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馬齒莧(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
![]() |
目錄
開花的種類——馬齒莧(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
馬齒莧,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無毛;莖平臥或斜倚,鋪散,多分枝,圓柱形,淡綠或帶暗紅色;葉互生或近對生,扁平肥厚,倒卵形,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或帶暗紅色;花瓣黃色,倒卵形;萼片綠色,盔形;果卵球形;種子細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6~9月。因其葉如馬齒,性滑似莧,故名馬齒莧,在《本草綱目》中有所記載。
馬齒莧原產於巴西,後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多有分布,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馬齒莧性喜高濕,耐旱、耐澇,具向陽性,生存力極強;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喜肥沃土壤,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較好;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馬齒莧
- 拉丁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L.
- 別 名:馬莧,五行草,長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繩菜,馬齒菜,螞蚱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石竹目
- 科:馬齒莧科
- 屬:馬齒莧屬
- 分布區域:中國南北各地均產。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
- 命名者及年代:L.,1828
植物學史
因其葉如馬齒,性滑似莧,故名馬齒莧,在《本草綱目》中有所記載。
形態特徵
馬齒莧,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無毛;莖平臥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莖紫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
花無梗,直徑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毫米,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萼片綠色,盔形。
蒴果卵球形,長約5毫米,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毫米,具小疣狀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有種子繁殖、插扦繁殖等。
種子
馬齒莧進行種子繁殖所用種子都是頭年從野外採集或栽培時留的種。其種子籽粒極小,整地一定要精細,播後保持土壤濕潤,7-10天即可出苗。
扦插
扦插枝條從當年播種苗或野生苗上採集,從發枝多、長勢旺的強壯植株上採集為好,每段要留有3-5個節。扦插前精細整土;結合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厘米×5厘米,插穗入士深度3厘米左右,插後保持一定的濕度和適當的蔭蔽,一周後即可成活。
主要價值
營養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馬齒莧在營養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於任何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馬齒莧含有大量鉀鹽,有很好的利水消腫作用,含胡蘿蔔素,能促進潰瘍的癒合;含豐富脂肪酸,起到預防心臟病的作用。但脾胃虛寒、腸滑腹瀉、便溏者及孕婦禁止食用馬齒莧。
食用
馬齒莧可當蔬菜食用,《本草綱目》中將其歸入菜部,並記載:「人多采苗煮曬為蔬」。以往民間曬乾,用鹽醃製後當鹹菜食用。
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柔軟的莖可像菠菜一樣烹製。不過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馬齒莧和碎蘿蔔或馬鈴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蔥或番茄一起烹飪,其莖和葉可用醋醃泡食用。 [1]
藥用價值
地上部分(馬齒莧):酸,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熱痢膿血,熱淋,帶下病,癰腫惡瘡,丹毒。種子:明目,利大小腸。主治熱毒血痢,熱毒瘡瘍,崩漏,便血,在《本草綱目》和《新修本草》中有記載。
【藏藥】燦格日:全草治赤白痢疾,赤白帶下,腸炎:外用治丹毒,癰癤腫毒,蟲蛇咬傷《藏本草》。馬齒莧:全草主治赤白痢疾,赤白帶下,腸炎,淋病:外用治疔瘡丹毒《中國藏藥》。
【布朗藥】宗新朵:全草治頭暈眼花《滇藥錄》。宗新朵:全株外用於頭暈眼花《滇省志》。宗新朵:全草主治頭暈眼花《民族藥志二》。
【傣藥】帕八良(西傣),牙西碼,芽席馬(德傣):全草治肺熱咳嗽,痢疾《滇藥錄》。帕拌涼:全株用於肺熱咳嗽,痢疾《滇省志》。帕板良:治療心慌心跳,頭痛,肺病,刀傷《傣醫藥》。帕拌涼:全草治心慌心跳,頭痛,肺結核,刀傷,扭傷,接骨筋續《傣藥志》。芽席馬:全草主治肺熱咳嗽《民族藥志二》。
【哈尼藥】不澤:地上部分治痢疾,腹瀉,血淋《滇藥錄》。不澤魯沽茶:全株用於腹瀉,痢疾,血淋《滇省志》。不澤,魯壁沽茶:全草主治腹瀉,痢疾,血淋《民族藥志二》。
【京藥】趙灘:全草治痢疾《民族藥志二》。
【朝藥】馬齒莧:全草治清熱解毒,止渴,殺蟲,用於痢疾,諸腫惡瘡,金瘡,內瘺《朝藥志》。德寄鋪:全草主治痢疾,諸腫惡瘡,金瘡,內瘺《民族藥志二》。
【毛南藥】馬朱寧:全草治痢疾,腸炎腹瀉《桂藥編》。馬朱寧:全草主治痢疾《民族藥志二》。
【苗藥】藿威:全草治痢疾,腸炎腹瀉,咽喉痛,牙痛,無名腫毒《桂藥編》。絨桌倒:全草治腸炎,腹瀉,痢疾,腎炎,泌尿道感染水腫,潰瘍病,痔瘡出血,咽喉痛,牙痛,無名腫毒,癰瘡《滇藥錄》。絨桌倒:全株用於尿道感染,水腫,潰瘍病,咽喉痛,牙痛;外用於無名腫毒《滇省志》。Reibxandmel(銳先脈),Vobhmidniangx(窩咪仰):全草治小兒腹瀉,治帶狀皰疹《苗醫藥》。地上部分用於痢疾,疔瘡癤腫,蟲蛇咬傷《湘藍考》。藿威,屙莽滅,絨桌倒:全草主治腸炎,腹瀉,痢疾,腎炎,泌尿道感染,水腫,潰瘍病,痔瘡出血,咽喉痛,牙痛《民族藥志二》。
【仫佬藥】馬有罵:全草治痢疾,腸炎腹瀉,稻田皮炎《桂藥編》。馬有罵:全草主治痢疾,水田皮炎《民族藥志二》。
【納西藥】布馬:全草治腸炎,痢疾《滇藥錄》、《民族藥志二》。
【普米藥】瑪此見:地上部分治腸炎,痢疾,瀉下,膿血,熱淋,尿血《滇藥錄》、《民族藥志二》。
【畲藥】酸莧鮮:全草主治肝炎《民族藥志二》。
【維藥】絲籽歐提:全草和種子主治內熱熾盛,長期低熱,中暑,便秘,痢疾,腸炎《民族藥志二》。馬齒莧子:果實治糖尿病。
【佤藥】全草用於紅白痢疾,跌打瘀血腫痛《中佤藥》。牙折罵:全草治腎炎浮腫,皮膚病《滇藥錄》、《民族藥志二》。
【瑤藥】莫瑞來:全草治痢疾,腸炎腹瀉,肺熱咳嗽《桂藥編》。麻丫麻:全株用於肺熱咳嗽,腎炎,痢疾,腸炎,痔瘡出血《滇省志》。麻丫痱:全草治肺熱咳嗽,腎炎,痢疾,腹瀉,痔瘡下血《滇藥錄》。麻咀來,莫瑞來,麻丫麻:全草治療肺熱咳嗽,腎炎,痢疾,腸炎,腹瀉,痔瘡出血,癰瘡腫毒《民族藥志二》。
【彝藥】燕捻西:全草治痢疾,骨折《桂藥編》。全草用於肺癰腸癰,泄瀉痢疾,尿道灼熱,血淋帶下,痔瘺出血,乳癰瘰癧,毒蛇咬傷,骨折瘀腫《哀牢》。全草治痢疾,腸炎,百日咳,肺結核,癰癤《大理資志》。燕捻西鮮:全草主治骨折《民族藥志二》。
【壯藥】兵谷:全草治痢疾,腸炎腹瀉,肝炎,肺炎,胃出血,白帶,子宮出血,疔瘡,濕疹,帶狀皰疹《桂藥編》。杷回薄:全株主治痢疾,腸炎,肝炎,肺炎,白帶,胃出血,子宮出血,外用於帶狀皰疹,濕疹,瘡癤紅腫,脫肛《滇省志》、《滇藥錄》。白淹篩,兵谷,別母連,兵頭匙,汾瓜,白咪,巴林肥,杷回薄:全草主治痢疾,腸炎,肝炎,肺炎,白帶,胃出血,子宮出血,帶狀皰疹,濕疹,瘡癤紅腫《民族藥志二》。
【景頗藥】ngimang:治痢疾,腸炎,乳腺炎《德宏藥錄》。
【德昂藥】刀懷: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
【傈僳藥】歐不俄:全草治急性胃腸炎,痢疾,闌尾炎,乳腺炎,痔瘡出血,白帶;外治療瘡腫痛,濕疹《怒江藥》。
【京藥】趙灘:全草治痢疾,腸炎腹瀉《桂藥編》。
【侗藥】罵碑神:全草治痢疾,腸炎腹瀉,骨折《桂藥編》。罵碑神,罵必:全草主治痢疾,腸炎,骨折《民族藥志二》。馬岔(MalNguedc):全草治菌痢,腹瀉,便血。
【仡佬藥】街改黑:全草煮糯米稀飯,常服治肺結核。
【滿藥】葉洛少給,螞蟻菜:鮮莖葉煮食用於止痢;生莖葉搗汁拌少許白糖,水沖服治療闌尾炎,止痛;加蜂蜜少許煮服,治療肺結核病。
馬齒莧的功效作用
馬齒莧是什麼?
馬齒莧是一種草本植物,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石竹目,其葉比較肥厚,且多汁,無毛,其莖常帶有紫色,葉為互生,呈現楔狀長圓形或倒卵形,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馬齒莧喜歡肥沃的土壤,但是也能耐旱,耐澇,生命力比較頑強,起先產於南亞,後來傳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大多為野生的。
馬齒莧的功效作用
(1)清熱涼血治痢。主治熱毒血痢及濕熱痢疾。馬齒莧能消除腹部包塊,止消渴,防治女人赤白帶。
(2)消熱解毒消癰。可治火毒瘡瘍。馬齒莧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3)利水消腫,降低血壓馬齒莧含有大量的鉀鹽,有良好的利水消腫作用;鉀離子還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擴張,阻止動脈管壁增厚,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4)消除塵毒,防治潰瘍馬齒莧能消除塵毒,防止吞噬細胞變性和壞死,還可以防止淋巴管發炎和阻止纖維性變化,杜絕矽結節形成,對白癜風也有一定的療效;馬齒莧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能促進潰瘍病的癒合。
(5)殺菌消炎,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用於各種炎症的輔助防治,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
(6)馬齒莧還是罕見的天然高鉀食物,由於細胞內缺鉀會導致細胞含水量減少,而細胞內水分下降與細胞衰老正相關,進食馬齒莧可保持血鉀和細胞內的鉀處於正常水平。 [2]
長期吃馬齒莧的危害
- (1)對於腹部受寒而引起腹瀉的人不要食用,如果是單純受涼造成的一般性腹瀉不要誤食。
- (2)孕婦要禁止吃馬齒莧。馬齒莧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後果。
- (3)對於在吃中藥的人群來說,里有鱉甲,要注意馬齒莧與鱉甲相剋,不能夠一起服用。
* 馬齒莧屬於寒性食材,因此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不過食用,而且如果脾胃比較虛寒的人群,也不適合食用。
馬齒莧的食療方法
【名稱】馬齒莧
【別名】馬齒草、馬莧、螞蟻菜、馬踏菜、長壽菜、長命菜、長命莧、醬板草、瓜子菜、酸莧。
【來源】馬齒莧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
【分類】清熱涼血藥
【性味】酸,寒。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
【作用】治熱毒血痢,癰腫療瘡,濕疹,丹毒,蛇蟲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用量】9-15克。外用適量。
【出處】2015年版《藥典》
食療方法
1、馬齒莧黃花菜飲
材料:黃花菜、馬齒莧各30克。
做法:將黃花菜和馬齒莧洗淨切碎,同放入鍋,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熬煮30分鐘,待涼即可飲用。不拘時,口渴即飲。
功效:清肝瀉火,利濕。適用於甲亢,症見脖頸腫大、眼突畏光、面頰烘熱、煩躁易怒、舌及手指顫動、多汗、善食易飢、口乾、舌紅、脈弦數。
2、馬齒莧綠豆湯
材料:鮮馬齒莧120克、綠豆60克。
做法:將鮮馬齒莧與綠豆共煎湯。每日服2次。
功效:殺菌止痢,清熱解毒。
3、大蒜馬齒莧粥
材料:大蒜30克、新鮮馬齒莧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大蒜去皮,新鮮馬齒莧洗淨切碎,煮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可供早晚餐,溫熱食。
功效:清熱利痢。適用於急、慢性細菌性痢疾和腸炎。
* 注意:脾虛慢性泄瀉者禁食。 [3]
4、荸薺馬齒莧粥
材料:鮮馬齒莧60克、荸薺50克、粳米100克。
做法:馬齒莧洗淨後切碎,荸薺去皮洗淨,與洗乾淨的粳米用文火熬成粥,每日2次,連服數日。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涼血。
植物篇:(马齿苋(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