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毛利公司及住宅舊址

毛利公司及住宅舊址
圖片來自footing

毛利公司及住宅舊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莒縣路2號,始建於1902年,最初為德商毛利公司的辦公兼住宅樓,後來曾為膠澳商埠公立通俗圖書館、青島市立圖書館所在地,現為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

目錄

歷史介紹

1898年,德國人弗朗茨·克薩維爾·毛勒(德語:Franz Xaver Mauerer)到達青島,並創辦建築公司毛利公司。毛勒在青島購買的第一塊土地位於伊倫娜街(Irenestraße,今湖南路)與提爾皮茨街(Tirpitzstraße,今莒縣路)路口南側,即今莒縣路2號所在地,並於1902年在此設計建造了一座公寓樓。毛勒後來又先後在北京街(Pekingstraße,今北京路)西端購地建設公司事務所,在克里斯特路(Christweg,今福山路)購地,於1907年為紀念德國占領青島十周年,自發建設了一處被命名為「勝利大道」(Siegesallee)的觀景台式紀念碑。此外,毛利公司還曾於1900年為衛禮賢建設魏瑪傳教會住宅

1914年日軍占領青島後,毛勒並未成為戰俘,但於1917年因公開抨擊日本占領軍政府的政策而被驅逐出青島。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莒縣路的毛利公司舊址曾改為清丈隊(土地測量隊)宿舍。1924年8月,膠澳商埠公立通俗圖書館成立,同年11月18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將該樓多餘房屋撥予圖書館作為館舍,與膠澳商埠公立通俗演講所共同使用。館舍最初僅有書庫2間、閱覽室1間、演講室1間。1925年8月,演講所併入圖書館[1]

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後,膠澳商埠公立通俗圖書館由國民黨青島市黨務指導委員會接管,一說改為國民黨青島市黨部圖書館,一說改為青島市立圖書館。1932年1月,該館與1930年6月在河南路成立的青島市立圖書館合併,一說仍稱青島市立圖書館,一說改稱青島市圖書館,總館仍設莒縣路,總館內設閱報室、兒童閱覽室、雜誌閱覽室各1處,圖書閱覽室2處。1936年12月,日本海軍陸戰隊以日商工廠工人反日大罷工為由,登陸青島,圖書館、市黨部等處因宣傳抗日遭日軍包圍襲擊。1937年七七事變後,圖書館於11月停止開放。

1938年1月日軍再次占領青島後,圖書館由青島治安維持會接管,莒縣路館舍二樓被反蔣委員會占用。1940年2月1日,青島特別市公署汪精衛政權)下轄的青島特別市市立圖書館開館(一說1939年7月開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圖書館由國民政府接收,12月20日在莒縣路館址復館,復名青島市立圖書館)。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接管青島後,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圖書館,1950年改名青島市人民圖書館,遷往廣西路14號院內,線裝書仍存放於莒縣路2號。該館後來發展為今天的青島市圖書館。莒縣路2號毛利公司舊址後來改為民居至今[2]。2006年5月20日,該建築列入第二批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

建築特色

莒縣路2號毛利公司及住宅舊址樓高2層帶閣樓,正立面向北臨湖南路莒縣路路口,花崗岩砌基,主入口位於西端,一層外牆開券窗,二層開有拱券陽台,以圓柱支撐,檐口兩端起山牆,門窗、檐口均以花崗岩條石鑲嵌,石柱及窗飾紋樣精美。屋頂為紅瓦坡屋頂,上開老虎窗。樓內設木質雕花扶梯。

參考文獻

  1. 於婧 主編. 《青島市圖書館》.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618-5938-4. 
  2. 袁賓久. 《青島老建築之旅》.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670-2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