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牛至 (唇形科植物) )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牛至 (唇形科植物) )

目錄

牛至 (唇形科植物)

牛至(學名:Origanum vulgare L.)是唇形科,牛至屬多年生半灌木或草本植物,芳香;根莖斜生,木質。莖高可達60厘米,四稜形,近基部常無葉。葉具柄,背面近圓形,被柔毛,葉片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先端鈍或稍鈍,上面亮綠色,常帶紫暈,下面淡綠色,苞葉大多無柄,花序呈傘房狀圓錐花序,多花密集,小穗狀花序組成;苞片銳尖,綠色或帶紫暈,花萼鍾狀,花冠紫紅、淡紅至白色,管狀鐘形,兩性花冠,冠檐明顯二唇形,花絲絲狀,扁平,無毛,花葯卵圓形,花柱略超出雄蕊,裂片鑽形。小堅果卵圓形,7-9月開花,10-12月結果。

該種全草入藥,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皮膚搔癢及水腫等症,其散寒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牛至
  • 拉丁學名:Origanum vulgare L.
  • 別 稱:奧勒岡草、俄力岡葉、披薩草、蘑菇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管狀花目
  • 科 :唇形科
  • 亞 科:野芝麻亞科
  • 族 :塔花族
  • 屬 :牛至屬
  • 種 :牛至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莖斜生,其節上具纖細的鬚根,多少木質。莖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帶紫色,四稜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數,從根莖發出,中上部各節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節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無葉。

葉具柄,柄長2-7毫米,腹面具槽,背面近圓形,被柔毛,葉片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1-4厘米,寬0.4-1.5厘米,先端鈍或稍鈍,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或微心形,全緣或有遠離的小鋸齒,上面亮綠色,常帶紫暈,具不明顯的柔毛及凹陷的腺點,下面淡綠色,明顯被柔毛及凹陷的腺點,側脈3-5對,與中脈在上面不顯著,下面多少突出;苞葉大多無柄,常帶紫色。 [2] 花序呈傘房狀圓錐花序,開張,多花密集,由多數長圓狀在果時多少伸長的小穗狀花序所組成;苞片長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銳尖,綠色或帶紫暈,長約5毫米,具平行脈,全緣。花萼鍾狀,連齒長3毫米,外面被小硬毛或近無毛,內面在喉部有白色柔毛環,13脈,多少顯著,萼齒5,三角形,等大,長0.5毫米。花冠紫紅、淡紅至白色,管狀鐘形,長7毫米,兩性花冠筒長5毫米,顯著超出花萼,而雌性花冠筒短於花萼,長約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疏短柔毛,冠檐明顯二唇形,上唇直立,卵圓形,長1.5毫米,先端2淺裂,下唇開張,長2毫米,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較小,均長圓狀卵圓形。雄蕊4,在兩性花中,後對短於上唇,前對略伸出花冠,在雌性花中,前後對近相等,內藏,花絲絲狀,扁平,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兩性花由三角狀楔形的藥隔分隔,室叉開,而雌性花中藥隔退化雄蕊的藥室近於平行。花盤平頂。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

小堅果卵圓形,長約0.6毫米,先端圓,基部驟狹,微具稜,褐色,無毛。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該種差異編輯牛至為一多型種,在歐洲不少作者常分成許多亞種及變種。就中國各地所產而言,變化亦相當大,新疆所產的葉較大,花序密集,小苞片倒卵形至近卵形,甘肅所產的小苞片極寬大,果時近於圓形,深紅色,福建所產的花萼近於無毛,湖南部分標本花序明顯呈角柱形,台灣與大陸上述以外的地區所產的小苞片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圓形以及花萼多毛這兩點上是一致的,但常發現有雌花兩性花異株現象。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以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鹼土、沙土不宜栽培。

繁殖方法

直播法於春季3月播種,將種子與細沙混合後,按行株距25×20厘米開穴播種。條播按行株距25厘米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整地下種後再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施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

栽培技術

苗出齊後及時間苗,中耕除草,排灌施肥,並在植物表面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禾苗茁壯成長。並適時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杆莖粗壯、植株茂盛。生長期間每年中耕除草2-3次,並結合追施人糞尿2-3次。

病蟲防治

苗的病害有根腐病、菌核病,蟲害有地老虎等,栽培過程要注意防治。在收割後根部經過4-7天傷流期,愈傷組織形成期20天左右,便開始新芽分化,形成多枝的株叢。傷流期至新芽分化不宜澆水,以防爛根。同時,要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

主要價值

藥用

*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

*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 【功能主治】解表;理氣;清暑;利濕。主感冒發熱;中暑;胸膈脹滿;腹痛吐瀉痢疾;黃疸;水腫;帶下;小兒疽積;麻疹;皮膚瘙癢;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大劑量用至15-30克;或泡茶。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全草入藥,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皮膚搔癢及水腫等症,其散寒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作香薷收購及使用。

經濟

全草又可提芳香油,鮮莖葉含油0.07-0.2%,干莖葉含油0.15-4%,油的比重(15℃)0.868-0.910,旋光度(20℃)-20°-70°,含醇量(以香草醇計)2-3%,含酚量(以麝香草酚計)約含7%,除供調配香精外,亦用作酒麴配料。此外它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1]

物種名稱

相傳自中世紀的歐洲以來,牛至的特殊香味就深深吸引很多人,不但將其作成香袋隨身攜帶,在料理及花茶的領域裡也占有一席之地。牛至的英名為Oregano,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北非及西亞,是唇形花科奧勒岡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於在意大利披薩中常用到牛至調味,所以又被稱為披薩草、另外還有奧勒岡、俄力岡等別名。

牛至香薷(滇南本草),白花、香茹草、琦香(雲南昆明),乳香草、香茹、香薷、滿山香(雲南曲靖),蘇子草、香薷、香茹、玉蘭至、羅羅香、山薄荷、滿天星(雲南),滿坡香(貴州劍河、梵淨山),土香薷(貴州貴陽、銅仁),地藿香(貴州甕安),小田草(貴州),土香薷、香爐草、香茹草、接骨草(四川),白花菌陳、、糯米條(江西),野荊芥、隨經草(江蘇),土菌陳(福建),野薄荷、五香草、署草(陝西),小葉薄荷(植物名實圖考)

牛至 (中藥)

牛至,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全草。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西藏等地。具有解表,理氣,清暑,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中暑,胸膈脹滿,腹痛吐瀉,痢疾,黃疸,水腫,帶下,小兒疳積,麻疹,皮膚瘙癢,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牛至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管狀花目
  • 科 :唇形科
  • 屬 :牛至屬
  • 種 :牛至
  • 採收時間:7-8月開花前割起地上部分

* 入藥部位:全草。

*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 功效:解表,理氣,清暑,利濕。

* 主治:用於感冒發熱,中暑,胸膈脹滿,腹痛吐瀉,痢疾,黃疸,水腫,帶下,小兒疳積,麻疹,皮膚瘙癢,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 1、治傷風發熱、嘔吐:滿坡香9g,紫蘇、枇杷葉各6g,燈心草3g。煎水服,每日3次。(《貴州民間藥物》)

* 2、解熱:牛至適量。泡茶喝。(《新疆中草藥手冊》)

* 3、治白帶:五香草、硫黃各9g。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 4、治皮膚濕熱瘙癢:滿坡香(鮮草)250g。煎水洗。(《貴州民間藥物》)

* 5、治多發性膿腫:牛至、南蛇藤各30g。水酒各半,燉豆腐服。(《福建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大劑量用至15-30g;或泡茶。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表虛汗多者禁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7-8月開花前割起地上部分,或將全草連根拔起,抖淨泥沙,鮮用或扎把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稍潤,切段斷,晾乾,篩去灰屑。

鑑別

一、藥材性狀

全草長23-50cm。根較細小,略彎曲,直徑2-4mm,表面灰棕色;質略韌,斷面黃白色。莖呈方柱形,紫棕色至淡棕色,密被細毛,節明顯,節間長2-5cm。葉對生,多皺褶或脫落,暗綠色或黃綠色,完整者展開後呈卵圓形或寬卵形,長1.5-3cm,寬0.7-1.7cm,先端鈍,基部圓形,全緣兩面均有棕黑色腺點及細毛。聚傘花序頂生;苞片倒長卵形,黃綠色或黃褐色,有的先端帶紫色;花萼鍾狀,先端5裂,邊緣密生白色細柔毛。小堅果扁卵形,紅棕色。氣微香,味微苦。以葉多、氣香濃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莖、葉混合的段狀。莖方形,有分枝,紫棕色或黃棕色,被絨毛。完整葉,卵形或橢圓形,灰綠色或黃綠色,全緣,有黑色腺點,被毛。有的具花和小堅果。氣微香。 [2]

藥理作用

  • 1、抗微生物作用;
  • 2、對平滑肌的作用:解痙作用;
  • 3、提高免疫功能;

4、鎮靜作用、抗氧化作用;利尿作用。

相關論述

* 1、《滇南本草》:「味苦、辛,性溫。」

* 2、《貴州民間藥物》:「性涼,味辛。」

* 3、《陝西中草藥》:「味淡、微辛,性涼。」

* 4、《全國中草藥匯編》:「辛,溫。」

* 5、《福建藥物志》:「辛、微苦,涼。」

牛至,一種在香料配伍中效果明顯的佐料,了解它可以豐富回口香氣

在香料的應用上,身邊的很多朋友玩玩會將目光局限於中廚常用的香料,而直接將西廚的香料排除在外,覺得那些花花草草的東西,似乎和香料一道格格不入,其實嚴格來說,香草也是香料範疇中的一種,今天提及的這種香草,它是傳統意義上的西廚香料,但是它在我們的麻辣口味配方中,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這種香料稱為牛至,也有些朋友稱呼為甘牛至,也有一種俗稱較為披薩草,這種香草的味道十分的濃郁,帶類似於胡椒的辛辣味覺,回口上具有一些回甘和甜感。牛至對於很多朋友而言,它便是典型的西廚香料,十分合適用於烘烤類的烹飪,但是這種香料,其實也可以用於我們一些中餐的香料配方中。

這裡特別需要提一下,將牛至應用我們中餐的香料配伍中,這時的牛至往往以乾燥的形態居多,乾燥後的牛至在風味上並不會遜色,牛至的味道濃郁,比較合適將它用於追求味覺濃郁的配方中,例如川辣口味的麻辣火鍋,不少師傅便是將牛至加入到了麻辣火鍋底料的炒制中,將牛至用於香料的佐料位置,從而使得後香部分的香味更為多樣,提升香味的層次感。 [3] 在常用的香料中,牛至和我們常用的肉蔻、孜然都是比較搭配中,例如以孜然搭配牛至、千里香用於製作烤肉的撒料,牛至的適當加入是可以明顯的提升風味和香氣的。又像是在一些麻辣火鍋的底料香料配置中,用牛至搭配小茴香、香葉、藿香,將四種香料都用於佐料的位置上,可以讓炒制出來的火鍋底料可以更好的適用於貝殼類、蝦類的食材。在一些炒醬中,很多朋友會使用辣椒和香菇,這時若是加入些許的牛至,它可以讓提升香菇特有的香氣。

除此之外,牛至回口帶甜感的特性,用它搭配上香茅草,可以讓以辣椒、花椒為主料的配方回口的辣香更為豐富。牛至作為一種西廚常用的香料,它在中餐中的作用其實也不小,它的存在不應該被忽略。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牛至 (唇形科植物) )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牛至: 值得養一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