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日本鬘螺

來自 愛奇藝 的圖片

中文名:日本鬘螺

拉丁學名:Phalium

bisulcatum japonica

界:動物界

分布區域:台灣分布

東北海域,澎湖縣

高雄

日本鬘螺貝殼中型,殼厚呈球狀。螺塔低,體螺層大。殼口成半月狀。水管溝反伸至背側。內唇上有厚厚的繭,外唇厚,內部呈細齒狀。 [1]

目錄

日本鬘螺名稱類別

【命名者】 Reeve, 1848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異足目、唐冠螺科

日本鬘螺外形特徵

口蓋薄,角質,呈半月狀,核在中心。齒舌的中央齒缺乏後齒尖。 尺寸: 4 cm。

貝殼中等大,近球形。殼質薄而堅實。螺層約9層,縫合線細,螺旋部低小,體螺層大而膨圓。殼頂尖,2.5層光滑。殼頂以下各螺層有明顯的螺旋肋紋。

肋紋與生長線交叉形成珠粒狀突起。次體螺層中部及體螺層肩部有一列明顯的白色小結節。體螺層較光滑,除肩部結節上方有4—5條細肋,基部有4—5條肋較明顯外,其餘殼面的肋紋多模糊不清。

在體螺層的腹面左側有一條較發達的縱腫肋。殼面淡灰色,近殼口外唇部及背緣有6塊近方形的褐色條斑。殼口較寬,半橢圓形,內深褐色。

外唇邊緣厚,呈淡橘紅色,其內緣約有20個齒,外唇前部外緣有3—4短棘延伸呈爪狀;內唇向外翻卷,後部滑層薄,前半部滑層瓷質厚,橘黃色,有褶襞。前溝寬短,向背方扭曲,臍深。厴小。

日本鬘螺習性環境

棲地: 泥底

參考來源

  1. 日本鬘螺, 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