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比施提拉,外文名:Beeshterah,基督教聖經地名。

《聖經[1]》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共同經典,出於希伯來文kethubhim,意為「文章」,後衍意為「經」;希臘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漢譯作「經」。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2]

目錄

簡介

應許地的一座城,原是瑪拿西半支派的地業,劃歸利未支派革順的子孫(書二十一27)。此名是從伯亞斯他錄簡化而來,原意為「亞斯他錄之家」。歷代志上六章71節提到的亞斯他錄城,很可能與此同屬一處。

亞斯他錄

巴珊地一城鎮,與以得來同為巴珊王噩之城(申一4;書九10,十二4,十三12、31),其居民稱亞施他拉人,大衛戰將烏西亞即該城人民(代上十一44)。該城居民崇奉迦南女神亞斯他錄(城名即女神名字的複數字)。以色列人擊潰巴珊王噩之後(申三1-11),摩西把亞斯他錄分給瑪拿西半支派為業(書十三12、31;申三13),後來該支派又將亞斯他錄分給了利未支派的革順家族(代上六71)。創世記所載的「亞特律加寧」(創十四5)疑即亞斯他錄。學者多以其故址在今之阿實塔拉廢丘,位於加利利海以東21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