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比割,外文名:Pekod,基督教聖經地名。

基督教[1]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2]。基督教在人類發展史上一直有着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

目錄

簡介

一個亞蘭部落的所在地。這部落住在巴比倫尼亞南部,在巴比倫和以攔之間;更準確地說,是在底格里斯下游的東岸,在現今的庫特亞瑪拉和克卡的合流附近(耶五十21;結二十三23)。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主前745-727)、撒珥根二世(主前722-705),和西拿基立(主前705-681)征服了比割的居民,並迫使他們以馬、牛和羊來納貢。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希底結河的希伯來文名字(創二14;但十4)。流經米所波大米平原的兩條主要河流之一。希底結河不像幼發拉底河那樣,在聖經中經常被提及。聖經描述伊甸園時,提到這河是從那滋潤園子的河流出來的第三道河流(創二14)。可是,該段經文並未能幫助確定伊甸園的位置。直至但以理書十章4節,希底結河方再被提及,但以理書稱之為「大河」。那鴻描述尼尼微遭巴比倫圍攻期間,開放河閘,所提及的大概就是希底結河(鴻二6)。

若把希底結河的兩條主要支流也計算在內,整條河流的長度便有1,146哩。河流的主要發源地是一個名為高倫積克的山湖,這湖只距離幼發拉底河約2至3哩。正如區內大部分的河流一樣,希底結河的水量在一年內有頗大的變化。洪水季節始於3月初期,在5月初至5月中達致高潮。雖然此河大致上也可行舟,但歷史記載顯示,它在商業上從來沒有重大價值。然而,這河在亞述主治時期,卻有政治上的重要性。尼尼微、亞述和迦拉各城,均位於希底結河的河岸。對於亞述國而言,不幸的就是,希底結完全不是一道鞏固的天然屏障,以致不能保護亞述免受敵人的侵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