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韓松落首部小說集,以時光的松脂,裹住凜冽的西北

★跨越30年的傳奇故事集,以悲憫之心觀照時代罅隙里的野草閒花

★余秀華 史航 李修文 張悅然 笛安 但漢松 張巍 隆重推薦

「我想寫什麼呢?其實並不複雜。不管當時還是現在,我想寫的,始終就是一些畫面和漂浮在畫面上的悽愴感。」

《春山夜行》為韓松落首部小說集,也是一本是帶着九十年代氣息的、「私小說」式的小說集。這本書創作時間跨越30年,從帶有一定自傳色彩的《媽媽的語文史》到近些年作者打撈記憶寫出的「農場故事」「世情」系列,都有着些許傳奇色彩,為在時光中遠去的邊緣人立傳,也留下了二十年前的西北世界的粗糲和溫暖。

以悲憫之心觀照時代罅隙里的野草閒花,包括但不僅限於拾荒人、異鄉人、畸零人、浪人狂人,以及荒城與繁花,笛聲與歌聲,白月光與紅薯爐……凡此種種,在《春山夜行》里聚成發光星體,這光芒足以把韓松落罩在「臨時的神龕」里,成為中國當代小說譜系當中如此獨特、無可替代的瑰麗樣本。

——作家 李修文

這本短篇小說集裡有一個廣闊的世界,從祁連山腳下,到正在膨脹的城市,無不充斥着某種點到為止,自然瀰漫的荒蕪。他的小說寫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但是傑出的作品就是在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裡表達出詩意。更何況,在《春山夜行》裡面,你不只能讀出詩意,還能讀出獨屬於小說家韓松落的畫面感與音樂性。

——作家 笛安

作者簡介

韓松落

70 年代人,1997 年開始散文及小說寫作,作品見於《人民文學》《散文》《大家》《天涯》《小說界》《花城》《西湖》等,併入選 2021 年「《收穫》文學排行榜」。

2004 年開始專欄寫作,曾在百餘家媒體開設專欄。著有《為了報仇看電影》《我口袋裡的星辰如沙礫》《故事是世界的解藥》《越愛越懂愛》《老靈魂》《我們的她們》《怒河春醒》《上帝是個不合格的藥劑師》《格萊美的歡呼》等。音樂創作方面,曾推出 EP《時光機》和由星外星唱片公司策劃、製作和發行的《靠記憶過冬的鳥:韓松落作品集》。多 項 電 影 獎 評 委,《GQ》 中 文 版2012 年「年度人物之專欄作家」。

原文摘錄

所謂心誠,就是要有儀式,要給對方小小抬舉,也接受對方的小小倨傲,要亮出自己的一生,泥沙俱下,無論善惡,來換取對方的一生。雙方都不求甚解,也不當這是告解,要有過耳就忘的準備,就像在沙地上澆水,不期望能夠有多少滲留。這其間也有分寸,有權力高低的試探,較為卑微的那個,要亮出更多不堪,說出更多秘密,地位略高的那個,則可以適度保留,但誰也不能當真,話語過後,酒醒之後,這就是沙地上的水痕。而盟約已經悄然締結。 他也明白了,在此時此地生活,是多麼孤寂的一件事。尤其對那些出走後再度歸來的人,孤寂更深一層。 照片上的每個人都處於一種不易察覺的心醉神迷的狀態之中,有一種那些認真而辛苦地生活着的人身上不可能存在的東西,那是毫無憂懼的生活才能助長的一種極度的渙散、可恥的無畏。

書評

通過展現當代作家精神風貌的人文紀錄片《文學的日常》,在沒有閱讀他們作品的前提下,我先認識了許多陌生的作家,聽他們對談對文學的理解,看他們走訪名山大川,聽他們分享對時代與生活的感受,看他們是如何去體驗當下問診時代,感受到那種因文學而被照亮的日常。經歷這一場深入靈魂的精神洗禮,讓我對文學有了更多的信心、嚮往及堅守。在眾多作家嘉賓中,對於我來說很遺憾,這麼晚才認識、了解到作家韓松落,看他與作家李修文穿梭荒漠戈壁,聽他們討論着目之所及的荒漠,聽他們講述觀察與體驗生活的故事。


他們的討論間可謂時時不離文學與創作,我感受到了好的作品到底是怎麼來的,絕不是悶在屋子裡,靠着在腦海的想象里遨遊。他們創作的小說雖多是虛構,但他們筆下的虛構是有時代立足點的。觀看完節目,我像西北焦渴的群山渴望着雨水那樣,我無比渴望閱讀他們的作品,特別是韓松落老師,這位創作散文與小說逾25年,在多個中國文學標杆性的雜誌上發表過作品,更是入選2021年「《收穫》文學排行榜」,終於在觀看了這個節目近一年後的春天,我讀到了他的首部小說集《春山夜行》。


我想他童年在新疆在西北生活的經歷所贈予給他的比任何都要多,他在節目中所說過的話不多,但其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極深,「寫小說的人,要有對世界整理的能力。」這一本《春山夜行》便是他將這麼多年來的西北生活、寫作經歷最好的「整理」,他沒有用大段的文字去描述西北的曠野,沒有用宏大的篇章去陳述時代背景,以生活的觀察者般凝視着普通人,他們或是生意人,他們或是服刑人,他們或是拾荒人,他們的故事寫在時間裡,他們的故事塑造着環境的模樣,每個故事中大量細節的描述,又撫平了西北的粗糲。


整部作品時間的質感將我吸引,沉浸其中感受着故事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點與環境中發生着,那些人的所作所為也是恰到好處的契合了時間點與環境,這些正像是開頭所說,並不是完全來自於空想的虛構,而是有立足點的創作,來自於真實,白酒廠、居民區、精神病院、公園等等,真實的質感讓你能很好的走進故事,沉浸在故事中,特別是如果你的兒時也曾生活在廠區、家屬院等場景,會有很強的交錯體驗感,而在文學的創作高度發達的今天,小說可以說早已泛濫,我們應慶幸還有韓松落這樣的作家在,找到了虛構與真實的最佳平衡。


「我想寫什麼呢?其實並不複雜。不管當時還是現在,我想寫的,始終就是一些畫面和漂浮在畫面上的悽愴感。」就是這樣,他匯集了《春山夜行》《天使之聲》《晚禱》《洶湧的暗夜》等15篇小說,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每一篇都有時代與人的故事,都有高於了現實的創作,但毫不突兀,在此不過多劇透情節與內容,請您親自去感受這本書中,恰到好處的融合在了現實的質感,讓你能最大程度的感受到發生在西北的故事獨有的樣貌,想表達的都清楚,想訴說的都呈現,情節、細節、邏輯整理的妥帖,像是西北的大風吹着、烈日照着。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