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植物))
目錄
開花的種類——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植物)
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蒲公英
- 拉丁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舌狀花亞科
- 族:菊苣族
- 亞 族:萵苣亞族
- 屬:蒲公英屬
- 組:蒲公英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圓錐狀,彎曲,長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皺縮,根頭部有棕色或黃白色的毛茸。葉成倒卵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20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有時倒向羽狀深裂或大頭羽狀深裂,頂端裂片較大,三角形或三角狀戟形,全緣或具齒,每側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通常具齒,平展或倒向,裂片間常夾生小齒,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疏被蛛絲狀白色柔毛或幾無毛。
花葶1至數個,與葉等長或稍長,高10~25厘米,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直徑約30-40毫米;總苞鍾狀,長12~14毫米,淡綠色;總苞片2~3層,外層總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8~10毫米,寬1-2毫米,邊緣寬膜質,基部淡綠色,上部紫紅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狀突起;內層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10-16毫米,寬2-3毫米,先端紫紅色,具小角狀突起;舌狀花黃色,舌片長約8毫米,寬約1.5毫米,邊緣花舌片背面具紫紅色條紋,花葯和柱頭暗綠色。瘦果倒卵狀披針形,暗褐色,長約4~5毫米,寬約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頂端逐漸收縮為長約1毫米的圓錐至圓柱形喙基,喙長6~10毫米,纖細;冠毛白色,長約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播種繁殖
蒲公英繁殖採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採收後的種子,從春到秋可隨時播種。根據場需求,冬季也可在溫室內播種,露地直播採用條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開淺橫溝,播幅約10厘米,種子播下後覆土1 厘米,然後稍加鎮壓。播種量每畝0.5~0.75千克。平畦撒播,畝用種1.5~2.0千克。品質優良的蒲公英良種每畝的播種量僅為25~50克。播種後蓋草保溫,出苗時揭去蓋草,約6天可以出苗。
為提早出苗可採用溫水燙種催芽處理,即將種子置於50~55℃溫水中,攪動至水涼後,再浸泡8小時,撈出種子包於濕布內,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濕布蓋好,每天早晚用溫水澆1次,約3~4天種子萌動即可播種。成熟的蒲公英種子沒有休眠期,當氣溫在在15℃以上時即可將種子播在濕潤土壤中。經過90個小時左右即可發芽。種子在土壤溫度15℃左右時發芽較快,在25~30℃以上時,發芽慢,所以從初春到盛夏都可進行播種。
根據試驗結果得知:5月未採收種子後立即播種,從播種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種,則從播種到出苗需15天。播種量一般每平方米為3~4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採收
蒲公英的採收可分批採摘外層大葉供食,或用鐮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食用,每隔30天割1次。採收時可用鐮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1~2厘米處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長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繼續生長。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市,一般每畝地每次可收割2000~2500公斤。蒲公英整株割取後,根部受損流出白漿,10天內不宜澆水,以防爛根。蒲公英作中藥材用時可在晚秋時節採挖帶根的全草,去泥曬乾以備藥用。
主要價值
食用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蛋白質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熱量約有108.8千焦。
食用方法
- ⑴醃泡的蒲公英花蕾,經常吃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 ⑵蒲公英的根可以吃,也可以用來替代咖啡。
- ⑶蒲公英的花可以做酒。
- ⑷蒲公英的葉子可生吃,其苦味與味道強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時會產生一種不錯的味道。
- ⑸蒲公英不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絲具有補中益氣解毒的功效。
- ⑹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鐘,然後再烹飪可減少一些苦味。
藥用價值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性味:苦甘,寒。
- 《唐本草》:味甘,平,無毒。
- 李杲:微苦,寒。
- 《本草述》:甘,平微寒。
-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甘,寒。
歸經:入肝、胃經。
李杲:足少陰經。
《本草衍義補遺》:入陽明、太陰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 《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 《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 《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 《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 《綱目》:烏鬚髮,壯筋骨。
- 《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 《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 《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 《嶺南採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 《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 《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大劑2兩);搗汁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禁忌: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用量過大:
常規用量煎服後,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大劑量(30g/kg)灌服煎劑3天,可見實驗兔子肝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輕度濁腫,腎小管變窄,其它無明顯改變。小鼠和兔亞急性毒性試驗,尿中可出現少量管型,腎小管上皮細胞濁腫。
過敏反應: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後,個別人會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蒲公英注射劑靜脈滴注後,亦偶有寒戰、面色蒼白、青紫或精神症狀。
藥不對證:主要是寒熱不分,不加辨證而濫用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臨床上所見的感染多數為熱證,用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但少數感染屬於陰寒證,無熱象,病程多較長,病人體質虛弱。筆者普見有人用大劑量蒲公英治療陰寒證,結果病人出現食慾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面色蒼白。感染灶並無好轉之象。將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簡單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會產生不良反應。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暖之良。
2、《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劑點朗肝腎。'昧此一語,則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腎矣,不然,安能涼血、烏鬚髮,以合於沖任之血髒乎?即是思之,則東垣所謂腎經必用者,尤當推而廣之,不當止以前所主治盡之也。
3、《本草新編》: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陽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湯以瀉火,未免太傷胃氣。蓋胃中之火盛,由於胃中士衰也,瀉火而土愈衰矣。故用白虎湯以瀉胃火,乃一時之極宜,而不可恃之為經久也。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凡系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一兩,少亦五、六錢,始可散邪輔正耳。或問,蒲公英瀉火,止瀉陽明之火,不識各經之火,亦可盡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無過陽明之焰,陽明之火降,而各經余火無不盡消。蒲公英雖非各經之藥,而各經之火,見蒲公英而盡伏,即謂蒲公英能消各經之火,亦無不可也。或問,蒲公英與金銀花,同是消癰化瘍之物,二物畢竟孰勝?夫蒲公英止入陽明、太陰二經,而金銀花則無經不入,蒲公英不可與金銀花同於功用也。然金銀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4、《醫林纂要》:蒲公英點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疔毒乳癰,皆瀉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齒牙,去陽陰熱也。人言一莖兩花,高尺許,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搗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見皆一莖一花,亦鮮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
5、《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陽明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岩為首重焉。緣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癰、乳岩,多因熱盛血滯,用此直入二經,外敷散腫臻效,內消須同夏枯、貝母、連翹、自英等藥同治。
6、《本草正義》: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療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而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鮮者搗汁溫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藥方中必不可缺此。
7、《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8、《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9、《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10、《本草新編》:蒲公英,味苦,氣平。入陽明、太陰。潰堅腫,消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附方:
- 治乳癰:蒲公英(洗淨細銼),忍冬藤同煎濃湯,入少酒佐之,服罷,隨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義補遺》)
- 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兩,香附一兩。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 治產後不自乳兒,蓄積乳汁,結作癰:蒲公英搗敷腫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師集驗方》)
- 治瘰癧結核,痰核繞項而生:蒲公英三錢,香附一錢,羊蹄根一錢五分,山茨菇一錢,大薊獨根二錢,虎掌草二錢,小一枝箭二錢,小九古牛一錢。水煎,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 治疳瘡疔毒:蒲公英搗爛覆之,別更搗汁,和酒煎服,取汗。(《綱目》)
- 治急性結膜炎:蒲公英、金銀花。將兩藥分別水煎,製成兩種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選編·五官》)
- 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沒藥、甘草,煎服。(《中醫雜誌》(11):31,1965)
- 治多年惡瘡及蛇螫腫毒:蒲公英搗爛,貼。(《救急方》)
- 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錢,茵陳蒿四錢,柴胡、生山梔、鬱金、茯苓各三錢。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兩,煎服。
- 治膽囊炎:蒲公英一兩。煎服。
- 治慢性胃炎、胃潰瘍: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一日三次,生薑湯送服。(⑨方以下出《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 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脹痛:蒲公英一兩(研細粉),橘皮六錢(研細粉),砂仁三錢(研細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數回,食後開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 用於燒傷合併感染:以鮮蒲公英搗爛,加入少許75%酒精調敷患處。(《中西醫結合雜誌》1987;(5):301)
- 治療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參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劑水煎服,1個月為1療程。(《上海中醫藥雜誌》1984(2):33)
- 治療急性膽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鬱金12g,川楝6g,刺針草30g。水煎服。(《新編常用中草藥手冊》第33頁)
- 治療腮腺炎:以鮮蒲公英30g搗碎,加入1個雞蛋清中攪勻,加冰糖適量,搗成糊狀,外敷患處。日換藥1次。(《中藥現代臨床應用手冊》1993;12)
- 治急性熱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各12g,水煎服。
- 治乳腺炎、闌尾炎、瘡癤療腫:蒲公英、金銀花、連翹各15g,山甲、當歸、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單用其鮮品搗爛局部外敷。
- 治目赤紅腫:蒲公英30g,黃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 治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薢、生蒲黃、木通、車前子各10g,水煎服。
臨床應用
- ⑴單味新鮮者,搗碎,取汁直接敷於痛處,治肺癌引起的疼痛。
- ⑵單味新鮮者,搗碎,加雞蛋清(少加白糖)調糊,外敷,治流行性腮腺炎。
- ⑶單味搗爛取汁,高溫消毒後點眼,治砂眼癢痛。
民族用藥
藏藥 哇庫爾那保:全草治培根木保病,瘟病時疫,血病,赤巴病《中國藏藥》。克什芒:全草治潰瘍,高燒,腸胃炎,膽囊炎《青藏藥鑒》。
蒙藥 巴嘎巴蓋-其其格:治乳癰,瘟疫,淋巴結炎,黃疸,口苦,口渴,發燒,胃熱,不思飲食,「寶日」病,食物中毒,陳熱《蒙植藥志》。
苗藥 Reib wud mangb彎務罵,Vob eb wel窩歐吾,Uab berx ferx蛙本反:全草治乳腺炎,治疥瘡《苗醫藥》。Vob heeb wek fieex窩灰窩非:全草主治乳腺炎,疥瘡《苗藥集》。 彝藥 全草治食積不化,腹脹胸滿,肺腸癰瘍,肝膽濕熱,疔瘡腫毒,熱淋澀痛,久婚不孕《哀牢》。
傈僳藥 阿納拉切白:根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癤毒瘡腫,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氣管炎,腎炎,膽囊炎,尿路感染,各種結核《滇藥錄》。阿拿拉茄百:全株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闌尾炎,尿路感染,肝炎,目赤腫痛,乳汁不通;外用於瘡癰,毒蛇咬傷《滇省志》。
傣藥 梗囡(德傣):根治小兒黃瘦,老人體弱《滇藥錄》。蒲公英(德傣):根治黃水瘡《德傣藥》。
土家藥 肥豬草:全草治火眼,奶癰,肺火,瘡癤腫毒《土家藥》。
美容
材料:蒲公英100克,綠豆50克,蜂蜜10克。
做法:將蒲公英放入鍋里煎水,取淨汁500毫升;再往蒲公英汁液中加入綠豆,煮至綠豆開花,調入蜂蜜即成。吃綠豆喝湯,同時將余湯塗臉,30分鐘後洗去。連續內吃外用1周以上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果膠等。
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賽醇、ψ-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膽鹼、有機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樹脂、橡膠等。葉含葉黃素、蝴蝶梅黃素、葉綠醌、維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維生素D(5~9毫克/100克)。
花中含山金車二醇、葉黃素和毛莨黃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葉酸和維生素C。綠色花萼中含葉綠醌。花莖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樹脂醇。又該品含考邁斯托醇、核黃素1.43微克/克和胡蘿蔔素7.7~8.8毫克%。
藥理作用
⑴抗菌作用:該品注射液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殺菌作用。本品醇提液1 :400能抑制結核菌,但煎劑1 :100無效。其1 :80的水煎劑能延緩 ECHO11病毒細胞病變,醇提物(31mg/kg)能殺死鈎端螺旋體,對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對幽門彎曲桿菌有良好的殺滅作用。
⑵通乳:該品葉有疏通乳脈管之阻塞,促進泌乳的作用。
⑶抗腫瘤作用:藥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一CFr),以40、2、600mg/kg ip 給於接種MM46腫瘤細胞的C3H小鼠,前期給藥未見作用,但11~20天和2~20天的後期隔日給藥則有效。對腫瘤細胞的遲延型過敏反應(T一DHR),在ddy一Ehrlich(同種腫瘤)系和C3H一MM46(同系腫瘤)系中,Tof一CFr後期給藥其足跖反應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上升。在ADMC系中,Tof一CFr與已知能活化巨噬細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強的激活能力。
⑷利膽作用:國外研究,該品有利膽作用,臨床上治療慢性膽囊痙攣及結石症有效。此外本品尚有利尿健胃,輕瀉等作用。 [1]
鑑別方法
⑴該品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表面角質紋理明顯或稀疏可見。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細胞,直徑17~34μm,頂端細胞甚長,皺縮呈鞭狀或脫落。下表皮氣孔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3~6個,葉肉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結晶。葉脈旁可見乳汁管。
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棕色。韌皮部寬廣,乳管群斷續排列成數輪。形成層成環。木質部較小,射線不明顯;導管較大,散列。
⑵取該品粉末1g,加5%甲酸的甲醇溶液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濾過,濾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蒲公英的花語,蒲公英幾月份有
是一種平凡的花,也是一種堅強的花,它逆風而上,用生命放飛自己的種子,讓自己的孩子遍布世界各地,它就是蒲公英。蒲公英不僅可以用作觀賞,它還能作為藥引和用來泡茶,功效顯著,營養價值也極高。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蒲公英花語,蒲公英幾月份有。
蒲公英幾月份有
蒲公英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價值極高,那麼蒲公英幾月份有呢,在4月份前後蒲公英的種植開始逐漸發芽,5~6月份便會開花,蒲公英的年齡越長開花也就越多,開花後種子成熟期也逐漸縮短,通常13~15天時間內即可成熟。蒲公英在秋季8~9月份採摘是最佳的時期,此時的蒲公英比春季的更苦一些,營養價值也就越高,在秋季經常會有上火的症狀,此時可以喝點蒲公英,能夠起到清熱去火、解郁去燥的效果。
蒲公英是清熱解毒的天然佳品,可以幫助肝器官進行排毒的效果,促進肝臟的自我修復,所以日常可多飲用一些蒲公英,護胃殺菌,對於人體健康十分的有益。 [2]
蒲公英的花語是什麼?
在很多人的眼中,蒲公英就是一種充滿朝氣的黃色花朵,給人一種非常陽光的感覺,蒲公英的屬性一定是風,因為一陣風吹過,蒲公英就會帶着美好的願望在空中自由的飛翔,尋找屬於它的新的開始。所以蒲公英給我們的感覺是自由的。一陣風吹過,蒲公英就會隨風飄揚,直到被吹到泥土裡,它就可以重新生長、繁殖,因為蒲公英的這種屬性,所以大家給它的花語是無法停留的愛,代表着我愛你永不止息,當然,蒲公英還有一些稀有品種,如紅色蒲公英,它的花語是天涯海角、至死不渝,象徵着對愛情的忠貞。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1、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漢藥、甘草,煎服。(《中醫雜誌》(11):31,1965)
2、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脹痛:蒲公英一兩(研細粉),橘皮六錢(研細粉),砂仁三錢(研細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數回,食後開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3、治慢性胃炎、胃潰瘍: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一日三次,生薑湯送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4、治瘰癧結核,痰核繞項而生:蒲公英三錢,香附一錢,羊蹄根一錢五分,山茨菇一錢,大薊獨根二錢,虎掌草二錢,小一枝箭二錢,小九古牛一錢。水煎,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5、治疳瘡疔毒:蒲公英搗爛覆之,別更搗汁,和酒煎服,取汗。(《綱目》)
6、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兩,香附一兩。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7、治產後不自乳兒,蓄積乳汁,結作癰:蒲公英搗敷腫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師集驗方》)
8、治多年惡瘡及蛇螫腫毒:蒲公英搗爛,貼。(《救急方》)
9、治急性結膜炎:蒲公英、金銀花。將兩藥分別水煎,製成兩種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選編·五官》)
10、治膽囊炎:蒲公英一兩。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11、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錢,茵陳蒿四錢,柴胡、生山梔、鬱金、茯苓各三錢。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兩,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12、治乳癰:蒲公英(洗淨細銼),忍冬藤同煎濃湯,入少酒佐之,服罷,隨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義補遺》)
【蒲公英的用法禁忌】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食療方法
1、蒲公英蝦肉湯
材料:蝦肉25克、蒲公英25克、白芍15克。
做法:3味加水煎成湯。食蝦肉,飲湯。
用法:每日1次,分2次食完,連用5日。
功效:適用於破潰期氣血虧虛型急性乳腺炎。
2、蜂房蒲公英湯
材料:蜂房10克、蒲公英50克、地丁2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各味放在一起,加水煎湯即成。
用法:每日1次,連用5日。
功效:適用於成膿期鬱熱內盛型急性乳腺炎。
3、蒲公英粳米粥
材料:鮮蒲公英90克(干品4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蒲公英洗淨切碎,水煎,去渣取汁,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先用旺火燒沸,再換用文火熬煮成稀弱。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3]
4、三花天葵蒲公英飲
材料:鋃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各10克、蒲公英15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以上各味加水煎煮,取汁加入白糖調服。
用法:代茶飲,每天1次,連用3天。
功效:適用於癤腫破潰出膿期。
參考文獻
- ↑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植物)的詳情介紹
- ↑ 蒲公英的花語是什麼?四季盆栽
- ↑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中藥禁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