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一種基因叫理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央視新聞評論部,誕生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面對面》《實話實說》等名牌節目,培養了白岩松、崔永元、柴靜等眾多名主持人,被稱作「電視延安陣地」,是中國新聞史的一段傳奇。本書獨家記錄20年「南院江湖」里高人林立的人物故事,激情燃燒的歲月。六章內容包括:

1、《拜師學藝》:以親身交往的經歷,講述陳虻、白岩松、柴靜。

2、《高人指路》:剪影記錄水均益、崔永元、敬一丹、張泉靈、李小萌、董倩、王志、張羽。

3、《人海精英》:尋訪劉春、王利芬、楊樹鵬、李玉、石扉客、趙世龍等從評論部走出的高人。

4、《奇聞軼事》:評論部傳奇年會、「貓」院長、食堂、神奇保安等

5、《我的習練》:我的南院成長記,士兵突擊在《社會記錄》、在《新聞1+1》解方程式

6、《南院人說南院》:匯總南院人自我感悟。

作者簡介

劉楠,1982年8月生,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碩士。

自2004年10月進入央視新聞評論部實習,後擔任《社會記錄》欄目記者、編導,《新聞1+1》欄目記者、策劃,客串過《新聞調查》欄目出鏡記者。曾採訪報道過上海釣魚執法事件、深圳富士康連跳事件、廣西「砍手黨」村等,參與《我們的2008》《岩松看俄羅斯》《岩松走基層》等特別節目製作,多期節目獲得國家部委、央視新聞中心及評論部獎項。

書評

在我看來,《有一種基因叫理想》是一句容易使人熱血沸騰的話語,因此,在讀這本書之前,心裡有一絲小小的憂慮,擔心作者一徑地熱血,反而模糊了書的核心主題——展示央視評論部最貼近本來面目真實的那人那事。幸好作者的敘述溫和而詳盡,帶領讀者認識了一群不一般的「南院人」。    自學生時期起,我便鮮少看電視,倒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對充斥熒屏的各種連續劇感覺很無力,而且在我看來,守在電視機前得到更多的是一種熱鬧的寂寞,靠電視打發不了無聊,只徒添些虛空,何必呢!所以,當我不得不選擇看電視時,一般都是選擇央視新聞台。    我期待的是一種客觀冷靜的敘述,期待新聞人把他們用眼睛看到的,用工具記錄下的事實告訴電視前的大眾,或許不一定是真相——當然,這世上肯定沒有絕對的真相,每一個人都帶着主觀的情緒去做事看事,但至少是最極限地接近真相。而據我揣測,新聞媒體人的理想或許也源於此吧。    《東方時空》、《新聞調查》、《新聞1+1》、《實話實說》、《新聞會客廳》、《24小時》、《環球視線》等等,白岩松、敬一丹、水均益、崔永元、柴靜、張泉靈、董倩、李小萌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甚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節目和名字。而正因為他們的名氣,使他們具有不一樣的影響力,他們的發聲必須時刻客觀審慎,他們的新聞採訪和評論不需要離奇,不必誇大,只須還原本真,貼近老百姓的呼吸和脈動。而這說起來簡單,在這浮躁的當今社會,其實做起來很難。沒有光怪陸離,沒有標新立異,沒有聳人聽聞,似乎就爭奪不了眼球,爭奪不了市場。利益導向的驅動之下,新聞人原有的理想漸漸偏離軌道。也之所以,陳虻的那句「走得太遠,別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會如此深刻地銘記在這群「南院人」的心版上。    在《有一種基因叫理想》里,你可以看到許多著名的名字,可以看到許多他們與熒屏相異的私底下的樣子,更可以看到他們為了新聞人的理想所作出的努力和思考。作者劉楠憑藉着與他們工作的便利條件,帶着仰慕的眸光細心地觀察着、追溯着、記錄着,用全新地視角詮釋了這些名人不一樣的一面,是值得一讀的書。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