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梅花草 (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梅花草(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

是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2-20(-30)厘米。主要生長於海拔1580-2000米潮濕的山坡草地中,溝邊或河谷地陰濕處。

目錄

梅花草(學名:Parnassia palustris L.)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梅花草
  • 拉丁學名:Parnassia palustris L.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薔薇目
  • 亞 目:虎耳草亞目
  • 科  :虎耳草科
  • 亞 科:梅花草亞科
  • 屬  :梅花草屬
  • 組 :多枝組
  • 種 :梅花草

形態特徵編

多年生草本,高12-20(-30)厘米。根狀莖短粗,偶有稍長者,其下長出多數細長纖維狀和須狀根,其上有殘存褐色膜質鱗片。

基生葉3至多數,具柄;葉片卵形至長卵形,偶有三角狀卵形,長1.5-3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圓鈍或漸尖,常帶短頭頭,基部近心形,邊全緣,薄而微向外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常被紫色長圓形斑點,脈近基部5-7條,呈弧形,下面更明顯;葉柄長3-6(-8)厘米,兩側有窄翼,具長條形紫色斑點;托葉膜質,大部貼生於葉柄,邊有褐色流蘇狀毛,早落。

莖2-4條,通常近中部具1莖生葉,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其基部常有鐵鏽色的附屬物,無柄半抱莖。

花單生於莖頂,直徑2.2-3(-3.5)厘米;萼片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鈍,全緣,具7-9條脈,密被紫褐色小斑點;花瓣白色,寬卵形或倒卵形,長1-1.5(-1.8)厘米,寬7-10(-13)毫米,先端圓鈍或短漸尖,基部有寬而短爪,全緣,有顯著自基部發出7-13條脈,常有紫色斑點;雄蕊5,花絲扁平,長短不等,長者達7毫米,短者則2.5毫米,向基部逐漸加寬,花葯橢圓形,長約3毫米;退化雄蕊5,長可達1米,呈分枝狀,有明顯主幹,干長約2.5毫米,分枝長短不等,中間長者比主幹長3-4倍,兩側者則短,通常(7-)9-11(-13)枝,每枝頂端有球形腺體;子房上位,卵球形,花柱極短,柱頭4裂。

蒴果卵球形,干後有紫褐色斑點,呈4瓣開裂;種子多數,長圓形,褐色,有光澤。花期7-9月,果期10月。 [1]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新疆(托里、拜城、清河和福海)。歐洲、亞洲溫帶和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全國中草藥匯編》:梅花草

拼音注音:Méi Huā Cǎo

來源:虎耳科梅花草屬植物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 L.的全草。秋季採集全草,曬乾。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用於細菌性痢疾咽喉腫痛百日咳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1~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梅花草

拼音注音:Méi Huā Cǎo

出處:《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梅花草的全草。夏季開花時採收,陰乾。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邊、山溝、隰草地。分布東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50厘米。基生葉叢生,卵圓形至心形,長1~3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緣,葉柄長;花莖中部生葉1片,無柄,基部抱莖,形與基生葉同。花單一,頂生,白色至淡黃色,直徑2~3.5厘米,形似梅花;萼片5,長橢圓形;花瓣5,卵狀圓形;雄蕊5,退化雄蕊中上部絲裂,裂瓣先端有頭狀腺體;花柱短,先端4裂。蒴果卵圓形,上部4裂。種子多數。

化學成分:全草含山柰酚、芸香甙、金絲桃甙。莖尚含槲皮素的葡萄糖甙。根含生物鹼0.085~0.09%。 [2]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黃疸型肝炎脈管炎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為散。

複方

治黃疸型肝炎:梅花草五錢,小白蒿、秦艽、黃柏、紅花各二錢,五靈脂、廣木香各一錢。共研細末。每服一錢至一錢五分,每日三次,白糖水送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梅花草 (虎耳草科、梅花草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發現一株梅花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