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瑞香花 (中藥))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瑞香花 (中藥))

目錄

瑞香花 (中藥)

瑞香花,中藥名。為瑞香科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的花。原產我國,現多栽培於庭園。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於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風濕痛,乳癰,乳房腫硬,風濕疼痛。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瑞香花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桃金娘目
  • 科 :瑞香科
  • 屬 :瑞香屬
  • 種 :瑞香
  • 採收時間:冬末春初
  • 用 量:內服:煎湯,3-6g
  • 分布區域:遍及全國

入藥部位

  • 性味:味甘、辛,性平。
  • 歸經:歸肺、肝、胃經。
  • 功效:活血止痛,解毒散結。

主治

用於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風濕痛,乳癰,乳房腫硬,風濕疼痛。

相關配伍

  • 1、治咽喉腫痛:鮮白瑞香花及根12g。放碗中搗爛,加開水擂汁服。
  • 2、治齒痛:白瑞香花或根皮6g。水煎,打入雞蛋2個(去殼整煮),俟蛋熟,食蛋及湯。或用鮮瑞香花杵爛,含痛處。
  • 3、治乳岩初起:鮮瑞香花搗爛,加少許雞蛋白同搗勻敷,每日換1次。(1-3方出自《江西民間草藥》)
  • 4、治風濕痛:瑞香花6g,桂枝9g。水煎服。並用瑞香樹皮及葉120-240g,煎水洗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 5、治眼痛:野夢花30g。煎水服,並熏洗患處。(《貴州草藥》)
  • 6、治吹乳:瑞香花二十朵,如無,用葉二十一片,同陳灶糖搗敷。(《瘍醫大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使用注意

有麻醉性,內服宜慎。

採集加工

冬末春初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瑞祥又名睡香、蓬萊紫、風流樹、露甲。常綠灌木,高約2m。枝細長,淡褐色,光滑無毛。葉互生;橢圓狀長圓形,長5-8cm,寬1.5-2cm,全緣,先端鈍或短尖,基部近楔形,上面深綠,下面淡綠,均平滑無毛。花富有香氣,白色或淡紅色,無毛,長約1.2cm,成頭狀花序,生於枝端;苞片6-10,披針形,宿存;萼筒外部具柔毛,4裂,長約8mm;無花冠;雄蕊8;雌蕊1,子房光滑。果實為漿果狀,圓球形,紅色。花期3-5月。

生長環境

原產我國,現多栽培於庭園。

藥材性狀

花黃褐色,為頂生頭狀花序,無總花梗,基部具數枚早落苞片;花被筒狀,外側被灰黃色絹狀毛,裂片4,卵形,花盤環狀,邊緣波狀,外被淡黃色短柔毛。氣微,味甘、咸。

藥理作用

  • 1、降低血液凝固性;
  • 2、促進體內尿酸排泄。

[1]

相關論述

  • 1、《藥性考》:「清利頭目,齒痛宜含。」
  • 2、《綱目拾遺》:「稀痘,治乳岩初起。」
  • 3、《全國中草藥匯編》:「味辛、甘,性溫。」
  • 4、《花鏡》:「瑞香一名蓬萊花。有紫、白、紅三色。本不甚高,而枝幹及婆娑,隔年發蕊,蓓蕾於葉頂,立春後即開花。紫如丁香者,其香更濃。葉邊有黃暈者,名金邊瑞香。又有似楊梅葉者,或球子者,攣枝者。其性喜陰耐寒,然又惡濕。」
  • 5、《群芳譜》:「瑞香,高者三四尺許,枝幹婆娑,柔條厚葉,四時長青,葉深綠色,有楊梅葉、枇杷葉、荷葉攀枝,冬春之交,開花成簇,長三四分,如丁香狀,共數種,有黃花、紫花、白花、粉紅花、三色花、梅子花、串子花,皆有香,惟攣枝花紫者香更烈,枇杷葉者結予。其始生於廬山,宋時人家種之始著。名攣枝者,其枝攣曲,如斷折之狀,其根綿軟,而香葉光潤。似橘葉邊有黃色者,名金邊瑞香,枝頭甚繁,體干柔韌,性畏寒,冬月須收暖室或窖內,夏月置之陰處,勿見日,此花名麝囊,能損花,宜另種。」

瑞香花的功效與作用

*【加工採集】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花。

*【藥理作用】白瑞香甙給家兔口服30~50毫克/公斤時,可降低血液凝固性,作用最強在第2~3天,並持續1~3天。時間延長,血液對肝素的耐受性降低,第Ⅱ、Ⅶ、Ⅹ因子活性下降。血塊彈力圖上也顯示反應時間(τ)及血塊形成(k)的延長。此種作用可被維生素K所拮抗。

白瑞香甙還能促進體內尿酸之排泄。同屬植物紫歐瑞香的樹皮,特別是新鮮樹皮(名白瑞香皮)含白瑞香脂,為強烈的發泡劑,內服可引起嘔吐、血便等,吸收中毒可引起體溫升高、興奮、脈速、呼吸困難,最後死於虛脫。 [2]【功能主治】治咽喉腫痛,齒痛,風濕痛。

  • ①《藥性考》:"清利頭目,齒痛宜含。"
  • ②《綱目拾遺》:"稀痘,治乳岩初起。"
  • 【性味】江西《草藥手冊》:"味甘咸。"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 【宜忌】江西《草藥手冊》:"本品有麻醉性,內服宜慎。"
  • 【歸經】肺;胃;肝經
  • 【植物形態】瑞香(《綱目》),又名:睡香(《清異錄》),蓬萊紫、風流樹、露甲(《群芳譜》),白瑞香(《廣東新語》),千里香、瑞蘭、雪花皮、山棉皮。

常綠灌木,高約2米。枝細長,光滑無毛。葉互生;橢圓狀長圓形,長5~8厘米,寬1.5~2厘米,全緣,先端鈍或短尖,基部近楔形,上面深綠,下面淡綠,均平滑無毛。花富有香氣,白色或淡紅色,長約1.2厘米,成頭狀花序,生於枝端;苞片6~10,披針形;萼筒外部具柔毛,4裂,長約8毫米;無花冠;雄蕊8;雌蕊1,子房光滑。果實為漿呆狀,圓球形,紅色。花期3~5月。 多栽培於庭園。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瑞香根)、葉(瑞香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臨床應用】治療坐骨神經痛

采新鮮雪凍花烘乾研粉,裝入膠囊,每粒0.4克;另用碘化鉀,亦裝入膠囊,每粒0.6克(臨服時裝入)。服法:雪凍花膠囊2粒、碘化鉀膠囊3粒為1劑,分3次服完。即第1晚服雪凍花膠囊1粒,第2晚服碘化鉀膠囊2粒,第3晚服雪凍花、碘化鉀膠囊各1粒。連服2劑為一療程。若服一療程無效者即停藥;病程長者可服二療程。治療93例,痊癒21例,好轉44例,無效28例。部分患者服藥後有頭暈、口苦、胃部不適等反應,約經2~4小時能自行消失。

花葉都很好看的瑞香花,為啥很少人將它養成盆栽?

瑞香在我國長江以南都是很好栽培的,可以直接種在院子裡,很少人將它養成盆栽,就是因為根系長太長了,盆栽養不好,即便養活,也很難長几年。現在金邊瑞香最受歡迎的品種,它具有清新的香味美麗的顏色優雅的形態別具韻味的觀賞性,被譽為花中祥瑞,所以才取名瑞香花。

瑞香花其實有很多品種,只是現在最受歡迎的是金邊瑞香。瑞香花的花朵非常小巧,但小巧的花朵卻組合成一個個花球,花球都聚攏在枝條頂部,形成一個個大花球,花色通常是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或黃色的,通常是粉紫色的花托搭配白色的花瓣,顯得格外清新,葉片通常是翠綠色的,而金邊瑞香的葉子則是帶有金邊的,非常好看。

瑞香花種在院子裡,花開後如果授粉成功,還能孕育一些深紅色的果實,很容易吸引鳥類,瑞香花是一種常綠的觀賞灌木,它的耐寒能力並不是太強,所以只能在長江以南的地區,想要在北方一些溫度在零下10度以下的地方栽種就比較困難了,冬天的養護溫度保持在零度以上最好,如果是在零下10度以下,一定要預先在土面上鋪上一些覆蓋物,要鋪上一些較厚的覆土,這樣可以保證根莖不被凍傷,瑞香花本身就是一種比較矮小的灌木,生長比較緩慢,植株並不會很高大,根會長得特別長,沒有多少人會將它養成觀賞盆栽。

瑞香花雖然花朵葉子都很清新,還帶有清新的香味,但最好要養在遠離兒童寵物的地方,避免誤食。

金邊瑞香可以養很多年,種在地里之後就不要再移栽了,否則會影響生長。

瑞香花一般都養在半陰處,因為它害怕過度暴曬或長時間的陽光直射,養護的位置每天有4~6小時左右的光照就可以了,陽光不用太多,但也不要過度遮陰,在寒冷的地方就要多給陽光,最好是給早上或傍晚的直射光,在熱帶地區想要養好瑞香花,那就只能養在半陰處,中午和下午要遮蔭養護。 [3] 瑞香花要種在一個排水良好的位置,選擇一些疏鬆肥沃的土壤栽培,需要在院子裡挖一個較大的洞,然後多添加一些新的有機土,最好是泥炭土、堆肥土和腐殖土,泥炭土的比例不要超過1/4,多添加一些沙質土,為了促進根部長得更好一些。

瑞香花是比較害怕積水或土壤潮濕的,當然並不意味着瑞香花有較強的耐乾旱能力,在生長季節都需要保持盆土微濕潤,每次澆水都要完全澆透,不要澆一點點水,另外在寒冷的時候,給瑞香花添加一些覆土是非常有必要的。

養瑞香花期間並不需要修剪,只需要將一些過度徒長,或是一些枯枝敗葉剪掉就可以了。因為瑞香花的花朵並不是開在新的枝條上的,而是開在去年的老枝上,如果把枝條修剪了,第二年就無法開花,在花開後可以將枝條剪短一點點,但不要修剪過多,瑞香花養護期間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修剪,否則會導致植株枯萎。

平常我們養瑞香花的時候,也不需要經常給肥,它對肥料的需求不多,一般是在春暖之後一直到夏初的時候給一兩次肥料就足夠了,一般是給普通的有機肥,或者是一些促進開花的肥料,不要給太多的農肥,或者給太多的氮肥。

如果是想要繁殖瑞香花,就在夏初的時候選擇一些軟木質的枝條進行扦插繁殖,可以選擇頂部的枝條,枝條扦插的時候每一段有12~15厘米長,將底部的葉子去掉,枝條底部切口處先抹上一些生根粉再扦插到土壤中,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維持一定的空氣濕度,大概3~4周後就可以生根。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瑞香花 (中药))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金邊瑞香花開爆盆


相關視頻

瑞香花給它幾剪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