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樹澗鎮位於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西北部,東與河街鄉、常村張鄉相鄰,南與榆林鄉相鄰,西與項城縣滎陽鎮、禹州市范坡鎮相鄰,北與靈井相鄰,屬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面積82.77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底,戶籍人口為67358人。

明清至民國元年(1912年),分別為龍曲寶、土城寶、靈景寶、蜀建寶。1958年,蜀建公社成立。1962年,蜀建區恢復。1965年更名為蜀建公社。1984年,公社改為鄉鎮。截至2020年6月,樹澗鎮轄2個社區37個行政村。

2018年,樹澗鎮有工業企業115家,其中規模以上12家,經營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性商店或超市40家。[1]

目錄

歷史沿革

明、清至民國元年(1912年),時期分屬龍曲保、土城保、靈井保、椹澗保。

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屬椹澗鎮、穎秀鄉、泉店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分屬椹澗鎮、靈井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屬許西縣椹澗區,同年12月許西縣廢,復屬許昌縣,為第八區(椹澗區),下設椹澗、金廟、軍張、水牛呂、前宋、大路宋、楊堂、柳樹王、黃廟、常莊、長店共11個鄉。

1958年,設立椹澗公社。

1962年,恢復椹澗區。

1965年,復稱椹澗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椹澗鄉轄南頭、孫莊、北頭、朝陽寺、王信莊、方莊、錢廟、閆莊、水牛呂、程莊、崗楊、廟張、瓦屋劉、前宋、水潮店、菜園、鐵張、長店、西耿、寧莊、坡張、楊廟、門劉、鄧辛莊、楊莊、時莊、溝楊、蜜蜂張、金廟、軍張、沙張、南張、劉集、西辛莊、僧李、常莊、任莊、黃廟、朱山共3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6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椹澗鄉下轄2個社區和37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南頭村靈根公路369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椹澗鄉地處建安區西北部,東鄰河街鄉與長村張鄉,南鄰榆林鄉,西與襄城縣潁陽鎮、禹州市范坡鄉毗鄰,北和靈井接壤, 區域面積82.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椹澗鄉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以平原為主,西北部為崗地。境內最高點位於前宋村,海拔145米;最低點位於鐵張村,海拔80米,平均海拔125米。

水文

椹澗鄉境內主要河流潁河,自潁陽鎮入境至鐵張村出境,境內長6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椹澗鄉轄區總人口68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00人,城鎮化率3.2%。另有流動人口2000人。總人口中,男性35800人,占52.5%;女性32300人,占47.5%; 14歲以下12400人,占18.3%; 15~64歲47900人,占70.4%; 65歲以上7800人,占1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8050人,占總人口99.9%,有回、壯、骸、布依等少數民族共50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占4.2‰。

截至2018年末,椹澗鄉戶籍人口67358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椹澗鄉財政總收入1367.4萬元,比上年增長2.5%。完成國庫收入116.5萬元,比上年增長3.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47.4萬元,增值稅116.5萬元,企業所得稅19萬元,個人所得稅1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5%、4.3%、5.6%。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

2018年,椹澗鄉有工業企業115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0個。

農業

椹澗鄉有農業耕地總面積7.8萬畝,人均1.3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1.1億元,比上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占總產值的41%。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8500噸,人均925千克,其中小麥35100噸,大豆5850噸,玉米17550噸。經濟作物以煙葉、蔬菜為主。2011年,煙葉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1600噸,蔬菜種植面積360畝,產量245噸。

椹澗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規模養豬場18家,規模養雞戶20戶。2011年末,生豬存欄26402頭,能繁母豬2622頭,年出欄生豬40110頭;年末家禽存欄350902羽,年出欄220049羽,產蛋3501萬枚。2011年,林改面積2980畝。主要樹種有楊樹、梧桐、槐樹等,其中楊樹面積2300畝,梧桐面積500畝,槐樹面積150畝,其他30畝。2011年末,境內小型水庫孫莊水庫,水域面積近300畝,主要養殖鯉魚等,年產量50噸。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0.1萬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煙葉。

工業

椹澗鄉工業形成以輪胎橡膠、化纖紡織、機械製造、新型建材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10.9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0.8%;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11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4億,比上年增長7.6%,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8.3%。

金融

2011年末,椹澗鄉有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開設的金融網點5家。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各項貸款餘額6950萬元,比上年增長24%。[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椹澗鄉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2400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10所,在校生3200人,專任教師1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050人,專任教師17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椹澗第一中學、椹澗第二中學。其中許昌縣椹澗第一中學創建於1957年。占地45畝,建築面積21628平方米。22個教學班。專任教師98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8人,中學一級教師57人;省骨幹教師6人,市優秀教師6人。實驗室、儀器室、電教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理化生儀器均達省級一類校標準。圖書室藏書5萬餘冊。

2011年,椹澗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7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椹澗鄉有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8個,各類圖書室30個,建築面積960平方米,藏書3.6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5人。民間藝術團體有軍張村旱船隊和朱山村舞龍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椹澗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39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張。專業衛生人員136人,其中執業醫生1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0599人次,住院手術337台次,出院病人1400人次。重點醫院椹澗鄉衛生院始建於1956年,現有職工57人,其中醫師26人,護師4人,護士2人,藥士3人。開設病床40張。設有內科、兒科、外科、骨科、婦產科、五官科、眼科、牙科、中醫科、疼痛科、檢驗科、放射科、B超室、彩超室、心腦電室等科室。

2011年,椹澗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90/10萬,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9677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末,椹澗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02戶,人數2830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4人。有敬老院2家,床位103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3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7600人,參保率81.8%。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椹澗鄉有郵政所1個,代辦處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40千米。電信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移動電話用戶11000戶。[5]

交通

椹澗鄉鎮區距京珠高速西外環口11千米;距311國道2千米;靈植公路貫穿全鄉。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36班次,日發旅客1220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相傳西漢末年有汝南人蔡順為避王莽之亂,和母親隱居於此。一日他在澗旁採桑子,將成熟的與未熟的分置兩筐。恰逢赤眉軍經此,問其原因,答是"黑色的奉母,青色的自食。"赤眉軍大受感動,饋贈蔡順一些財物,並洗眉插劍於澗水(今稱洗眉河)中而去。從此得名椹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