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建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建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出生 1969年2月
陝西澄城
國籍 中國
母校 西北大學經濟系
職業 從事汽車產業政策研究

楊建龍,男,1969年2月生,陝西澄城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1]。多年來,從事產業經濟研究工作,多次參與重點行業體制改革的研究工作,是幾大重點行業產業政策的起草者與修改者。近六年,一直從事汽車產業政策研究,多項研究成果受到全球數十個國家的肯定。

人物履歷

楊建龍,男,漢族,1969年2月生,陝西澄城人,1995年6月入黨,1988年7月參加工作,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經濟學博士。現任固原市政府副市長[2]

簡歷:

1984.07--1988.08 昆明地質學校地質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8.08--1989.08陝西咸陽地區地質調查隊見習

1989.08--1992.07陝西咸陽地區地質調查隊技術員

1992.07--1995.07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5.07--1998.07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8.07--2000.08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2000.08--2002.1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副主任(副處長級)、副研究員

2002.11--2005.0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正處長級)、副研究員

2005.09--2009.0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2009.05--2014.0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副局長級)、研究員(其間:2010.05--2010.07中央黨校地廳級幹部進修班"文化建設與文化發展"專題學習;2012.03--2013.01中央黨校第12期中青年幹部培訓二班學習)

2014.01-- 固原市政府副市長

工作分工

協助市長分管政府行政事務、法制、外事、應急、司法、市場監管、接待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政府辦公室(含政府法制辦公室、外事僑務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機關事務管理局、政務服務中心)、司法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銷合作社。

聯繫市網信辦、煙草專賣局、自治區鹽業管理局固原分局、中石油寧夏固原銷售分公司。

個人簡介

楊建龍,經濟學博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1992年至1998年在西北大學經濟系先後獲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工作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MBA兼職教授,中國社會科院研究生院國民經濟管理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汽車工程系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等。先後參與鐵路體制改革、電力體制改革等國家重要領域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參與多項國家重點領域發展戰略研究課題。1999~2004年,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發展跟蹤研究"項目。該項目建立了國內最大的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數據庫之一,組織了國內各部委和行業主管部門,以及國內各大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和部分重要企業約100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的合作研究隊伍,定期對國民經濟各主要行業的運行狀況和問題進行及時監測和分析,近年來一直主持中國產業發展跟蹤研究,對中國各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和趨勢有較全面的研究,主持設計的中國產業發展景氣指數。研究領域:宏觀經濟、產業經濟、產業政策

主要成果:完成研究報告、論文近百篇,出版《"十五"產業發展大思路》、《中國產業發展跟蹤研

究報告》、《關於中國外商投資與外資政策的博奕分析》、《中國產業發展藍皮書》(2000、2001、2003、2003)等著作十餘部。部分成果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其專著《新形勢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問題研究》獲"中國發展獎"一等獎[3],《中國壟斷性產業改革與發展》獲"中國發展獎"一等獎[4]

職務任免

2016年01月免去楊建龍固原市委常委、委員,副市長(掛職)職務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未來中國家庭轎車需求、高速公路運輸業

授課經歷:

近期成果:

未來中國家庭轎車需求報告

載重車需求報告

◇微型車需求報告

楊建龍
  楊建龍教授

◇客車需求報告

◇高速公路運輸業報告

◇城市公共交通報告

◇汽車維修報告

經濟理念

產業經濟實際上是一個中觀的經濟概念,我們看一個國家的時候,有一個總體經濟的概念,這個總體經濟往往都是由一些行業經濟構成的,或者說可以分解成一個行業經濟。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狀況比較好,我們就一定能夠看到會有一批高增長的行業在支撐着它。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行業除了高增長之餘,行業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在不同的經濟增長階段、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下,行業的結構特徵不同,有一些特定的規律在發揮作用。不管是從理解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理解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產業經濟,尤其是產業結構的特點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經濟水平

在經濟非常發達的美國和一些發達國家,他們的產業結構就普遍表現出來,農業已經非常萎縮了,所占的比重很小很小,工業的比重也不是很大,現代服務業的金融、物流,包括大家熟悉的IT服務業都增長的很快。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我們又普遍地看到了它的工業發展比較快,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一些落後的國家裡可以看到,尤其是一些落後的小國家農業經濟或者是依靠單一資源來實現經濟增長。這就給我們一個很直觀的概念,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跟它的產業結構之間關聯是很密切的。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這樣的,對於一個地區來說也是這樣的。像我們國家這些發達地區,像上海、北京、廣州等等這些大城市、大的產業集群集中的地區,不僅僅有很好的工業,實體產業技術,服務業發展的也很好,我們國家的金融中心,金融業很發達、包括其他旅遊業也很發達,在西部落後地區農業占着比較大的比重,這些現象和規律從一個國家來看是這樣的,從一個地區來看也是這樣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的特點看出它現在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看出它的經濟收入水平的高低。

判斷

當然在一些具體的行業會有一些不同的表現,比如高耗能一些重化工行業隨着現在技術的進步,隨着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節能效率的提高,它的能源消耗並不一定很高。能源消耗比較高,但是它的技術含量又很高。我們看到產業發展的技術水平跟它的能源消耗之間並沒有非常直接的對應關係。有些高科技行業確實是低耗能的,還有一些高科技行業不一定是低耗能,比如說煉鋼實際上是對現在各種各樣的控制技術、加工冶煉技術都能夠包容吸納的一個重要科技進步領域,它的技術含量可能比我們電腦的技術含量不一定很差,應該屬於名正言順的高科技行業。但是從整個行業來看,它本身又作為一個重化工行業又需要大量的能源來支持它。現在我們在理解高科技行業的概念時,不要簡單地把它限定為一個像我們所說的IT、軟件外包這類,並不是這樣的概念,在很多種化工行業隨着科技的進步和競爭的需要,它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斷提高,而且會很高。像化工領域的技術專利確實是在整個,不管是從科學理論研究還是從實體研究角度來說都在科學研究的一些高端部位,甚至是在科學研究的一些金字塔頂端的位置,你不能不說它是一個高科技。

我們知道從一般的規律來看,隨着收入水平的增長,人們的消費需求會發生變化,消費需求變化就導致了消費結構的變化。為了滿足不同收入階段人們的消費結構的需要,我們的產業,由企業構成的產業必須要跟這個對應起來發生相應的變化。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是穩步增長的,消費結構也在持續不斷地變化,過去解決溫飽問題,溫飽解決了解決小康,把溫飽小康解決了要解決住行的問題,解決了住行問題就需要其他的奢侈品,這樣就會引導着整個產業順應着它的發展。順應消費產業升級的市場才能有很大的支撐,像汽車,它成為主導產業、支柱產業、龍頭產業。我們可以看到收入水平導致消費結構變化,消費結構逐步引導着產業結構的變化,這是一個產業結構變化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作用,比如全球製造產業的轉移,這就以珠三角或者是長三角產業發展的實際案例作為一個對象來分析一下。我們都知道不同產業發展過程中對要素條件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些行業是資本密集型,有些是技術密集型的,有些是勞動密集型的,這種要素的成本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它的成本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在收入水平很低的時候、經濟發展水平低的時候,勞動要素是很充分的,資本要素比較短缺,技術要素更是稀缺了。這時候與勞動密集型特徵突出的這些行業自然而然就能夠獲得比較好的發展。這就形成了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依賴勞動地成本的一些產業,像紡織服裝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包括一些曾經在我們珠三角以出口加工為主的勞動密集產業都是這樣的。這些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品實際上是從其他國家轉移過來的。就像紡織服裝行業最初起步從歐洲興起,後來轉移到美國,又從美國轉移到亞洲四小龍,轉移到台灣,然後逐步轉移到中國,現在又在向東南亞一些國家轉移,這個轉移過程中就是因為要素成本發生變化,使得這個產業不得不去尋找最有競爭力要素的地區。

楊建龍
國務院發展中心產業部副部長楊建龍

廣東和珠三角地區在改革開放初期,依託着中國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和中央的政策支持,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些產業方面獲得的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的發展是依靠着當時的勞動力低成本,土地低成本和要素低成本。過去那些規律發揮作用,現在也要發揮作用,當廣東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時候,勞動力低成本又不復存在了,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了,成本也越來越高了,這些產業的競爭力就沒有了,於是就向其他地方轉移。

轉移了以後,珠三角到底發展什麼行業呢?不能說轉移掉了以後,我們這個地方形成一個空心化的地區,那就沒有未來發展了。這時就面臨着非常嚴峻的主題,如何在要素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競爭不斷激化的背景下通過產業結構升級來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

經濟發展

珠三角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地區,它的產業增長和它的結構特徵其實能夠比較集中地反映中國產業結構變化的一些問題。就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珠三角在依託它的地緣優勢、良好的港口和與國際市場的聯繫建立起來的出口加工區在世界市場競爭中競爭力是很強的,包括一些機電產品、傳統的出口產品都增長很快。電子元器件增長很快,規模很大,世界競爭力很強,而且確實讓人感覺到是欣欣向榮、很有活力的,這也是廣東經濟能夠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這時,確實我們也不能不看到這種趨勢的增長,它的條件正在變化,勞動力成本在提升、土地成本在提升,這種成本提升之後就使得原來競爭優勢的基礎不斷被侵蝕掉。新的競爭力從那裡來?如果沒有競爭力的話很容易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我們看一看最近這一段時間東南亞一些國家,包括其他內地地區的快速崛起已經對珠三角的產業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怎麼辦呢?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其實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地擺到我們面前了,就是改變它實現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可能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在現有產業領域上向產業鏈的高端來走。通過品牌的培養、技術研發的投入和技術競爭力的提升,往這個方向走。比方說廣東省的汽車製造業,包括一些傳統的出口產品、電子產品製造業,以前就是一個加工廠,我們掙一點辛苦錢,儘管兩頭在外,我們掙的錢比內地多,其實很微薄。因為你只是產業鏈中最被動的一個環節,利潤很微薄。現在環境變化之後連微薄的利潤都保證不了了,這時怎麼辦呢?還不如借着這個機會跳出來,通過提高自己的研發能力,通過提高自己在核心技術上的掌控能力來攫取產業鏈的高端利潤。像廣東的電子產品製造業,像中興、華為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他們已經提早看到了今天可能發生的變化,而且提早做了戰略儲備,在研發、市場戰略擴展等等不斷向產業鏈高端走。當你走到產業鏈高端時自然而然就脫離了這個層次帶給你的束縛和瓶頸了,等於說你就升華了。

對大多數產業鏈來說,真正能夠做到像電子製造業中興、華為這樣的空間和資本都是有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說剛開始,進入出口加工環節是依賴於勞動力低成本,或者是帶有一定技術和資本的領域,我們只做人家的加工車間,這種時候因為以前沒有製造基礎、也沒有市場基礎,以前也沒有技術,只能做加工車間,跟着別人當學徒。但是經過過去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在這些領域已經開始慢慢奠定基礎了,我們的製造能力經常是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製造基地,製造規模起來了,這樣就有成本比較優勢了,可以實現規模經濟。

還有一點,我們積累了很好的製造技術,製造技術就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條件,能夠讓我們在高端的核心環節部件的研發技術躍升創造條件。比方說汽車工業,以前我們沒有條件去做研發、設計自己的車型和發動機,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好的市場,有足夠的經濟資源來支撐我們。跟原來相比,我們個頭兒已經長高了,實力增強了,已經有可能摘取研發的這個果實了。

而另一方面,整個全球產業轉移和產業組織形態變化的特點也使得很多高端技術的研發壁壘在下降。比如全球汽車工業,很多大型國外的公司都把自己的研發中心跟整車分離出去,讓研發中心既給自己提供服務,也對外提供服務,這樣無形給我們的企業提供了機會。比較下來之後研發壁壘在下降,而我們跨越壁壘的能力在提高,這時就到了我們能夠跨越技術障礙、逐步提升的時候了。這個提升就可以從根本上為我們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突破目前遇到的要素約束的根本途徑。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石化產業的發展

從整個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趨向來看,重化工業仍要在很長時期內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要實現整個消費結構的升級,實現經濟增長,我們必須要把重化工業這個特定階段所要做的工作做好,把我們該做的功課完成了,重化工業就應該有一個充分的發展。具體到石化行業來看,它的發展空間很大,這是毫無疑問的。單不說化工產品作為一個滿足社會各個層次都需要的原材料的需求增長,就說成品油的需求隨着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用車越多,它的速度也在以超過經濟增長速度的速度在增長,所以今後的擴張市場是很大的。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來保證這樣的需求,就得要進口。除了進口原油之外可能還要進口成品油,這樣會對國外的市場有跟大的依賴。更主要是把從原油到成品油環節的很多利潤給了別人了。考慮到未來快速增長的需要,加大我們國家在石化產業的生產能力的布局是很必要、很重要的,這是從國家的石化產業發展來看的。

從布局來看廣州作為華南地區一個經濟的樞紐和核心,它所要服務的是一個很大的區域,而且在過去這些年的發展中在石化產業中也形成重要的集群條件,既有它靠近沿海運輸、海外石油、海外能源進入國土。它是一個國門,有這方面的便利條件,還有它靠近華南終端市場,作為一個集散中心的環節。但是在廣東石化產業大規模發展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廣州目前資源和環境的容量,因為前期發展比較受到一些約束了,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再重點發展重化工業和化學工業時一定要在技術方面儘可能地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技術,在環保、資源等等方面提高效益。我們不僅僅是建立一個產業,而且要建立一個高技術、高水平的產業,與當地的資源環境等等特徵充分融洽的一個產業。像現代化工產業在很多高技術的支撐下可以是一個很環保的產業、是一個很綠色的產業,可以做得到的。而且確實從廣東地方經濟來說,這個行業在今後一段時間仍將是利潤率很高的行業,所以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會有重大的貢獻。廣東作為今後中國石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基地,我覺得這確實是理所當然的。

發展方向

對整個中國汽車未來發展前景有一個大的判斷。大家比較認識一致的觀點是對未來中國汽車工業長遠增長前景都是充滿信心的。隨着收入增長,解決住行問題,13億人口要進入一個汽車社會是需要很長時間來實現的。所以汽車工業的長期增長大家都很樂觀。在這樣的一個大的市場背景下,中國還將面臨一個新的市場機會,隨着中國汽車製造能力的提升、製造技術的不斷升級,中國汽車出口也為期不遠了。像我們的製造規模很大的時候,批量上來以後,成本降低了,你的產品自然而然就有了很好的競爭力,這是一個又簡單,但是又重要的經濟規律。它發揮作用效果很好。最近這兩年我們也看到中國的整車和零部件,尤其是零部件的出口飛速增長。我們的整車和零部件現在都已經實現了,尤其是整車實現了順差了,這對中國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慶賀的事。但是這只是剛剛開始,我們都期待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汽車出口就像中國的家電出口一樣成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了。這一天完全值得期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