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家溝「雙擁」故事多(李榮福)

楊家溝「雙擁」故事多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楊家溝「雙擁」故事多》中國當代作家李榮福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楊家溝「雙擁」故事多

平定縣冠山鎮楊家溝村,近年來聲名鵲起,遐邇皆聞。楊家溝的豆腐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該地區享有盛譽,形成規模市場,許多人非楊家溝豆腐不吃、不買。楊家溝村新建的冠山書院小鎮,貫通着冠山的靈氣,集旅遊、休閒、健身、美食、民俗文化、兒童樂園於一體,春節元宵節遊客絡繹不絕,消夏晚會精彩紛呈。其實,走進楊家溝,了解楊家溝,就會發現楊家溝村的「內涵」並不止這些,比如「雙擁」工作,就搞得有聲有色,實實在在。

一個服務站,「雙擁」走在前

楊家溝村建有退役軍人服務站,村委副主任張杰擔任站長,他本人就是共產黨員、復員軍人,「雙擁」工作交給他,可謂打在了手心上。剛開始接觸,他很謙虛,說:「我們也沒有做出什麼突出成績。」等談進了話題,一樁樁一件件,便從他口中自然道出。

服務站的工作,規範來講,包括技能培訓、就業推薦、權益保護、志願服務、解決實際困難,等等。通俗點說,就是為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服好務,有什麼麻煩,幫他們一把,幫到實處。

退役軍人王玉,家庭比較困難,是服務站的重點扶持對象。平時村裡有什麼零工,只要王玉能幹得了,儘可能先照顧王玉,讓他掙些零花錢,確保維持日常生活。每年「七一」和春節,村支部村委會都要上門慰問。

退役軍人楊兆森,本人無特長,年齡上無優勢,外出打工也不現實,自己不好找工作,村委會從新建小區爭取到一個名額,安排他到小區物業公司上班。

耿計科,曾在老山前線參加過戰鬥,復員後,他干起了個體,做起了豆腐,每年臘月是生產和銷售旺季,耿計科忙不過來,村委會出面出力,積極幫他找市場銷豆腐。

2022年1月17日,建起「玩豆食品有限公司」的退役軍人楊小軍,按照計劃要去榆次參加省第七屆農產品展銷會。當時他資金緊張,頗為躊躇,村委會專門上會研究,認為這是一件有益於村里經濟發展的好事,特資助他扶持資金5000元。

現役軍人王鵬斌,在部隊榮立三等功,縣人武部上門送立功喜報,村支兩委認識到,這是一個弘揚「雙擁」優良傳統的好機會,組織人馬敲鑼打鼓在村里穿行報喜,個人的小喜報變成了全村的大喜事。

現役軍人家屬一直是村裡的重點關注對象,一旦有困難,村里總是在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一塊塊「光榮之家」的大紅牌匾,讓平常的農家小院熠熠生輝。

生活上關心,工作上幫助,政治上嚴格要求。全村退役軍人27人,其中,共產黨員13人,支村兩委認識到這是村裡的中堅力量,在政治上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上緊緊依靠,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作用和戰鬥精神。從黨員退役軍人的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中即可看出,大家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個人的奮鬥願望與村裡的整體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

一群退伍兵,永葆戰鬥力

退役軍人回到家鄉,保持着革命軍人的本色,煥發出沖天幹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村委領導提起來,如數家珍,讚嘆不已。

2021年2月19日,平定藥林寺失火,警訊傳來,村里連夜組織起救火隊,第二天即趕赴現場參加撲火,奮戰24小時,沒有人叫苦,更沒有人退縮。這支隊伍里,退役軍人占了一半,不但行動迅疾,勇於向前,而且進退有據,號令統一,又一次展現出英雄軍人在危難關頭捨我其誰的勇敢與擔當。

三年疫情,一次嚴峻考驗。共產黨員、退役軍人楊小軍挺身而出,2020年,為武漢抗疫捐獻消毒液4件、噴壺8個、手套5盒、口罩20個,2021年為河南抗疫捐獻1000元。其他黨員退役軍人不甘落後,楊兆森1000元、張杰500元、冀衛生500元、白武500元、楊少峰200元、楊益200元、王根喜200元、耿計科200元、張秀全200元、李會文200元,楊少宇200元、楊寶100元、楊世慶捐獻消毒液2件……

防疫期間,村里設立檢查口,需要人值守,時值寒冬季節,冰天雪地,北風呼嘯,又是退役軍人,不講報酬,主動請纓,擔負起這一重任,甘當全村父老鄉親的安全保護神。

退役軍人張艷軍,在五礦開着理髮店,但他惦記着村裡的孤寡老人,定期專門回到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為老人們免費理髮,幾年來如一日,從無間斷。

這些退役軍人還是村裡的文體健將,鎮裡舉辦「迎國慶」拔河比賽,憑藉日常鍛煉保持着旺盛體力的退役軍人又是主力軍,手挽長繩,氣勢恢宏,當仁不讓,力壓全場。

一次升國旗,軍人贏榮光

一朝橄欖綠,終身是軍人。楊家溝的退役軍人們,長期養就的精氣神,走在路上都是一道風景。楊家溝村民不會忘記,2022年國慶節,在新建小區的廣場,發生了這樣莊嚴而又激動人心的一幕。村裡的20多名退役軍人,自發組織全小區的居民,舉行升國旗儀式。那天,藍天白雲,艷陽高照,退役軍人排成整齊的隊伍,步調一致,昂首挺胸,站在最前排,姿勢標準,神態莊重,齊刷刷行注目禮。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唱響小區,激發起現場每個人的自豪感、幸福感,村民們不停地點讚:不愧是當過兵的人啊!

地處平定縣優勢位置的楊家溝村,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一馬當先,成為山西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陽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其中「雙擁」工作也成為一大亮點。夢想引領航向,奮鬥未有窮期,新征程上,楊家溝村將繼續書寫出新的輝煌。[1]

作者簡介

李榮福,山西省平定縣冠山聯校教師。熱愛文學,偶有散文、評論、詩歌等小作品散見於地方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