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木棉花(中藥材植物))
![]() |
目錄
開花的種類——木棉花(中藥材植物)
木棉花,中藥名。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的乾燥花。春季花盛開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木棉花
- 別 名:木棉、斑枝花、瓊枝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錦葵目
- 科:木棉科
- 屬:木棉屬
- 種:木棉
- 採收季節:春季花盛開時採收
- 用 量:春季花盛開時採收
- 貯 藏:置陰涼乾燥處
- 分布區域:海南、台灣、廣西、雲南和四川等地
生理特性
品常皺縮成團。花萼杯狀,厚革質,長2~100px,直徑1.5~75px,頂端3或5裂,裂片鈍圓形,反曲;外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內表面被棕黃色短絨毛。花瓣5片,橢圓狀倒卵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3~200px,寬1.5~87.5px;外表面淺棕黃色或淺棕褐色,密被星狀毛,內表面紫棕色,有疏毛。雄蕊多數,基部合生呈筒狀,最外輪集生成5束,柱頭5裂。氣微,味淡、微甘、澀。
產 地
分布海南、台灣、廣西、雲南和四川南部;廣東及福建中部以南廣為栽培。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至熱帶澳洲均有。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花。
性 味:味甘,性涼。
歸 經:歸大腸經。
功 能:有清熱利濕,解毒的作用。
主 治:用於泄瀉,痢疾,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6~9g。
炮製方法
春季採摘或拾取盛開花朵,曬乾。 [1]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
3、《中藥新編》:利尿及健胃
木棉花一般是在什麼時候開放?
隨着溫度升高,萬物復甦,樹枝長出嫩芽,各種花卉爭相競放,而由於開花時間的不同,所以木棉花的賞花時間也不同。那它一般是在什麼時候開放?
1木棉花一般是在春季開放,也就是在每年的2-4月開放。通常都是想開花後長葉的。木棉花的花期在15天左右,在花落之後會長出新葉。
2木棉花喜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耐寒力較低、也不耐霜凍,在我國的華南南部的廣州、南寧等地,正常年份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寒冷年份有凍害,華南北部以至華北的廣大地區,只能盆栽,冬季移入溫棚或室內,室溫不宜低於10℃,喜光,不耐蔭蔽,耐烈日高溫,宜種植於陽光充足處。
3木棉花嫁接時間為2-3月、6-7月,用播種的方式就在每年的4-5月成熟後的當年及時的播種育苗。 [2]
木棉花一般象徵着英雄、男人,也象徵着愛情生活紅紅火火、生機勃勃和蓬勃向上。
木棉花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木棉花的功效作用】清熱,利濕,解毒,止血。治泄瀉,痢疾,血崩,瘡毒,金創出血。
1、《生草藥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
3、《中藥新編》:利尿及健胃。
4、《廣西中藥志》:去濕毒,治惡瘡。
5、《嶺南採藥錄》:消暑。
6、《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
7、《南寧市藥物志》:去濕熱。治血崩,金創。
食療方法
1、木棉花蒲公英粥
材料:蒲公英60克、木棉花、金銀花各3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先煎蒲公英、木棉花、金銀花,棄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
用法:每日2次,溫熱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適用於濕熱帶下,及急性扁桃體炎、結膜炎、乳腺炎、膽囊炎等。
2、八味沉香散
材料:沉香200g、肉豆蔻100g、廣棗100g、石灰華100g、乳香100g、木香100g、訶子(煨)100g、木棉花100g。
製法:上為細末,過篩,混勻即得。
用法:口服,1次0.9-1.5g,1日2至3次。
功效:清心熱,養心,安神,開竅。主熱病攻心,神昏譫語;冠心病心絞痛。
摘錄:《中國藥典》 [3]
3、木棉花清熱除濕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各10克、赤茯苓15克。
做法:將川萆、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棄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溫熱服用。
功效:清熱祛濕。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滿等症。
參考文獻
- ↑ 木棉花(中藥材植物)的信息介紹
- ↑ 木棉花一般是在什麼時候開放?全民百科
- ↑ 木棉花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藥禁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