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可愛花(爵床科、喜花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種可愛花
圖片來自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

開花的種類——可愛花(爵床科、喜花草屬植物)

可愛花,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喜花草Eranthemum pulchellum Andrews.的根、葉。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具有散瘀消腫之功效。常用於跌打腫痛。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可愛花
  • 別 名:對節菜、牛七
  • 界:植物界
可愛而喜人
圖片來自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爵床科
  • 屬:喜花草屬
  • 種:喜花草
  • 分布區域: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季

形態特徵

灌木,高可達2米,枝4棱形,無毛或近無毛。葉對生,具葉柄,長1-3厘米;葉片通常卵形,有時橢圓形,長9-20厘米,寬4-8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或寬楔形並下延,兩面無毛或近無毛,全緣或有不明顯的鈍齒,側脈每邊8-10條,連同中肋在葉兩面凸起,背面明顯。穗狀花序頂生和腋生,長3-10厘米,具覆瓦狀排列的苞片;苞片大,葉狀,白綠色,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25厘米,頂端漸尖或短尾尖,具綠色羽狀脈,無緣毛;小苞片線狀披針形,短於花萼;花萼白色,長6-8毫米;花冠藍色或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管長約3厘米,外被微柔毛,冠檐裂片5,通常倒卵形,近相等,長約7毫米;雄蕊2枚,稍外露。蒴果長1-1.6厘米,有種子4粒。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90-800m的山坡、林下或灌叢中。亦有栽培。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入藥部位:根、葉。

性味:味辛,性平。

歸經:歸心經。

功效:散瘀消腫。

主治: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內服:煎湯,6-15g。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狀鑑別

葉皺縮,完整葉片橢圓形至矩圓形,長5-10cm,先端尖銳至短漸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微波狀或具微圓齒;葉脈明顯,小支脈排列整齊幾成平行狀。氣微,味淡。 [1]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有散瘀消腫功能。用於跌打腫痛。」

花瓣似瓦片疊起,人稱「小可愛」,根葉卻是消腫良藥,請您記住它

農村的瓦房,鋪瓦片的時候,都是一塊疊着一塊排放的,這樣的好處就是雨水可以順着瓦片直接流下來,而不會積水在屋頂,兒時的時候,覺得這比較有意思,因為疊着的部分居然不會濕掉。小夥伴有時候也會用大的葉子來模仿這樣的現象,這種現象一直困惑着兒時的小伙們,長大之後,才知道這瓦片的這種疊加方法,是利用了水往低處流的原理

這種看着特別舒服疊加方法,都會被人們利用起來,不過自然界中也會有這樣的自然現象

可愛花的簡介

這植物叫做可愛花,是爵床科的一種灌木,要是任由它生長,可以長到2米左右。它的枝條是四棱形的。葉子對生,葉子一般是卵形的,偶爾是橢圓形的,頂端漸尖或者長漸尖,有不明顯的鈍齒。穗狀花序頂生和腋生,它的苞片就像瓦片一樣的排列,苞片比較的大,像葉子一樣的形狀,白綠色的,很多人會把它的苞片直接當作是花瓣。花冠藍色或者白色,高腳蝶狀。蒴果裡面通常有4粒種子。

可愛花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耐蔭性比較的強,不耐寒。原產於印度和熱帶喜馬拉雅地區。在我國的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也有分布。通常生長在海泰800米以下的山坡、灌叢中以及林下。

每年冬天的時候,可愛花就已經抽出它的花序來,準備好在春天的時候和其它的花朵一起百花爭艷了,當春天的腳步剛剛來臨的時候,可愛花的花苞變慢慢的長大,隨後會慢慢展開,就像瓦片一樣,隨着一天一天的過去,越長越大,層次感也就更加的清晰了。它的花序上的花苞們在全部開放之後,自然而然的組成了一束花,觀賞價值特別的高,廣泛的用於園林、景觀園藝以及盆栽。很多人看到它的花朵之後,因為實在太可愛了,就會親切的叫它小可愛。 [2]

可愛花的的價值

可愛花的花朵雖然十分的漂亮,也是人們看到最多的時候,卻不知它的根和葉卻是很好的中藥材,在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有散瘀消腫的作用,主要對於跌打腫痛有很好的效果。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內服:煎湯,6-15g。可愛花目前人們主要用於觀賞,花期比較的長,特別是盆栽用於室內觀賞。不過您還需要了解下,它的根和葉子還是消腫良藥,請您記住它。

可愛花(中藥材)

拼音注音:Kě ài Huā

別名:對節菜、牛七

英文名:all-grass of Veined Eranthemum

出處:始載於《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詞典》。

來源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喜花單的根、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anthemum pulchellum Andrews [Jus-ticia neruosa Vahl;Eranthemum neruosum (Vahl) R. Br.; Daedelacanthus neruosum (Vahl) T.Anders.]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90-800m的山坡、林下或灌叢中。赤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原形態

喜花草 灌木,高70-150cm。無毛或近無毛。葉對生;葉柄短;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10-20cm,寬5-8cm,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成柄,邊緣有不明是為的鈍齒;側脈每邊約10條,兩面均凸起。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倒卵形,長1-1.5cm,先端急尖,有脈紋,被柔毛;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5mm;萼小,近白色,藏於苞片內,5深裂;花冠藍色,長約3cm,花冠管細長,喉部短,稍擴大,冠桅伸展,5裂,裂片等長,通常倒卵形;雄蕊伸出,2枚發育,着生於喉部;子房每室有2個胚珠,柱頭單一。蒴果棒狀,長約1cm。種子2顆,兩而呈壓扁狀,被緊貼的白毛,毛吸水時能伸展。花期春季。

性狀:性狀鑑別 葉皺縮,完整葉片橢圓形至短圓形,長5-10cm,先端尖銳至短漸尖,基部楔形,下廷,邊緣微波狀或具微圓齒;葉脈明顯,小支脈排列整齊幾成平行狀。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含甜菜鹼(betaine),喜花草甙(eranthemo-side)和胡蘆巴鹼(trigonelline)。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主跌打腫痛 [3]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內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有散瘀消腫功能。用於跌打腫痛。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