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期末資產負債表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期末資產負債表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目錄

名詞解釋

期末資產負債表在期末時點記錄各機構部門和經濟總體所持有的資產、負債和資產淨值。本期期末資產負債表即為下期期初資產負債表。期初資產負債是當期經濟活動發生的初始條件,期末資產負債則在期初存量基礎上體現了當期經濟活動的結果。

期末資產負債表編制方法

編制資產負債表以直接法為主,間接法為輔。

直接法指搜集現有會計、統計和部門行政記錄資料,以獲得相關資產和負債總量及結構數據,直接編制資產負債表的方法。例如,非金融資產主要根據法人單位的資產負債表、部門行政記錄、住戶調查、房地產市場交易情況等資料核算;金融資產與負債主要根據金融管理部門統計資料和金融法人單位的資產負債表進行核算。間接法主要根據有關流量或存量數據,間接推算出期末存量。

術語解釋

資產負債核算是對我國常住單位經濟資產和負債存量及其變化的核算,反映某一時點各機構部門和經濟總體所擁有的資產和負債的總量和結構,以及從期初到期末的變化情況。

資產負債核算即編制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包括期初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交易變化表、資產負債其他變化表和期末資產負債表。其中,期初資產負債表與期末資產負債表有同樣的結構和內容,只是記錄時點不同;資產負債交易變化表與資產負債其他變化表有相同的結構,區別在於前者反映與當期經濟交易有關的資產負債變化,後者反映其他原因引起的資產負債變化。與前面各部分核算直接相關聯的是資產負債交易變化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