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法眼尊者(885-958),即五代時南京清涼寺法眼文益禪師,為南禪法眼宗之開祖。俗性魯,餘杭人。法眼,指見佛法正理之慧眼。五眼之一,此眼能見一切法之實相,故能分明觀達緣生等差別法。又,智能照塵為法眼。[1]

  • 中文名 ;法眼尊者
  • 羅漢排名 ;五百羅漢第壹佰伍拾壹尊
  • 出生年 ;885
  • 去世年 ;958
  • 別 稱 ;法眼文益禪師、淨惠大師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請故入 涅槃。

佛身常尋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見。

未法眾生蒶福田,眾魔染衣汗戒律。

稽首那迦住世間,令我常生遇佛想。

——宋 黃庭堅《羅漢贊》

目錄

五百羅漢第壹佰伍拾壹尊法眼尊者

即五代時南京清涼寺法眼文益禪師,為南禪法眼宗之開祖。俗性魯,餘杭人。法眼,指見佛法正理之慧眼。五眼之一,此眼能見一切法之實相,故能分明觀達緣生等差別法。又,智能照塵為法眼。[2]

尊者七歲出家,先隨希覺和尚學律藏,又學禪法久之不鍥。後偶遇羅漢桂琛於漳州,經點化而開悟,並嗣其法,創《宗門十規論》,為禪宗五家七宗之一。

南唐中主李璟禮敬有加,並迎至金陵,住報恩院,事以師禮,並從之受戒,賜以「淨惠大師」之號,並為建清涼伽藍。高麗、日本等國渡海來學者,相望於途。

顯德五年秋,閏七月示寂,世壽七十四。入寂後,諡號「大法眼」。著有《宗門十規論》、《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各一卷行世。

文益法嗣六十三人,而以天台德韶為上首。其餘如報慈文遂、報慈行言、報恩法安、報恩慧明、清涼泰欽、靈隱清聳、歸宗義柔、百丈道常、永明道潛、淨德智筠等,均接眾甚廣,大揚一家的禪風,但德韶一支尤為繁榮。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現為安然靜坐,左腿盤於座上,左手托童子,右手執葉,眉目俊秀,慈祥和善,體形豐隆。

詩 偈

莫辭萬苦與千辛,朽木枯株休依憑。

性孤才異能結果,山深林密少行人。

偈解

不要迴避辛苦的生活而不思進取,沒有生氣的人更不要去倚靠。性格孤高,才能出眾,所走之路同行人很少。

此偈教導我們,有時候我們所追隨的人能力欠佳,而自己因畏難又懶於改換門庭,以致一直沒有大的發展。即便面臨較多磨難,也應當獨自走自己該走的路,在艱辛中靠着自己努力,才能得償所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