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枸杞的傳說故事
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
天精草神花更靈,夏品嫵媚長生。
瑪瑙耳墜紅艷嫩。
紅熟滴,上酒浸,勿泄魂。
冬挖犬形,地骨現真。
翠黛殷,甘露味,可延齡。
慢火熬醞,恐黏攪勻,日夜飲,積不輟,身壯輕。
妙齡女,貴翁棍,翁倒是女之曾孫,枸杞不食失青春。
卻老扶衰永童身。
系列傳說逸事
在山明水秀的虞山鹽鐵塘河畔,1959年於董賓鄉政府大院移植一棵枸杞,高5米,胸莖0.16米,樹齡500年以上,人稱「江南枸杞王」。
枸杞全身是寶,蔬、藥、養、賞為一體,歷代醫、農、養、道、園各名家之愛。唐詩人陸龜蒙自種自賞,且寫有《杞菊賦》;宋蘇東坡自種自樂,寫有《小圃枸杞》云:「根莖與花實,收拾無異物」。
枸杞因棘如構(枳棋)之刺,莖為杞之條,故兼名日「枸杞」;又能「堅筋骨,輕身不老」,故名「卻老」。此外,又有「紅耳墜」、「枸杞頭」、「仙苗」、「仙草「等名。
陸游詩云:
雪霽茅堂鍾馨清,展齋枸杞一杯羹。
枸杞的根叫地骨皮,「千年枸杞,其根形如犬狀者,才士稱西王母杖」。白樂天詩云:「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夜吠聲」。
醫家、養生家歷來重視而用之。六朝葛洪、陶隱居,唐代孫思邈均是養生家,也是老壽星,都愛喝枸杞酒。其制上講究,上酒浸蠟紙固封,勿令泄氣。兩月足,擂爛濾汁,同浸酒慢火熬之,攪不黏取膏蜜收。每日服兩碗,百日身輕氣壯,積年不輟。
蓬萊縣南丘村枸杞甚多,人多壽老,乃飲水土之氣使然。
潤州開元寺內有一口井,井旁長滿枸杞,飲此井之水甚益人。唐代劉禹錫為此有詩云:「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餅。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保壽堂方》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常食,百歲行走如飛,發黑齒堅,陽事強健。」陶弘景有一句名言:「去家千里,不食枸杞。」《實用中醫藥》載:「枸杞補肝養血,益精助陽,適用肝腎陰虧,陽痿遺精。」北醫大研究員錢玉昆最新研究證實性功能改進達35%,且能增強免疫力,預防衰老。
孟郊《井上枸杞架》云:
深鎖銀泉甃,高葉架雲空。
不與凡木井,自將仙蓋同。
影疏千點月,聲細萬條風。
迸子鄰溝外,飄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飲,椿歲小無窮。
唐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食用「杞子銀耳羹」,精神充沛。
宋代蘇東坡《小圃枸杞》云:
根莖與花實,收拾無異物。
大將玄吾鬢,小則餉我客。
《本草匯言》云:「枸杞善治目,非治目也。能壯精益神,神滿精足,故治目有效。」
北宋一使者西河路逢十五六歲姑娘,棍責八九十歲老翁,使止並責之不孝,詢知其女372歲,因常服枸杞故青春常駐,而老翁是其女之曾孫,因不食枸杞老態龍鍾,故責之。[1]
相傳戰國時,在秦國境內黃河南岸,香山北麓的平原上 ,有一青年農夫,乳名狗子,以農耕為業,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賢惠,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養老母,勉強度日。時秦吞併六國,傾國之男丁,拓疆征戰,狗子被召戎邊。狗子戎邊歸來,已是滿臉鬚髮。路見家鄉正鬧饑荒,田園荒蕪,路人討吃,餓殍遍地,眾鄉鄰面帶菜色,孩子嗷嗷待哺。狗子甚為惶恐,不知老母與妻子現狀如何,既到家,見老母髮絲如銀,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紅潤,不像路人飢餓之狀,甚為驚訝,謂妻曰:「路見鄉鄰皆飢,唯母與爾飽滿,何也?」妻對曰:「爾從軍後,吾終日勞作,勉為生計,去今之年,蝗災澇害,顆粒無收,吾采山間紅果與母充飢,方免其餓。」其母曰:「吾若非爾媳采紅果食之,命已殞矣!」鄰人聞之,爭相採食,謂之枸杞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