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紫嬌花 (石蒜科、紫嬌花屬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紫嬌花 (石蒜科、紫嬌花屬植物。))

目錄

紫嬌花,拉丁學名:(Tulbaghia violacea)

屬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圓柱形小鱗莖,成株叢生狀。其外觀除花色與中國的韭菜不同外,(中國的韭菜一般為白色花,此花為紫色),其餘特徵均與中國的韭菜相似,且該植物全株均有濃郁韭菜味,並可和中國韭菜一般食用,炒、涼拌、做湯等均可,故亦名洋韭、洋韭菜。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紫嬌花、洋韭、洋韭菜
  • 拉丁學名:Tulbaghia violacea
  • 別 稱:野蒜、非洲小百合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百合目
  • 科 :石蒜科
  • 屬 :紫嬌花屬
  • 分布區域:原產地為南非

形態特徵

鱗莖肥厚,呈球形,直徑達2厘米,具白色膜質葉鞘。葉多為半圓柱形,中央稍空,長約30厘米,寬約5毫米,葉鞘長5-20厘米。花莖直立,高30-60厘米,傘形花序球形,具多數花,徑2-5厘米,花被粉紅色,花被片卵狀長圓形,長4-5毫米,基部稍結合,先端鈍或銳尖,背脊紫紅色;雄蕊較花被長,着生於花被基部,花絲下部扁而闊,基部略連合;花柱外露;柱頭小,不分裂。花期5-7月。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圓柱形小鱗莖,成株叢生狀。

莖葉均含有韭味。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果實為三角型蒴果,內含扁平硬實的黑色種子。

生長習性

喜光,栽培處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但不宜庇蔭。喜高溫,耐熱,生育適溫24~30度。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上開花旺盛。原產地為南非。中國江蘇地區有大面積引種。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鱗片繁殖:即用鱗片扦插,產生子鱗莖球,先選擇莖塊大,顏色正,完好無病蟲害的優質百合作種。先用竹刀切去鱗莖基部,使鱗片分開,於9-10月間栽植在向陽的砂質土壤的苗床里,開溝深10厘米,按30厘米寬的行距,35厘米遠的株距,將鱗片埋植於溝內,上覆4厘米厚的土,埋後稍壓。翌年春將鱗片取出,作為繁殖鱗片,再行栽植。栽植時鱗片凹形可朝下,否則不易出苗。

鱗莖繁殖:也叫分球繁殖,即是將百合老鱗莖上生出的小鱗球分開進行繁殖。在9-10月份收穫百合時將母球旁之小鱗莖分離採收保存,作為繁殖培育莖,與濕沙混合貯藏,待翌年四月中旬取出種植,栽植時深10-15厘米,20-25天即可發芽出土,較大的球莖當年可開花,小的培養2-3年開花。也有無土育苗的,即將取下的小鱗莖放在溫室的木箱內,以溫度18℃-20℃為宜,這樣經3-4個月即可長出小百合苗,次年3-4月可栽植。

珠芽繁殖:卷丹、麝香等百合,在葉腋生有小珠芽,可在花凋謝後,珠芽未脫落前,收取珠芽植於圃地,一年後即可形成小鱗莖,長出葉芽,2-3年後即可開花。播種繁殖亦可,但因種子發芽培植出的株苗生長緩慢,非大面積繁殖多不採用。繁殖方法有播種、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種方法,可根據需要任選一種。

播種繁殖: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方法是:秋季採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採用。

田間管理

土壤: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

施肥: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並可促進球莖的發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

澆水: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

病蟲管理

花葉病:此病又叫潛隱花葉病,病發時葉片出現深淺不勻的褪綠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葉緣捲縮,葉形變小,有時花瓣上出現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開放。

防治方法:選擇無病毒的鱗莖留種;加強對蚜蟲、葉蟬的防治工作;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銷毀。

斑點病:此病初發時,葉片上出現褪色小斑,擴大後呈褐色斑點,邊緣深褐色。以後病斑中心產生許多的小黑點,嚴重時,整個葉部變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葉,並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噴灑一次,防止蔓延。

鱗莖腐爛病:發病後,鱗莖產生褐色病斑,最後整個鱗莖呈褐色腐爛。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倍液。 [1]

主要價值

園林價值:

葉叢翠綠,花朵俏麗,花瓣肉質,花期長,是夏季難得的花卉;適宜作花境中景,或作地被植於林緣或草坪中。也是良好的切花花卉。

藥用價值

李時珍說:「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根色白,作藥用,名蘸白。美食性昧:辛、苦、溫、滑,無毒。

主治:胸痹心痛,赤白痢疾。薤氣味相似大蒜,故名野蒜;根色白,又名薤白,入中藥用。

紫嬌花的功效與作用

紫嬌花大家認識嗎?它是石蒜科植物的一種,同時也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紫嬌花的外觀與我們平時吃的韭菜很相似,只是它開出的花為紫色。同時紫嬌花還可以入藥,能治療人類的多種疾病,那麼紫嬌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1、紫嬌花的食用功效

紫嬌花是可以食用一種植物,它的全草可以食用,味道與韭菜差不多,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存在,能滿足人體對多種營養的需要,有些地區也把它叫洋韭,它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不論是炒食還是做餡味道都十分誘人

2、紫嬌花的園林作用

紫嬌花長大後葉叢翠綠花朵俏麗,花期特別長,而且多在夏天中開放,可以種植在林緣或者草坪中間,能起到美化環境和供人觀賞的作用,紫嬌花的花莖特別長,開放時可以用來製作切花,養在花瓶中,能存活很長時間,特別誘人。


3、紫嬌花的藥用功效

紫嬌花的根部可以入藥,味辛、苦,性質溫和,而且無毒,止痛和消炎是它重要功效,平時可以用來治療人類的赤白痢疾和胸悶心痛等常見疾病的治療。治療時可以把紫嬌花的根部適量,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後過濾,然後直接飲用藥液就可以。 [2]

不常見的花與花語:紫嬌花的花語

紫嬌花,一種狀似喇叭花卻又與喇叭花不一樣的花,它的花瓣像喇叭花一樣完全的伸長開的,卻又不像喇叭花一般是圓圓的花型,它是成五角星一般的把它的花朵伸長成六個小尖角,在莖葉上一簇簇的生長着。紫嬌花與喇叭花一樣,也要有一個美麗的花語世界。

紫嬌花的花語:銘記於心

紫嬌花,又名叫野蒜、矮雪輪、非洲小百合等。屬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圓柱形小鱗莖,成株叢生狀。其外觀除花色與中國的韭菜不同外,(中國的韭菜一般為白色花,此花為紫色),其餘特徵均與中國的韭菜相似,且該植物全株均有濃郁韭菜味,並可和中國韭菜一般食用,炒、涼拌、做湯等均可,故亦名洋韭、洋韭菜。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葉叢翠綠,花朵俏麗,花瓣肉質,花期長,是夏季難得的花卉;適宜作為花境中景觀植物種植,或作地被植於林緣或草坪中,以淨化空氣。 [3] 紫嬌花,一朵美麗而嬌小的花朵,在花店我們很難可以看到,更過的是在外景里看到他們。而它的花語銘記於心,告訴了我們,對於任何事物,我們都要銘記於心。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紫娇花 (石蒜科、紫娇花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紫嬌花 味辛苦


相關視頻

紫嬌花


相關視頻

洋韭菜紫嬌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