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桃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桃姐》中國當代作家李向菊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桃姐

初見桃姐時她二十幾歲,兩條不粗不細的麻花辮溫順地撫在肩上,圓潤的臉上一雙有神的大眼睛,濃密的、看得出沒做過任何修剪的眉毛有形得剛剛好,堅挺的鼻樑、紅而小巧的嘴唇以及差不多1米65左右的勻稱身材,都能讓人在第一眼看見她時不由地格外注意一下。不得不說,桃姐是美麗的、漂亮的,頗有一些姿色的。儘管初見時她的臉上略帶着那個地方大多數女孩臉上特有的「高原紅」,一身樸素的穿着,但這絲毫不影響她的出眾。

初見桃姐時是2001年初,那個時候我剛剛大學畢業,剛剛分配到什字中學;那個時候的什字中學還隸屬於寧夏固原縣的什字路鎮管轄;那個時候的固原縣還沒成為固原市(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設立固原為地級市);那個時候的固原縣還很貧窮很落後;那個時候的什字中學還很破舊很衰敗。

初見桃姐時,我正陷在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差異以及失戀的巨大痛苦裡,深深地不能自拔。

不得不承認,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作為一個懷揣滿腔夢想與憧憬的心高氣傲的年輕人,什字中學當時的境況真的與我的想象和志向都相差太遠。那破敗、低矮的校舍,那極其簡陋的辦公條件和教學條件,以及那極不容樂觀的生源狀況,都是我無數次為之心灰意冷和噴涌淚水的原因。當然,我那份行進了六年的、曾經燦若煙花的校園初戀的分崩離析,無疑也是我在那裡感到萬分悲傷的根源。

此刻,在這裡,我不想粘貼過多的文字來表述作為一個優秀大學畢業生的我,是經歷了怎樣的迂迴和曲折才走到什字中學來的。我也不想潑灑更多的筆墨來回憶和描摹我那份戀情的卿卿我我。我只想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每一次仔細地回望與打撈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那個時候的桃姐,在什字中學的校對面開了間裁縫店。雖然不大的店面,卻因為鄰街和距離學校近的緣故,總有充足的客源。再加之桃姐精湛的技藝、耐心的服務、友善的態度,總會獲得顧客們十足的信任與信賴。桃姐也沉浸在這份忙碌和信賴里開心不已,每天歡快得像只翩翩飛舞的燕子

桃姐還是位特別有愛心和心底良善的人。什字中學的學生基本都來自什字路鎮附近的村子,家裡的經濟狀況一般都比較差,尤其是住校生更甚之。每每有學生修理衣服,桃姐要麼會降低要價,要麼看到有些學生實在困窘不堪的樣子,乾脆分文不收地讓其拿走。不過,臨走時,總要叮囑幾句「好好學習、用功讀書之類的話」。而且,倘若哪天讓她聽說誰誰誰成天躲在宿舍里睡大覺,不思進取,一定默默地記下來,下次見着了會狠狠批評和勸導的。

當然,桃姐之所以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最主要的不是因為她的俊美,更不是因為她的技藝或是善良。我是驚訝一個每天伏案修剪的人,只要一有空閒就會拿起書本,仔細地翻閱起來。再看看她讀的不是《穆斯林的葬禮》、《平凡的世界》、《激流三部曲》,就是《野草》、《子夜》、《汪國真詩集》,都是一些純文學類的書籍,完全不是什麼「垃圾文學」之流的東西呀。雖然數目不多,且又多有破損,卻總能認真地閱讀和愛惜着。看得出,由於種種原因早早輟學、被迫謀生的、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桃姐還是位文學愛好者呢。她那種珍惜時光、努力上進的精神總是讓頹廢、迷茫的我感到無比的羞愧和自責。

也許,都是文學愛好者的緣故吧,所謂惺惺相惜,自然就對桃姐多了一分親近和好感。幸運得是,桃姐對我也特別地友好和照顧。

那個時候,上完課沒事了,放學了,或是周末不回家了,我總會走進桃姐的裁縫店。她一邊裁剪衣服,一邊和我談天、談地、談人生。如果,恰巧她沒活做的話,我們還會一塊兒讀讀書,討論討論喜歡的章節,說說彼此的感觸和理解。

至於對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理能力很差的我來說,桃姐時不時地來我的宿舍幫我用鐵絲給爐蓋擰把把、給水壺修提手、給爐子生火、教我做飯、炒菜什麼的,都是一些每當提及就讓人倍感溫暖和眼眶濕潤的事情。

後來,我想,我之所以能那麼快地走出什字中學,那麼順利地考入固原一中(2003年8月,在全市公開招聘中,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固原一中),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桃姐的幫助和鼓勵。現在我時常會懷念起在什字中學的那些日子,那些苦中帶甜、讓人倍感溫馨和難忘的日子,我想,並不僅僅是因為那裡有淳樸的鄉親、友愛的同事、可愛的孩子和秀美的山川,還因為那是一個被桃姐激勵着療好了傷、重新「活」過來的地方。

離開什字中學後,我和桃姐相繼戀愛成婚。我嫁了一個同行中人,桃姐也覓得了一位同村的如意郎君,我們圍繞在各自的家長里短里,快樂、幸福地生活着。

這時,雖不再方便與桃姐近距離接觸,可我們保持着密切的聯繫,時刻記掛着彼此。2007年,桃姐一家響應國家的移民搬遷政策舉家遷移去了吳忠的紅寺堡(寧夏南部山區的一個移民搬遷點),我們見面的機會更少了。但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隨着科技的新風吹遍家鄉的每一個角落,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和桃姐的聯繫方式也在發生着與時俱進的變化。

剛到紅寺堡那會兒,為了生計,桃姐前後曾換過好多工作——當過清潔工、干過服務員、賣過菜、做過保姆、開過商店,直到後來由於經營有方,夫妻倆開的商店規模越來越大,發展成現在的一個琳琅滿目的小超市才逐漸安定下來。令人感嘆的是:這些年間,無論從事什麼工作,身處怎樣的環境,桃姐對生活的那份熱愛、對喜好的那份堅持一直不曾疏淡過、懈怠過。無論我和桃姐的聯繫在電話、QQ、微信、視頻抑或是其他什麼方式間怎樣地演變和推進,我都會被一個明艷的女子陽光的心態、娟秀的容貌、恰當的衣着而感動。

現在,利用開店的閒暇時間,努力讀書的桃姐也開始嘗試着通過鍵盤來寫點東西了,時不時還會看見她的文字大模大樣地出現在區內外的各種報刊雜誌上呢。

看着桃姐開心的樣子,看着桃姐夫賢子孝的生活,真心地祝福她啊 。 [1]

作者簡介

李向菊,女,寧夏固原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