民人均有糧368千克。

自然環境

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以丘陵、壩子為主,較為平坦,境內最高海拔1975.4米,最低海拔1791米,是全縣最大的萬畝壩子;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6℃,全年無霜期達238天,年日照量1962.9小時,年均降雨量1101.3毫米;人力資源十分豐富,現有農村勞動力31157人,金馬的石匠和商販在縣內較為有名;水系發達,水資源豐富,板橋河水庫主幹渠、金馬河橫貫鎮境,境內地表有水庫8個、小壩塘11個,年蓄水500餘萬立方米,地下水面積達71.3平方公里。

區位交通

該鎮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豆瀘公路、陸瀘公路、石瀘二級公路和白金公路、金碧公路、太山公路、太所公路交叉貫穿全境,形成了「三縱四橫」的交通網絡。2008年,全鎮實現100%行政村、99%自然村進村道路和村間道路水泥路硬化。

發展思路

發展思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圍繞把金馬鎮建設成為畜牧業基地、蔬菜基地、瀘西縣工業園區和農村商品流通中心的目標,優化農業、發展工業、壯大第三產業,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先進文化,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推進金馬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