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白花蛇舌草 (茜草科耳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白花蛇舌草 (茜草科耳草屬植物))

目錄

白花蛇舌草 (茜草科耳草屬植物)

白花蛇舌草(學名:Hedyotis diffusa)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細長,分枝,白花。莖略帶方形或扁圓柱形,光滑無毛,從基部發出多分枝。花期春季。種子棕黃色,細小,且3個稜角。 其成藥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痛散結、利尿除濕。尤善治療各種類型炎症。在臨床實踐中,發現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當,可治療多種疾病。別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針草、蛇總管、二葉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龍舌草、蛇脷草、鶴舌草。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白花蛇舌草
  • 拉丁學名:Hedyotis diffusa Willd
  • 別 稱:蛇舌草、羊須草、蛇總管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茜草目
  • 科 :茜草科
  • 亞 科:金雞納亞科
  • 族 :耳草族
  • 屬 :耳草屬
  • 種 :白花蛇舌草
  • 分布區域:尼泊爾、日本、中國

形態特徵

葉對生,無柄,膜質,線形,長1-3厘米,寬1-3毫米,頂端短尖,邊緣干後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時粗糙;中脈在上面下陷,側脈不明顯;托葉膜質,基部合生成鞘狀,長1-2mm,尖端芒尖。

花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無梗;萼簡球形,4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5-2mm,邊緣具睫毛;花4數,單生或雙生於葉腋;花梗略粗壯,長2-5毫米,罕無梗或偶有長達10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長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狀長圓形,長約2mm,禿淨;雄蕊4,着生於冠簡喉部,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扁,花葯卵形,背着,2室,縱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長2-3毫米,柱頭2裂,裂片廣展,有乳頭狀凸點。

蒴果扁球形,直徑2-2.5mm,室背開裂,花萼宿存。萼管球形,長1.5毫米,萼檐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5-2毫米,頂部漸尖,具緣毛;冠管長1.5-2毫米,喉部無毛,花冠裂片卵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鈍;種子每室約10粒,具棱,干後深褐色,有深而粗的窩孔。

生長習性

生長於海拔800米的地區,多生長于山地岩石上,多見於水田、田埂和濕潤的曠地。在中國產於福建、廣東、香港、廣西、海南、安徽、雲南等省區;國外分布於熱帶亞洲,西至尼泊爾,日本亦產。

栽培技術

整地

白花蛇舌草應選擇地勢偏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疏鬆肥沃的壤土種植。基肥每畝施各種腐熟的農家肥500千克或複合肥50千克和磷肥50千克,將基肥均勻撒入土內,淺耕細耙,開溝作畦,畦寬1米,畦溝深25厘米,畦面呈龜背形,以便排灌。

播種

  • 1、播種時間播種量。白花蛇舌草播種時間可分為春播和秋播,春播作商品,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留種,春播在南方水稻栽培地區,以3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佳,春播收穫後可在原地連播,也可留根發芽栽培。秋播於8月中下旬進行。一畝地需要種子1公斤。
  • 2、種子的播種前處理。由於白花蛇舌草種子細小,又包含在果實中,為了提高出苗率,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具體方法為:將白花蛇舌草的果實放在水泥地上,用橡膠或布包的木棒輕輕摩擦,脫去果皮及種子外的蠟質,然後將細小的種子拌細土數倍,便於播種均勻。
  • 3、播種方法。白花蛇舌草播種分為條播和撒播兩種。條播行距為30厘米;撒播將帶細土的種子均勻播在畦面上,稍壓或用竹掃帚輕拍,在播種後用稻草薄薄蓋一層,白天遮蔭,晚上揭開,直至出苗後長出4片葉子為止,或播種後採用豬欄肥薄薄蓋在畦面並留有空間,既遮蔭,又使土壤疏鬆,有利於出苗,早晚噴澆1次水,保持畦面濕潤,但不要積水。秋播畦面要用稻草覆蓋,防止暴曬,影響出苗,待苗出4片葉子時,揭去遮蓋稻草,秋季如留根繁殖,不需要遮蔭,畦溝里應灌滿水,以畦面濕潤不積水為佳。

田間管理

  • 1、間苗及除草:幼苗出土後應結合鬆土除草,並進行間苗,在苗高8~10厘米時按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植株尚未封行之前應勤除雜草,並追澆1次稀薄人畜糞水,待植株長大封行後就不再除草,以免鋤傷植株。
  • 2、排灌:播種後應保持土壤濕潤,但忌畦面積水,雨後有積水要及時排除;高溫期間應在溝內灌水,起到降溫和防止植株燒傷作用,在植物生長期間,水的管理是關鍵,既要防旱又要防澇,果期可停止灌溉。
  • 3、追肥:白花蛇舌草生長期較短,需要重施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實踐證明,人畜糞既能疏鬆土壤,又能促進植物生長,因此在苗高10厘米左右時,每畝用人畜糞500千克,加入5倍水潑澆,中期按植株長勢可不定期追施人畜糞水,因白花蛇舌草苗嫩,追肥時要掌握濃度,以防燒灼。另外,如果收穫2次,在第一次收割後,每畝追施二次稀薄人畜糞或尿素15千克,待苗高10厘米左右再適量施人畜糞水,如果在植株剛開花時長勢不好,可增施1次糞肥。

採收加工

白花蛇舌草根據播種時間一年可收割2次,春播收穫期在8月中下旬,秋播收穫期在11月上中旬。在果實成熟時,齊地面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質和泥土,曬乾即為商品,一般一畝地可收干品300-350公斤。

化學成分

全草含車葉草甙,車葉草甙酸,去乙酸,基車葉草甙酸,都桷子甙酸,雞屎藤次甙,雞屎藤次甙甲酯, 6-O-對-羥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對-甲氧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阿魏酰雞屎藤次甙甲酯,2-甲基-3-羥基蒽醌,2-甲基-3-甲氧基蒽醌,2-甲基-3-羥基-4-甲氧基蒽醌等,以及熊果酸,β-谷甾醇,三十一烷,豆甾醇,齊墩果酸,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對-香豆酸等。

藥用價值

主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擅長治療多種癌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或搗汁。外用:搗敷。

藥理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

體外試驗表明本品抗菌效價很低,但內服後抗感染作用明顯,系通過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以提高血清殺菌力,給藥組白細胞吞噬剛果紅的能力較對照組提高4倍。鏡檢可見網狀內皮系統顯著增生,網狀細胞增生肥大,胞漿豐富,吞噬活躍,淋巴結、脾、肝等組織中嗜銀物質呈緻密化改變,顯示機體防禦功能加強。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使小鼠脾臟中溶血空斑數顯著增加。

2、 抑瘤作用

白花蛇舌草在體內對白血病細胞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素對小白鼠腹水肝癌細胞有抑制、殺滅作用,1毫克白花蛇舌草素於24小時內可使0.2毫升腹水肝癌細胞全部死亡。白花蛇舌草在體內對大鼠瓦克癌256、小鼠宮頸癌14、肉瘤180、肝癌實體型、艾氏腹水癌腹水型轉皮下型均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能使小鼠肉瘤180細胞分裂相尤其是有絲分裂相顯著抑制、瘤組織壞死。所含三萜酸類對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宮頸癌14、肝癌實體型、肉瘤180,香豆精類對子宮頸癌14、肉瘤180、肝癌實體型、多糖類對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艾氏腹水癌皮下型,均有顯著抑制作用,認為白花蛇舌草是一種廣譜抗癌藥,所含抗瘤成分不是一種。故用白花蛇舌草素治療的肉瘤180小鼠,除腫瘤細胞受抑制外,腫瘤周圍組織有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淋巴結、脾網狀內皮細胞增生及肝中淋巴灶形成,枯氏細胞增生肥大明顯。

3、抑制生精作用

本品具有抑制小白鼠精原細胞發展到初級精母細胞的作用,而致曲細精管成為空腔。臨床研究也表明:口服本品3周後,受試者精子數均有明顯減少。

4、抗蛇毒作用

本品水提液可降低小白鼠的銀環蛇毒中毒小鼠的死亡率。(毒性:浸膏半數致死量,小鼠腹腔注射為104g生藥/kg。)

臨床應用

1.治療小兒肺炎: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劑,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含4克生藥的有效成分),嬰兒減半,每日2次,療程5~7日。治療112例,痊癒52例,近愈25例,好轉17例,無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 2.治療闌尾炎:取鮮白花蛇舌草50克(干品25克),水煎服,每日2次。小兒酌減。症狀較重者可增至2~3兩。個別腹脹嚴重者加用水針或新針治療,中毒症狀較重者兼用補液並禁食。治療19例均愈,其中急性闌尾炎12例和闌尾膿腫3例,服藥8~9天,平均於1.9天和3.3天退熱。3.2天和6天症狀體徵消失。1例治癒4個月後復發,仍以同樣方法治癒。有報告用鮮全草200克(干品50~100克),每日1~2劑煎服;或製成100%的針劑行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重症6小時1次。治療各種類型闌尾炎(包括急性、亞急性及闌尾穿孔並發腹膜炎)50餘例,一般服藥2~3天臨床症狀消失,1周痊癒出院。其中以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最好。煎劑療效優於針劑。又有報告以煎劑內服治療急慢性闌尾炎30例,對單純性、症狀較輕、發病1~2天入院的單用白花蛇舌草;對症狀較重,有明顯全身和局部症狀者,配用海金砂、野菊花全草或桉葉。除2例慢性闌尾炎重新入院行手術治療外,均獲痊癒。平均住院4.2天。

3.治療輸精管結紮術後副睾鬱積症:在常用的精索封閉及中西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每日1兩煎服,一般3~4周為一療程,最長者服10周以上),可提高療效;特別對單純性 副睾鬱積症效果更為明顯。用於睾丸腫脹疼痛,屬熱毒壅盛者,取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功。處方:白花蛇舌草20克,黃柏15克,玄參15克,生地15克,連翹15克,紅花10克,三棱12克,牛膝12克,荔枝核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一劑。

4.治療毒蛇咬傷:取該品5錢,以白酒半斤煮沸3~5分鐘,去渣,以2/3口服(1日分2~3次服完),1/3外敷傷口。敷藥時先吸出傷口毒血,清洗消毒後用消毒棉墊覆蓋包紮,然後將藥酒澆濕敷料(以保持濕潤為度)。若不能飲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後再加入適量白酒,但一般仍以白酒煮為佳。對水腫頑固不退,病情嚴重及傷口感染者,適當加用其它中草藥及抗菌素;對於輕型戒中型病例,單用本法治療即可。據19例觀察,一般用藥3~6劑即獲痊癒。

5.治療盆腔炎、附件炎:用白花蛇舌草75克,配以入地金牛(兩面針)15克,或再加穿破石(萇芝)15克,水煎服,每日1劑。77例患者治療後,4例無效,余均痊癒。

此外,用100%白花蛇舌草針劑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3次,治療子宮頸癌,胃癌、肝癌各1例,症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白花蛇舌草、茵陳、金錢草各50克製成「利膽合劑」,治療膽石症等膽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黃疸、發熱等症狀平均2.2天獲得緩解;3例膽總管造瘺術後的患者,服藥後膽汁量成倍增加,膽汁沉渣排出很多,黃疸指數逐漸下降,提示「利膽合劑」具有明顯的利膽與排石作用。

6、治療胃炎:白花蛇舌草5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300毫升,煮沸後煎30分鐘即可,每劑煎兩次,分3次飯前服,20天為1療程。治療淺表性胃炎效果較好。

7、治療肝炎:白花蛇舌草、丹參、板藍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白花蛇舌草、金錢草、益母草,加水濃煎去渣取汁服用,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療效滿意。白花蛇舌草、白茅根、丹參、黨參水煎服,以餐後服藥為宜,每連服幾劑後停藥2-3天,再續服,並適當加減,對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也佳。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各方藥劑量及服法要嚴格遵從醫囑。

8、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紅糖10克,長期服用有良好效果。

9、治療痤瘡:白花蛇舌草20-30克,麥冬、生地各15-20克,玄參10-15克,每日1劑,水煎兩次,共500毫升,分兩次服,藥渣可加水1000~2000毫升煎液,待溫後洗患處,每日3~4次。治療期間忌用化妝品及其他藥物。

10、治療頑固性外陰濕疹:白花蛇舌草、蒼朮、土茯苓各30克,艾葉20克(後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鐘,用文火煎煮20分鐘,濾液待溫度適宜坐浴熏洗外陰10-15分鐘,每晚1次,15次為1療程,治療1-2個療程。

11、肝火過旺可用白花蛇舌草20克水煎有特效。

鑑別方法

粉末特徵

灰黃色。葉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氣孔千軸式,長圓形。莖表皮細胞長條形,有氣孔。導管主為環紋或螺紋,直徑15-30μm。草酸鈣簇晶存在於葉肉組織中,直徑1y-15μm。草酸鈣針晶多見,成束或散在,長75-135μm。澱粉粒眾多,單粒類圓形,復粒由2-3分粒組成。

藥典標準

* 1、本品莖的橫切面:表皮細胞為一列,類方形或長方形,外被角質層,可見氣孔及表皮乳頭狀突起。皮層為數列薄壁細胞,偶見草酸鈣針晶,內皮層明顯,細胞較大。韌皮部較寬。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連接成環。髓部細胞大,偶見草酸鈣針晶。

  •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30分鐘,趁熱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樣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0:40:1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檢查: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中國藥典》附錄Ⅸ 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3.0%。

*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中國藥典》附錄Ⅹ A)測定,用70%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5.0%。

理化鑑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1g,已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30min,趁熱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ml,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苯-醋酸乙酯-冰醋酸(20:41:1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碘缸中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真品白花蛇舌草

為帶根的乾燥全草,扭纏成團狀,表面灰綠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條,粗約2~4毫米,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高捲曲,質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子對生,具短柄或無柄,為狹長線形,革質,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1~2毫米;花為葉腋單生,無柄或近於無柄,花萼筒狀,4裂,裂片邊緣具短刺毛,花冠呈漏斗形;蒴果呈扁球形,室背開裂,花萼宿存,種子棕黃色,極細小;聞之氣微,口嘗味淡。

偽品蚤綴

全株有白色短柔毛,莖為簇生,稍鋪散,下部平臥,上部直立;葉小為條形或圓卵形,長3~7毫米,寬2~3毫米,兩面疏生柔毛,並有細乳頭狀腺點,無柄;聚傘花序疏生枝端;苞片和小苞片葉質,卵形,密生柔毛;花梗細,長0.6~1厘米,密生柔毛及腺毛;花瓣倒卵形,白色,全緣,無花萼宿存;蒴果卵形,呈 6瓣裂開;種子腎形,淡褐色,密生小疣狀突起;聞之亦氣微,但口嘗味微酸,後口微甜。 [1]

植物文化

傳說故事

從前,有一位名醫,被邀去為一位重病人診治。病人胸背憋痛低熱羈纏咯吐穢膿眾醫不效。名醫診病閱方,一時找不到恰當的治療方法。疲乏間名醫伏案小盹,忽見一位白衣女子飄然而至,說:「此君乃是大好人,樂善懷仁惠及生物,見有捕蛇者,他即買下放生,先生務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名醫向白衣女討教良方,白衣女說:「請隨我來。」他隨白衣女來到戶外,白衣女卻飄然而去,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卻有一條白花蛇,蛇舌伸吐處化作叢叢小草。正驚異間,名醫被腳步聲驚醒,原是病人家屬來請先生用飯。名醫說:「且慢,請隨我來。」名醫和病人家屬來到戶外,果見埂坎邊長着許多夢中所見的那種開着小白花的纖纖小草。於是便采了些,囑即煎服。病人服後果然覺得胸寬了許多。次日連服逾斤,病便痊癒。名醫查遍當時的歷代本草,也未查出這種小草屬於何藥。他感而吟詩:「白花蛇舌草纖纖伏地盤桓農舍邊自古好心多善報靈蟲感德藥流傳。」

白花蛇草,即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因其葉似蛇舌而得名,具有「圓梗、葉對坐,白花結單珠果實」的特徵。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乾旱,怕澇。適宜在22~28℃的溫度範圍內種植,不耐寒,長江以南地區種植為宜。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佳。 [2]

植物簡介

白花蛇草,又叫蛇舌草、二葉葎、竹葉菜、蛇利草。其成藥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腸、小腸經,苦寒清熱解毒,甘寒清利濕熱,對癰腫、咽痛、蛇傷等有較強的解毒消癰作用。一般用於治療瘡毒、咽喉腫痛、腸癰腹痛、毒蛇咬傷,也用於熱淋澀痛、小便不利。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白花蛇草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桿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實乃「清熱解毒」之良藥。

化學成分

# 含熊果酸(ursolic acid),

#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 豆甾醇(stigmasterol),

# 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

# 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等。

《中國藥典》:白花蛇舌草

  • 拼音Bái Huā Shé Shé Cǎo
  • 別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針草、蛇總管、二葉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龍舌草、蛇脷草、鶴舌草
  • 來源本品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夏秋採集,洗淨,鮮用或曬乾。
  • 註:同屬植物水線草(傘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 Lamk. [Oldenlandia corymbosa L.]形態近前種,也做白花蛇舌草入藥,功效類似。
  • 性味:甘、淡,涼。
  • 歸經入胃、大腸、小腸經。
  •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用於腸癰(闌尾炎),瘡癤腫毒,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0.5~2兩,煎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註

(1)與紅藤、敗醬草等同用,可用治腸癰;與銀花、連翹等同用,可治療瘡癤腫毒等症。與山梔、黃柏、茵陳等同用,治濕熱黃疸;與白茅根、車前子、茯苓等同用,可治小便不利等症。

摘錄《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白花蛇舌草

  • 拼音Bái Huā Shé Shé Cǎo
  • 別名蛇舌草、矮腳白花蛇利草(《廣西中藥志》),蛇舌癀(《閩南民間草藥》),目目生珠草,節節結蕊草(《泉州本草》),鷯哥利、千打捶、羊須草(《廣東中藥》Ⅱ),蛇總管、鶴舌草、細葉柳子(《福建中草藥》)。
  • 出處《廣西中藥志》
  • 來源為茜草種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白花蛇舌草,又名:二葉葎。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纖弱,略帶方形或圓柱形,禿淨無毛。葉對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3.5厘米,寬1~3毫米,革質;托葉膜質,基部合生成鞘狀,長1~2毫米,頂端有細齒。花單生或2朵生於葉腋,無柄或近於無柄;花萼筒狀,4裂,裂片邊緣具短刺毛;花冠漏斗形,長約3毫米。純白色,先端4深裂.禿淨;雄蕊4;子房2室,柱頭2淺裂呈半球狀。蒴果,扁球形,直徑2~3毫米,室背開裂,花萼宿存。種子棕黃色,極細小。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邊、溪畔草叢中。分布雲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等地。 性狀乾燥全草,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條,粗約2~4毫米,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而捲曲,質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1~2毫米。花腋生。氣微,味淡。主產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全草中分出卅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齊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對香豆酸等。

藥理作用

①抗腫瘤作用

在體外(相當生藥6克/毫升)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制作用(美藍試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測定,對前二者的抑制作用亦較強。曾用浸膏於小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的實驗性治療,皆無明顯抗癌作用;0.5~1克生藥/毫升在體外對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美藍試管法),但作者認為此屬非特殊性的。

②抗菌、消炎作用

體外抗菌作用並不顯着,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桿菌有微弱作用。觀察煎液對正常和人工闌尾炎兔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白細胞在體內外吞噬活力的影響,認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和增強吞噬細胞活力等因素所致。

性味苦甘,寒。

  • ①《"西中藥志》:"味苦甘,性溫,無毒。"
  • ②《閩南民間草藥》:"苦,平,無毒。"
  • ③《泉州本草》:"甘微酸,性寒。"
  • ④《廣東中藥》Ⅱ:"辛澀,寒,無毒。"

歸經《廣西中藥志》:"入心、肝、脾三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黃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腫瘤。亦可用於消化道癌症。

* ①《潮州志·物產志》:"莖葉榨汁飲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 ②《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 ③《閩南民間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④《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癧。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 ⑤《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注意《廣西中藥志》:"孕婦慎用。"

複方

* ①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 ②治黃疸:白花蛇舌草一至二兩。取汁和蜂蜜服。(廈門)

* ③治急性闌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兩,羊蹄草一至二兩,兩面針根三錢。水煎服。(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 ④治小兒驚熱,不能入睡:鮮蛇舌癀打汁一湯匙服。(《閩南民間草藥》)

* ⑤治瘡腫熱痛:鮮蛇舌癀洗淨,搗爛敷之,干即更換。(《閩南民間草藥》)

* ⑥治毒蛇咬傷:鮮白花蛇舌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或水煎服,渣敷傷口。(《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 ①治療小兒肺炎

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劑,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含4克生藥的有效成分),嬰兒減半,每日2次,療程5~7日。治療112例,痊癒52例,近愈25例,好轉17例,無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

* ②治療闌尾炎

取鮮白花蛇舌草1兩(干品5錢),水煎服,每日2次。小兒酌減。症狀較重者可增至2~3兩。個別腹脹嚴重者加用水針或新針治療,中毒症狀較重者兼用補液並禁食。治療19例均愈,其中急性闌尾炎12例和闌尾膿腫3例,服藥8~9天,平均於1.9天和3.3天退熱。3.2天和6天症狀體徵消失。1例治癒4個月後復發,仍以同樣方法治癒。有報告用鮮全草4兩(干品1~2兩),每日1~2劑煎服;或製成100%的針劑行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重症6小時1次。治療各種類型闌尾炎(包括急性、亞急性及闌尾穿孔並發腹膜炎)50餘例,一般服藥2~3天臨床症狀消失,1周痊癒出院。其中以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最好。煎劑療效優於針劑。又有報告以煎劑內服治療急慢性闌尾炎30例,對單純性、症狀較輕、發病1~2天入院的單用白花蛇舌草;對症狀較重,有明顯全身和局部症狀者,配用海金砂、野菊花全草或桉葉。除2例慢性闌尾炎重新入院行手術治療外,均獲痊癒。平均住院4.2天。

* ③治療輸精管結紮術後副睾鬱積症

在常用的精索封閉及中西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每日1兩煎服,一般3~4周為一療程,最長者服10周以上),可提高療效;特別對單純性副睾鬱積症效果更為明顯。初步觀察19例,均曾經多種治療,如精索封閉、理療、糜蛋白酶肌注、止痛劑、新針、中藥及抗菌素、激素等,其中6例曾做過輸精管吻合術,1例曾作一側副睾切除,2例曾作過痛性結節切除,效果都不理想。經加用白花蛇舌草後,10例單純性鬱積症中有3例主要症狀基本消失,副睾變軟,觸痛減輕或消失;7例症狀好轉,副睾觸痛減輕;9例合併有精索、副睾炎症者,其中6例好轉,3例無效。認為白花蛇舌草有抑制生精作用,能減輕副睾鬱積,又能消除炎症,故能收到治療效果。但對精索粘連及副睾有肉芽腫形成等病例,則療效不佳。

* ④治療毒蛇咬傷

取本品5錢,以白酒半斤煮沸3~5分鐘,去渣,以2/3口服(1日分2~3次服完),1/3外敷傷口。敷藥時先吸出傷口毒血,清洗消毒後用消毒棉墊覆蓋包紮,然後將藥酒澆濕敷料(以保持濕潤為度)。若不能飲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後再加入適量白酒,但一般仍以白酒煮為佳。對水腫頑固不退,病情嚴重及傷口感染者,適當加用其它中草藥及抗菌素;對於輕型戒中型病例,單用本法治療即可。據19例觀察,一般用藥3~6劑即獲痊癒。

* ⑤治療盆腔炎、附件炎

用白花蛇舌草1.5兩,配以入地金牛(兩面針)3錢,或再加穿破石(萇芝)3錢,水煎服,每日1劑。77例患者治療後,4例無效,余均痊癒。

此外,曾試用100%白花蛇舌草針劑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3次,治療子宮頸癌,胃癌、肝癌各1例,症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曾用白花蛇舌草、茵陳、金錢草各1兩製成"利膽合劑",治療膽石症等膽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黃疸、發熱等症狀平均2.2天獲得緩解;3例膽總管造瘺術後的患者,服藥後膽汁量成倍增加,膽汁沉渣排出很多,黃疸指數逐漸下降,提示"利膽合劑"具有明顯的利膽與排石作用。

備註在福建、廣西地區,尚有以同屬植物水線草(參見"水線草"條),纖花耳草(參見"蝦子草"條)及松葉耳草(參見"鷯哥舌"條)等作白花蛇舌草使用者。

同屬植物傘房花耳草H.corymbosa (L.)Lam 、纖花耳草H.tenelli flora B1.亦作白花蛇舌草用。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白花蛇舌草

  • 拼音Bái Huā Shé Shé Cǎo
  • 英文名Spreading Hedyotis Herb, Herb of Spreading Hedyotis
  • 別名蛇舌草、矮腳白花蛇利草、蛇舌癀、目目生珠草、節節結蕊草、鷯哥利、千打捶、羊須草、蛇總管、鶴舌草、細葉柳子、甲猛草、蛇針草、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珠仔草、定經草、小葉鍋巴草、南地珠、散草、竹葉草、奶沙爾、鐵沙爾
  •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志》
  •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dyotis diffusa Willd. [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
  •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一生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細長,分枝,白以。莖略帶方形或扁圓柱形,光滑無毛,從基部發出多分枝。葉對生;無柄;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3.5cm,寬1-3mm,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有時稍粗糙,側脈不明顯;托葉膜質,基部合生成鞘狀,長1-2mm,先端芒尖。花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常具短而咯粗的花梗,稀無梗;萼簡球形,4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5-2mm,邊緣具睫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長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狀長圓形,長約2mm,禿淨;雄蕊4,着生於冠簡喉部,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扁,花葯卵形,背着,2室,縱裂;子房下位,2室。柱頭2淺裂呈半球形。蒴果扁球形,直徑2-2.5mm,室背開裂,花萼宿存。種子棕黃色,細小,且3個稜角。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潮濕的田邊、溝邊、路旁和草地。
  • 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東南至西南部各地。
  •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乾旱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生長較好。
  •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南方3-4月,北方5月播種,撒播或寬擾條播播幅10-12cm,淺蓋土,保持土壤濕潤。
  • 田間管理 出苗後鬆土、除草、間苗、施追肥1-2次。

性狀性狀鑑別:全體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主根細長,粗約2mm,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捲曲,質脆,易折斷,中心髓部白色。葉多皺縮,破碎,易脫落;托葉長1-2mm。花、果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花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葫果扁球形,直徑2-2.5mm,室背開裂,宿萼頂端4裂,邊緣具短刺毛。氣微,味淡。

顯微鑑別: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類方形或卵圓形,常有單個細胞向外突起,形成非腺毛,外被角質層。皮層窄,細胞呈類圓形;內皮層細胞1列。韌皮部較窄。木質部導管2-7個相連成單個徑向排列成行;木纖維壁較厚,木化化;射線窄,常1-2列細胞,壁薄,木化。髓部寬廣,細胞較大,內含澱粉粒,髓部通常中空。皮層及髓部薄壁細胞中偶見草酸鈣針晶。

粉末特徵:灰黃色。①葉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氣孔千軸式,長圓形。②莖表皮細胞長條形,有氣孔。③導管主為環紋或螺紋,直徑15-30μm。④草酸鈣簇晶存在於葉肉組織中,直徑1y-15μm。⑤草酸鈣針晶多見,成束或散在,長75-135μm。③澱粉粒眾多,單粒類圓形,復粒由2-3分粒組成。

化學成分:全草含車葉草甙( asperuloside),車葉草甙酸(asperulosidic acid),去乙酸基車葉草甙酸(deacetylasperulosidicacid),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雞屎藤次甙(scandoside),雞屎藤次甙甲酯(scandodide methyl ester), 6-O-對-羥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p-hydroxycinnamoyl scandoside methylester),6-O-對-甲氧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P-methO-xycinnaml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6-O-阿魏酰雞屎藤次甙甲酯( 6-O-ferul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2-甲基-3-羥基蒽醌( 2-methyL-3-hvdr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甲氧基蒽醌( 2-methyl-3-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羥基-4-甲氧基蒽醌(2-methyl-3-hvdroxy-4-methoxyanthraquinone)等[1-3],以及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4],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豆甾醇(stigmasterol),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對-香豆酸( p-coumaricacid)等[5,6]。

藥理作用

* 1.抗腫瘤作用:在體外(相當生藥6g/ml)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制作用(美藍試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測定,對前二者的抑制作用亦較強。曾用浸膏於小鼠S一180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的實驗性治療,皆無明顯抗癌作用;0.5-1g生藥/ml在體外對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美藍試管法),但作者認為此屬非特殊性的。

* 2.抗菌消炎作用:體外抗菌作用並不顯着,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桿菌有微弱作用。觀察煎液對正常和人工闡尾炎兔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白細胞在體內外吞噬後力的影響,認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和增強吞噬細胞活力等因素所致。

2.1.抗菌:煎劑用試管稀釋法,1:4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1:2對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具抑制作用。

2.2.抗炎免疫:煎劑4g/kg1日內灌服4次,對正常兔及人工狹窄闌尾所致的實驗性闌尾炎兔均有刺激網狀內皮糸統增生,增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並使嗜銀物質傾向緻密化,增強機體的防禦能力而達到抗炎的作用。煎劑300mg/只灌胃對初次免疫小鼠脾臟抗原結合細胞有抑制增生作用。水提物2mg/只腹腔注射,對小鼠可增強異型小鼠脾細胞誘導的遲髮型超敏反應;100mg/kg腹腔注射,可增加小鼠脾抗體分泌細胞數(PFC);30-240μg/ml可增強小鼠脾細胞對絲裂原ConA及LPS對小鼠脾細胞的增殖反應;30μg/ml可增強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對MX-87靶細胞的殺傷率。

毒性浸膏半數致死量,小鼠腹腔注射為104g生藥/kg。

鑑別理化鑑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1g,已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30min,趁熱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ml,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苯-醋酸乙酯-冰醋酸(20:41:1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碘缸中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性味苦甘;寒;無毒
  • 歸經心;肝;脾;大腸經
  •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癌腫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或搗汁。外用:搗敷。
  • 注意《廣西中藥志》:孕婦慎用。

[3]

各家論述

* 1.《潮州志·物產志》:莖葉榨汁次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 2.《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 3.《閩南民間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4.《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癧。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 5.《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

摘錄《中華本草》

白花蛇舌草的作用與偏方

民間有很多的偏方都是利用白花蛇舌草來達到效果的,比如說治療胃炎、肝炎、痤瘡等等,這些治療的偏方裡面都是少不了白花蛇舌草的哦,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

治療胃炎

白花蛇舌草5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300毫升,煮沸後煎30分鐘即可,每劑煎兩次,分3次飯前服,20天為1療程。治療淺表性胃炎效果較好。

治療肝炎

白花蛇舌草、丹參、板藍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白花蛇舌草、金錢草、益母草,加水濃煎去渣取汁服用,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療效滿意。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丹參、黨參水煎服,以餐後服藥為宜,每連服幾劑後停藥2-3天,再續服,並適當加減,對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也佳。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各方藥劑量及服法要嚴格遵從醫囑。

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

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紅糖10克,長期服用有良好效果。

治療痤瘡

白花蛇舌草20-30克,麥冬、生地各15-20克,玄參10-15克,每日1劑,水煎兩次,共500毫升,分兩次服,藥渣可加水1000~2000毫升煎液,待溫後洗患處,每日3~4次。治療期間忌用化妝品及其他藥物。

治療頑固性外陰濕疹

白花蛇舌草、蒼朮、土茯苓各30克,艾葉20克(後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鐘,用文火煎煮20分鐘,濾液待溫度適宜坐浴熏洗外陰10-15分鐘,每晚1次,15次為1療程,治療1-2個療程。

白花蛇舌草泡水喝的功效

第一:抗腫瘤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白花蛇舌草泡水的功效有很多,特別是抗腫瘤的作用特別的好,特別是第粒細胞型以及單核細胞型等效果都很好。

白花蛇蛇果的藥理以及藥性都特別好,不僅能夠抗腫瘤,同時還可以起到中藥養生的功效,有效增強身體免疫力。

第二:抗菌消炎

白花蛇舌草進入身體之後還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有效的刺激體內網狀內皮系統進行增生,同時還可以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不過,如果將百花蛇舌草在體外使用,那麼抗菌的效果並沒有那麼強,僅僅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輕微的抑制效果。

第三:治療一切腸胃疾病

將白花蛇舌草榨汁服用,能夠治療盲腸炎。除此之外,服用白花蛇蛇果對於一切腸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第四: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白花蛇舌草泡水的功效還包括了清熱解毒以及消炎止痛,特別是對於癰疽、瘰癧、瘡瘍等的功效最好。

第五:治療蛇毒

如果被毒蛇咬傷了,那麼應該及時的取出白花蛇舌草和白酒一起放入鍋中煮五分鐘,過濾之後大半口服,剩下的塗抹在患處。每天服用兩三次就可以了,不過在敷藥的時候應該吸出有毒的血液,清洗消毒之後在進行包紮。

如果患者不能夠喝酒,也可以將白花蛇舌草用清水熬煮,水開之後加入少量的白酒就可以了。不過,治療蛇毒最好還是要能夠用白酒熬煮最好。

第六:治療小兒肺炎

如果孩子出現了小兒肺炎的情況,也可以使用白花蛇舌草來之治療疾病。如果是嬰兒服用,那麼用量應該減半,這樣對身體才最好。

第七:治療闌尾炎

將新鮮的白花蛇舌草用水煎煮,建議每天服用兩次,可以很好的治療闌尾炎,如果是症狀比較嚴重也可以適量增加用量。如果是腹脹特別嚴重,也可以用水針進行治療。白花蛇舌草能夠治療各種類型的闌尾炎,其中包括急性闌尾炎以及闌尾穿孔等疾病。 [4] 結語:其實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出現胃炎,胃不好已經非常普遍了,並且長出痤瘡也是經常的事情,因為現在大部分的人生活習慣非常差,所以這個時候您可以利用白花蛇舌草來調理一下,可以直接用白花蛇舌草泡水喝,每天來一杯,身體更健康的哦。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白花蛇舌草 (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白花蛇舌草」


相關視頻

「白花蛇舌草」還是「水線草」


相關視頻

中草藥「白花蛇舌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