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夢中飄來的歌(杜興成)

夢中飄來的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夢中飄來的歌》中國當代作家杜興成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夢中飄來的歌

世間有許多解釋不清楚的現象。

三年前,我獨自回故鄉,住縣城家中,一天晚上,睡夢中突然飄出一串音符,反覆在我腦際縈繞,揮之不去,清晰可觸。半夜醒來,迷迷糊糊,逼我趕緊拿起筆和紙,急步到鋼琴旁迅速記錄了下來,記完譜後我又入睡了。第二天早晨我將此旋律放在「家風家訓」詞上天衣無縫,當即就用鋼琴彈奏下來並拿手機錄音發至我們「木土家家」群里,大家都說:「好聽」!

其實早在十二年前,在開始修復老家老宅時我就為杜氏子孫寫下了這副對聯「公慈勤和、仁禮謙誠興家風,德愛博賢、義節孝真育後人」作為家訓,並請著名書法家王祥之先生書寫後,我寄回家鄉刻匾掛於老家堂屋。三年後,我又將家訓中的十六個字:「公慈勤和、仁禮謙誠,德愛博賢、義節孝真」用藏頭詩的形式加以闡述,使其更加明了各個字的所含內容。這首詩我曾取名《無題》,後又改名《勸勉詩》,同樣也邀請了好友書法家曾正國先生書寫,然後石刻於我家老宅院中的勸勉樓下。這首詩《貴州日報》最先發表,編輯將她改名為《杜氏家風家訓》,得到各方人士讚賞。全詩如下:《杜氏家風家訓》——

公正成就家國興,

慈善撼動山海情;

勤奮求索一生苦,

和睦安民全憑心。

仁者只需三畝地,

禮仕讓他七桶金;

謙遜待客八方走,

誠懇處事兩袖清。

德性好壞定命運,

愛憎分明藏胸襟;

博學多才不傲勢,

賢惠端莊樹人品。

義氣莫可太縱容,

節貞風骨照後孫;

孝敬二字最難讀,

真忠懷揣天下行。

我們杜姓是明朝萬曆年間從江西臨江府大橋頭遷徙到貴州遵義府綏陽縣的,先祖系京兆郡人,與唐代詩聖杜甫同一宗族。由於戰亂失散,我們這一支系移民綏陽定居後,輩分便從一世祖杜鳳算起,共40個字輩,至今我是第十五代。

據《綏陽縣誌》記載,四世祖杜英才「曾任湖廣副將,立有戰功」。告老還鄉後建造杜家院子,並立鐘鼓樓、燈塔等,富甲一方。在《杜氏家譜》中記載,杜英才娶妻七房,設堂辦學,當時影響至貴陽。後因故,杜家院子被燒毀,鐘鼓樓後來也不見了蹤影。

1851年左右,也就是清朝咸豐初年,十世祖杜修德才另選風水寶地,在洋川河上游的睏牛山下堰坎河畔建造了「新房子」,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的「杜家堰坎古庭院」。

天祖杜修德時任團練,很有勢力,擁有自己的武裝,他興建的這座房子九柱高堂,長五間四合院,是當地最大的。他很有文化,最終培養出了我高祖父杜燦芳這樣的清末武舉人。據說我的高祖非常有才,武功超群,雙手能舉120斤重的大刀。「家譜」中記錄了他進京參加殿試時曾得到慈安皇太后的召見,並賜寶劍一把,復書一件。至今,我們家堂屋高掛的「武魁」牌匾和院外挺立的一對用於升旗的「石圍樁」就足以彰顯他那時的功名與榮耀。

然而就這一「門第之家」,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家訓呢?其主要原因就是日後的衰敗。舉人杜燦芳(我的高祖)胸懷大志,正當他勤學苦練欲求更高功名時,33歲不幸早逝。他的獨子杜世英(我的曾祖)是個公子少爺,也只活了37歲就病逝。我的祖父杜文明23歲因急病奪去生命,同一天他的母親也氣死,一日兩喪。那時,全家只留下我24歲的奶奶和不滿3歲的父親,從此門庭冷落。全靠我姑奶奶一家提攜,才讓我父親從小讀書。

一個家族的興衰與時代的起伏十分關聯。

我祖母不識字,家中的藏品逐年被親戚拿走或用來送人,所有的書稿只能當廢紙使用。記得我小時候也曾背過幾背篼「線裝書」去賣。我父親是個文化人,他生前曾組織兩村的杜姓續修了《杜氏家譜》,功不可沒。

2018年,有人偶然中從鄰村家發現我天祖杜修德(古庭院建造者)為王家寫的一頁「地契」,文理幹練,書法規整,讓我一時興奮不已,於是便即興寫了一首小詩《贊故里》:

幸得天祖一墨跡,

喜藏家中啟後裔。

三代單傳多故事

痛失門第史書筆。

曾獲大清敕功名,

驟然民國跌谷底。

時逢今朝好盛世,

吾題小詩讚故里。

我用書法作品題跋的形式裝裱起來。當我看見天祖的那筆字才頓時明白,難怪他能把我的高祖培養成清朝一代舉人,這正是大戶人家、書香門第的「家風家教」薰陶結果。同時,也讓我反思,當一個家族興盛起來一定要注重文化的傳承,居安思危,悟道遠望,胸襟寬大,放眼天下。鑑於此,我將這首「家風家訓詩」譜成《杜氏家風家訓歌》,立碑老宅,意在讓子孫後代永遠銘記,以保家族文化的根脈源遠流長!今我賦詩一首:

夢裡一曲有知音,

訪客來此不虛行;

叩問上天賜何物?

自古捨得多子孫。[1]

作者簡介

杜興成漢族,著名作曲家、作家。八一電影製片廠原音樂組組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