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煜寫詩詞愛「夢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寫詩詞愛「夢遊」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2]

南唐後主李煜在入宋後,身在汴梁城,卻經常有靈魂的夢遊之旅,目的地只有一個:江南的故國。夢遊歸來的狀態只有一個:雙淚垂。

每晚都要靈魂夢遊一次,在現實與「故國」之間頻繁往來,就等於在頻繁對比,自然愁恨就多。

一般人都免不了愁與恨,而李煜作為亡國之君,因為失去得多,失去得大,愁恨更是無邊無際,以至到了銷魂地步,這裡的銷魂是指因過度憂愁而神情恍惚,「何限」者,即無限之意。

人生愁恨何能免,

   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

   覺來雙淚垂。

   宋 李煜 《子夜歌

   南唐後主李煜在入宋後,身在汴梁城,卻經常有靈魂的夢遊之旅,目的地只有一個:江南的故國。夢遊歸來的狀態只有一個:雙淚垂。

   每晚都要靈魂夢遊一次,在現實與「故國」之間頻繁往來,就等於在頻繁對比,自然愁恨就多。

   一般人都免不了愁與恨,而李煜作為亡國之君,因為失去得多,失去得大,愁恨更是無邊無際,以至到了銷魂地步,這裡的銷魂是指因過度憂愁而神情恍惚,「何限」者,即無限之意。

   有一定人生經歷而又感情豐富的人,都會在內心深處留一個「故國」的位置,凡失去的美好東西,都是我們的「故國」。那些曾經的雕欄玉砌和花月正春風,李煜有過,我們也有過,因此,從藝術特質而言,李煜和我們之間,是沒有理解障礙的。 人生愁恨何能免,[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