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根丕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根丕廟

中文名稱;根丕廟

位置;阿魯科爾沁旗

建成時間;嘉靖20年(公元1815年)

所屬宗教;佛教

根丕廟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巴彥包力格蘇木境內。背靠群山腹臨平川,為風景秀麗幽雅的地方。根丕廟建於嘉靖20年(公元1815年),昌盛時喇嘛數有320名。[1]

寺內最有影響的人物是這裡的轉世活佛楊松吉木彥。他是楊松葛根第6世,曾在西藏塔爾寺、北京雍和宮居留學習,掌握蒙、藏、日三種文字,精通佛經、天文、曆法、詩經和哲學,在國內宗教界很有影響。歷世楊松活佛都與班禪大師有很深的善緣。九世班禪曾三次為楊松活佛賜封號,分別賜予楊松三世活佛 「額爾德尼莫日根堪布」的稱號,還有黃綢書寫的詔書及玉印;賜予楊松四世活佛「額爾德尼班迪達諾木其莫日根堪布」的稱號及嘎書克印;賜予楊松五世活佛 「阿格旺格力格吉木彥扎木蘇」的名字和「班迪達諾門罕」永生十五字經。楊松吉木彥與十世班禪有很特殊的良緣。剛過而立之年,他就被推選為當時剛滿14歲的十世班禪大師的經師,召示出這裡宗教文化的濃厚。

序言介紹

該廟始建於嘉靖20年(公元1815年,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巴彥包力格蘇木境內,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鎮110公里。坐落於白音查干山的陽坡上,四面山巒起伏,原始生態植被極好,夏季泉水淙淙、仙氣繚繞、曲徑通幽,是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佛教勝地。

歷史

該廟始建於嘉靖20年(公元1815年),朝廷給予了"廣佑寺"的廟匾,亦稱廣佑寺,是阿旗現有寺廟中比較興盛的一座。寺廟周圍群山環繞,草木茂盛,環境幽雅,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合,是一處集佛教文化、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景區。

丙子年間,楊松活佛第2世巡遊各地,路過這裡,看到此地山勢險峻、地勢平坦、森林密布、水草肥美,便選定此地建廟。四周有八個白塔和群山相映,遠眺白雲藍天,山頭塔形和小溪流水、別有一片風光。該廟的建築規模宏偉,對阿旗社會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根丕廟在文革期間曾被搗毀,現存的廟宇是1981年修復的,其規模只是過去的一部分。寺內有三座大殿,正殿為佛祖殿,殿內供奉着20多尊佛像,縣掛着30多個五彩米希爾(佛教飾品),是喇嘛念經的地方。佛教經典《甘珠爾經》、《丹珠爾經》共326卷,也存放在這裡。主殿兩則有配殿,西南側的稱經院殿,東南側稱世界金剛殿。1938年,班禪九世旦畢尼瑪曾來此小住,從此這裡名聲大振,香火日旺。

寺里現有喇嘛30多人,他們大都學過佛教經文,最有名的是轉世活佛吉木彥,為楊松葛根第六世。吉木彥曾在塔爾寺、雍和宮居留學習,精通蒙、藏和日文,並精通經文、天文、音樂、哲學等,曾為中國宗教協會理事、內蒙古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旗政協副主席。

基本信息

根丕廟四周有八個白塔和群山相映,遠眺白雲藍天,山頭塔形、小溪流水、別有一片風光。這裡的建築規模宏偉、廟宇壯觀,影響非常之大。[2]

根丕廟每天香客不斷,遊人也很多。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四月十五、六月初四、九月二十二這裡都開廟會,每次約有上千人參加。廟會上既有佛事活動,也搞商品交流。廟裡有主持負責整個寺的各項事務,喇嘛地寺外各有自己的住所,整齊有序,故此地又被稱為"喇嘛村"。根丕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寶藏,它不僅對我國佛教和清史的研究有很大價值,對阿旗的社會、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影響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3]

相關視頻

根丕廟旅遊宣傳片

參考資料

  1. 阿魯科爾沁根丕廟 ( 廣佑寺 ) , 草原的雄鷹 2018-03-05
  2. 我的家鄉——阿旗根丕廟 , 新浪網 2008-02-07
  3. 阿魯科爾沁根丕廟 , 快資訊 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