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月牙湖鄉位於銀川市東北部40公里,原屬石嘴山市陶樂縣(已撤),地處毛烏素沙漠黃河交接處,因此處有一湖象月牙狀而得名,月牙湖鄉總占地面積329.95平方千米,南北長58.8公里,東西寬不足1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沿黃小城鎮。

2017年12月,被命名為第七批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1]

中文名稱: 月牙湖鄉

外文名稱: Yueyahu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

下轄地區: 12個村委會,1個林場

政府駐地: 月牙湖村

電話區號: 0951

郵政區碼: 750004

地理位置: 銀川市東北部

面 積: 329.95平方千米

人 口: 30659人(2017年)

方 言: 蘭銀官話銀吳片(原住民)、中原官話秦隴片(移民)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氣候

著名景點: 兵溝、黃沙古渡

目錄

歷史沿革

秦統一中國後,在月牙湖境內修築軍事城障——「渾懷障」(位於境內兵溝南)。

漢晉時,渾懷障仍為軍事要地。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在此置歷城,北周置歷城郡建安縣。隋代改建安縣為廣潤縣,後又改廣潤縣為靈武縣。唐時,靈武縣治南遷,渾懷障古城遂廢。西夏建立後在縣境北部置省嵬城。元屬甘肅省寧夏府路轄。明代在其南部修築東長城和行堤後,大部境地劃在長城之北,稱為邊外地。此後成為蒙古族遊牧地。清屬綏遠省,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民國後屬寧夏陶樂縣。

1956年11月,陶樂縣組建新星鄉,駐月牙湖。

1958年設紅星公社,由原月牙湖鄉和高仁鎮鄉組建,駐高仁鎮。

1961年,設月牙湖公社。

1989年,海原縣移民移入此地,設立移民吊莊。

2003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精神,陶樂縣建制被撤銷,原陶樂縣城更名為陶樂鎮。此次的行政區劃調整將原陶樂縣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

2011年起,又陸續從彭陽縣移入1.5萬人。

地名由來

傳說在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和親,行至黃河渡口處,望着滾滾而去的黃河水,心中不勝淒涼——渡過黃河,離長安便又遠了一步。臨行前,昭君下定決心,一路上絕不回頭,可剛一渡過黃河,心中對遠方父母的思念猛然湧上心頭。於是,她情不自禁的回頭望着家鄉的方向痴痴發呆,不知不覺淚水滑過臉寵,滴落在河岸的沙地上。昭君走後,她的淚水化作一汪湖水,形似月牙,人們稱之為「月牙湖」。還有一種傳說,月牙湖是月老的化身。寧夏月牙湖鄉的地名由此而來。

旅遊業

兵溝旅遊區

位於黃河東岸,距銀川市區38公里。這裡黃河大漠峽谷自然景觀雄渾獨特,秦漢邊塞歷史文化厚重。兵溝景區面積26平方公里,滄桑遼闊,得天獨厚,集黃河漂流、峽谷大漠探險、秦漢邊塞文化為一體,這樣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不僅在寧夏而且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經過6年保護性的開發建設,現已成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被銀川市興慶區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兵溝大峽谷拍攝了好多影視劇,比如《喬家大院》、《大沙暴》、《陳真後傳》等,形成了兵溝獨特的影視文化。

路線:1、從銀川出發——沿青銀高速(銀古公路)——穿過黃河大橋——沿203省道向北走——兵溝2、在銀川博愛醫院門口乘坐13路中巴車3、陶樂至銀川縣際班車

黃沙古渡原生態旅遊區

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寧夏東北部毛烏素沙漠邊緣,匯集了黃河、大漠、濕地、湖泊、田園為一體的自然景觀,是銀川市黃河旅遊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興慶區黃河旅遊九大功能區之首。

沙漠衝浪,讓尖叫與心跳在驚險之際同時迸發。站在沙漠之巔,塞上江南風光盡收眼底,古渡蘆盪,讓觀者心旌飄動,黃河落日,讓天地宏氣沖天。夕陽下,絲綢之路響起陣陣駝鈴聲,請看——小橋,流水,古渡人家……

路線:1、銀川出發——銀古高速公路——黃河大橋——金水園——203省道向北——龍泉山莊——兵溝漢墓——黃沙古渡(月牙湖)2、在銀川博愛醫院門口乘坐13路中巴車

胡楊林保護區

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胡楊林是寧夏境內唯一的一處連片集中的林區。胡楊林區是指東至月徐高壓輸電線、西至頭道墩沙漠邊緣、南至月牙湖排水溝、北至新錦農林公司門前砂石路的162公頃範圍內的天然胡楊林。胡楊是一種古老的樹種,是荒漠化地區特有的珍貴稀有樹種資源,對穩定荒漠化地區特有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綠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研究荒漠地區氣候變化、河流變遷、植物區系的演化也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科教文衛

文化教育

全鄉共有學校4所,其中中學1所,小學3所,共有在校生人,其中95%以上為農業戶口,已全部免收學業雜費,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制。穩步推進教學新課程改革,建立激烈機制,提高教師積極性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多方籌集大量資金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先後爭取各類資金投入新建中小學教學樓、宿舍樓,基本完成了中小學校「改薄」、「改危」任務,全面推進校園標準化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學環境。

衛生建設

全鄉現有一所中心衛生院,隨着人口增長已不能滿足全鄉人民的醫療保健需求,另外,各村都設有衛生站,極大的方便了農民求醫看病的困難。

生態移民

「十二五」期間,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將安置4000戶、1.68萬移民,月牙湖鄉將成為銀川市最大的生態移民安置區。

月牙湖生態移民安置區承擔着來自彭陽縣7個鄉鎮39個村1.68萬人的安置任務,其中一期工程搬遷1016戶4260人。此次一期移民全部來自彭陽縣孟塬鄉,共1016戶,4260人,安置區配套建設幼兒園、小學、衛生院、村級活動場所、農貿市場等公共設施,居民生活非常便利。同時,移民搬遷到新家後,每戶有54平方米的住房,人均一畝水澆地,戶均一頭優質奶牛,奶牛全部託管給養殖企業,每年每戶移民可領取2800元的分紅。另外,月牙湖鄉萬畝奶牛生態養殖園區建成後,將有20餘家企業入駐,可為移民提供近600個就業崗位。二期安置工程已開工建設,二期工程計劃安置生態移民2082戶約8744人。興慶區人大副主任、月牙湖鄉黨委書記丁萬福是月牙湖生態移民區工程建設總負責。

經濟

全鄉共有耕地2.5萬畝,林地1120畝,飼草面積5400畝,黃河濕地2.3萬畝。2010年9月,興慶區在月牙湖鄉東南沙荒地規劃建設了萬畝奶牛生態養殖園區,總投資4億元,計劃建設標準化奶牛規模養殖場17個,大型飼草配送中心1個及奶牛技術服務中心,以帶動生態移民區產業項目發展。

人口

全鄉現轄12個行政村:月牙湖村、海陶北村、海陶南村、塘南村、大塘北村、大塘南村、小塘村、濱河家園一村、濱河家園二村、濱河家園三村、濱河家園四村、濱河家園五村;一個林場,總人口30659人(2017)。

視頻

快閃《我和我的祖國》 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回民中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