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本丟·彼拉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本丟·彼拉多馬庫斯·龐提烏斯·彼拉圖斯(拉丁語:Marcus Pontius Pilatius,古希臘語:Πόντιος Πιλᾶτος;?-36年),基督新教譯為本丟·彼拉多,天主教譯為般雀·比辣多,是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第五任羅馬長官(26年-36年在任)。他最出名的事跡是判處耶穌釘十字架。由於的職責,他是羅馬皇帝在猶太地的最高代表。

基督教發展史上,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1],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2]。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

簡介

關於彼拉多的資料,來自四福音書、斐洛、約瑟夫斯和塔西佗的少許記錄。碑文『彼拉多之石』更確定了他曾經擔任猶大總督的職務。根據這些資料,彼拉多可能是平托家族騎士團中的一員,並在公元26年接續了第四任總督瓦倫利亞斯·格拉特斯的治理。他一上任,就冒犯治下百姓宗教傳統,受到了斐洛與約瑟夫斯的斥責。根據弗拉維奧·約瑟夫斯所說,在殘酷鎮壓撒瑪利亞暴動之後,敘利亞行省總督盧西亞斯·維特留斯將他解職,他被召回羅馬,時間正好在年事已高的羅馬皇帝提庇留死後回去,卡利古拉繼位,即公元37年3月16日。繼任者的是馬賽魯斯。

在所有四卷福音書中,彼拉多迴避處死耶穌的責任。在《馬太福音》中,彼拉多洗手以示不負處死耶穌的責任,且不情願地送他上刑架。在《馬可福音》中,描述耶穌並未對羅馬帝國策反,彼拉多是不情願地行刑。在《路加福音》中,不單單是彼拉多否認耶穌對帝國策反,而且猶地亞的王,加利利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均找不出耶穌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在《約翰福音》中,彼拉多說:『我沒發現他有什麼罪過』,並且向猶太人訊問是否可以把他釋放。

學者常常爭辯當如何解釋關於彼拉多的描述。而在1961年發現的、刻有本丟·彼拉多的彼拉多之石,也為學者們所爭議。

視頻

本丟·彼拉多 相關視頻

本丟彼拉多擔任猶大總督,約翰施洗在約旦河為猶太人施洗
公會認定耶穌罪名成立,彼得三次不承認認識耶穌,耶穌被交彼拉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