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汝城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汝城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996年8月更名為汝城縣第一職業中學(正科級);2000年6月更名為汝城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2007年「汝城縣農村勞動力轉移(扶貧)培訓基地」正式掛牌。 2007年正式掛牌為「汝城縣農村勞動力轉移[1](扶貧)培訓基地」。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17人。其中在編55人、外聘62人,文化課教師37人、專業課教師33人,本科39人、大專44人,高級職稱教師3人、中級職稱教師22人、初級職稱教師27人;有教學班24個,在校學生1554人、在籍學生2097人;開設電腦文秘公關專業、電子技術應用專業[2]、電子與電腦應用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和電子、計算機高考班。學校是省文明衛生單位,市「校園文化先進單位」、「綠色學校」、「園林式單位」、職業學校教學工作「優秀學校」、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自創辦以來,共招收初中53個班、畢業2500多人,招收普通高中99個班、畢業5000多人,招收職業高中(含中專)67個教學班、10個專業、畢業2200多人,聯辦後招收59個班、學生3399人,同時對全縣的勞動力轉移培訓對象進行了計算機、電子電工、家庭經營、園林、商業營銷等專業知識的培訓,有658人通過電工、電焊技能操作證考試,為大專院校和各行業輸送了大量合格人才,為促進汝城教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環境

學校位於三星鎮廬陽大道4號(106國道旁),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是一所花園式學校。1958年井坡高小附設初中班;1958年11月汝桂並縣後,遷至原井坡糧站且更名為汝桂縣第五中學;1961年5月汝桂分縣後更名為汝城縣第三中學;1965年秋遷至當時的大坪鄉下祝村湘譚鋼鐵廠;1971年征地建設校舍於現址。1992年6月更名為汝城縣綜合職業中學。1996年8月更名為汝城縣第一職業中學(正科級);2000年6月更名為汝城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2005年春季起,學校由國有辦學改制為民辦公助。改制後仍保留了原學校機構,負責處理原學校遺留問題與老齡工作,並協助聯辦學校做好有關工作。

學校占地76畝,建築面積為6364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3000多萬元。教學設施設備比較齊全,教學樓、科技樓、學生食堂各1棟;學生宿舍、教工宿舍各3棟,家電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多功能演廳、圖書室各1個,電腦室、模具實驗室各3個,體育設施齊全;校內生產基地16畝,校外生產基地22.5畝。聯辦後共投資350餘萬元改善辦學條件,購置了數台數控機床、磨床、鑽銑床等新設備,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2007年「汝城縣農村勞動力轉移(扶貧)培訓基地」正式掛牌。2007年正式掛牌為「汝城縣農村勞動力轉移(扶貧)培訓基地」。目前,學校公寓及實訓大樓項目、新征地10畝等正在建設中。

視頻

汝城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相關視頻

汝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19年招生宣傳片
汝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19屆高考誓師大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