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丘尼發惡誓墮餓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比丘尼發惡誓墮餓鬼
圖片來自六圖網

比丘尼發惡誓墮餓鬼,因為這個惡誓,此比丘尼命終以後,墮於餓鬼道,且雙目全盲,受盡無量苦楚。其時的這位比丘尼便是阿難今日所見的餓鬼,因為曩昔所造的惡業,所以感得這種苦報

原文

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俄然,路旁的树林中传来一阵凄厉的哀号声,只见腹大如山、咽细如针、全身焦烂且双眼全盲的饿鬼,正被鸱枭等恶鸟相继啄食,苦楚万分。阿难尊者心生不忍,所以驱除众鸟,让饿鬼暂得喘息。阿难尊者问饿鬼:“你曩昔生到底是造了啥恶业,现在要受此苦报?”饿鬼说:“如来的才智如日朗照,能彻见全部众生业果缘由,您当可前去请示。”说完,饿鬼即作礼黯然离去。
   阿难尊者回到精舍,旋即向佛陀讲述路上所见之事:“此饿鬼曩昔终究造了何种恶业,此生遭此恶报?”阿难刻不容缓地提出自个心中的疑问。佛陀慈善为阿难尊者及在座比丘宣说法音,令大众精勤修习,守护身口意三业,逾越生死苦海。
   迦叶佛时,一日佛陀于鹿野苑为弟子说法。其时众中有一长者夫人,身怀六甲,见迦叶佛端严相好,心胸信敬,法喜充满。夫人怀胎十月,生下一女,秀外慧中,深获大家敬重。长者女年岁稍长,便自个前往佛陀住处听闻法要。对佛法心生向往的她,回家禀明爸爸妈妈:“女儿志在落发,闻法修行,恳请双亲慈善答应。”长者配偶知道女儿志愿坚定,无法改动,只好成就其落发的愿望,并为其缔造一座寺院,迎请众比丘尼来寺共住。
   一日,此比丘尼举动不小心,稍有违犯戒律,因而遭到众比丘尼驱出寺院。此比丘尼心生羞愧,不敢归家,只得寄住在别的地方。落得如此下场,此比丘尼忍不住心生瞋恚,喃喃自语道:“脱离此处,我自有地方可安身。看看这些比丘尼,却又是何等容貌?住的是我爸爸妈妈所缔造的寺院,如今却将我驱出,私自占用。”此比丘尼愈想愈愤慨,便向别的长者、居士,数说众比丘尼的种种不是,妄加诋毁,并发恶誓:“这些比丘尼有如饿鬼一般,全部不能自足,只能仰赖信众的供养。期望我来世,再也不要见到这类人。”因为这个恶誓,此比丘尼命终以后,堕于饿鬼道,且双目全盲,受尽无量苦楚。其时的这位比丘尼便是阿难今日所见的饿鬼,因为曩昔所造的恶业,所以感得这种苦报。
   众比丘听闻开示后,各各心生敬信,有得证四果,更有发无上菩提心者,世人皆欢欣依教奉行。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戋戋一句话,能带来无量利益,亦能招来无量祸患。因而,说话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不只影响此生的人际,更深深地决议未来生生世世的苦乐。
   怎么把话“说好”?不恶口、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这是佛陀慈善教示众生口不造恶业的才智,也是一门最好的说话艺术。倘能把握此说话的准则,则所说之语,如莲吐香,能令听者欢欣、信受。口业清净,便能自利利人。[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