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梅子埡鎮隸屬於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南部,東與黔江區石家鄉接壤,南連酉陽縣浪坪鄉,西鄰鞍子鎮,北接諸佛鄉,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68千米, 區域總面積69.85平方千米。

清朝時期,梅子埡鎮境域屬馬家黨,與鄉同級; 2013年,由梅子埡鄉改為梅子埡鎮。 截至2018年末,梅子埡鎮戶籍人口為14656人。 截至2020年6月,梅子埡鎮下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梅子埡。

梅子埡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牛、羊、家禽為主;工業以個體加工業為主。 2018年,梅子埡鎮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梅子埡鎮民國時先後更名為馬家鄉、合立鄉,後以雙鶴併入為雙鶴鄉。1941年置雙鶴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梅子埡公社,1984年改梅子埡鄉。1997年,面積65.6平方千米,人口1.2萬,鄉政府駐梅子埡,轄梅花、七一、岩門、獅田、鴨塘、長安、官衙、火光、麒麟、白果樹、山岍、石坎、馬家、五星、聯盟、高洞16個行政村 。2014年1月13日,梅子埡鄉撤鄉建梅子埡鎮。

行政區劃

轄梅花、蓋坪、合力、甘泉、聯合、佛山、兩河7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

經濟

外出務工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門路,年經濟總收入達1200萬元。鄉域企業有頁岩磚廠、大米加工廠、菜油加工廠、家具廠等。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均純收入1895元,人均占有糧食700公斤。

地理

土地

梅子埡鎮有耕地16414畝,其中田7523畝,林地面積43220畝,有活積木量21346畝,草場17634畝,荒山35631畝,

礦藏

轄區內大量出產螢石礦藏,年出產量達4000噸以上。

水能

轄區內溪河縱橫,其中的兩叉河和小浩兩條小河是諸佛江的主要支流。

動植物

野生動物主要有山羊、野豬、荒狗、山雞等,野生植物有大腳菌、老蔭茶,更為珍貴的有銀杏。梅子埡是農林牧業為主,糧食生產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煙葉、油菜、花生等,主要林業產品有油桐、生漆、白果、茶葉,尤以白果產量遠近聞名。

社會

梅子埡鎮實現村村通公路,98%以上的村民小組通公路,交通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程控電話達530門,移動、聯通通訊信號覆蓋全鄉;村村實現通電,但輸電線路質量較差,80%的村組沒有實施農網改造;人畜飲水工程正在逐步實施,在兩河、合力、梅花等村飲水難問題仍然突出。[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