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無法扭曲(臨清流)

無法扭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無法扭曲》中國當代作家臨清流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無法扭曲

小區的牆上刷着「先天下而憂,後天下而樂」的文化宣傳牌,我日日從它面前走過。每見一次,感受不一。

尤其見到下面的宣傳部門,不覺冷笑。

文人用生命踐行的清正,不過是為政者用來自我標榜的口號。口號是掛在牆上,懸於嘴上的,有幾人是繫於心上的呢?

看過小說《滄浪之水》,更明了了口號和實質之間的區別。因為明了,因為生活的逼迫,本已出局的主人公池大為,終於爬上了那座體制控制下的高速遊戲車,開始了身心分離的為政之旅。

然而,他無法忘記他的父親,那個將屈原,陶淵明,蘇軾供奉心間的父親。因為這座精神神祗的存在,父親一次次在別人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兩肋插刀,卻又一次次遭遇別人粉碎性的背叛——那個可以將人變成鬼的時代!

然而,一無所有,狼狽落魄的父親至死也無悔。

他活在自己的人生信條里,無法扭曲!

是悲,還是幸?

而昨日讀到一老兵,也讓我肅然起敬。

為了國家,在槍林彈雨中經歷無數次生死的他,終於迎來了解放。

世界沒有給他任何的勳章,除了身上的一道道的傷。

但,殘酷的不僅於此,更殘酷的是,身上的傷卻成了日後過街遊行的藉口和理由。屈辱,壓迫,嘲笑和歧視一直如影隨形,多年相伴。沒人知道,錚錚鐵骨的漢子,內心經受了怎樣的烈火炙烤。要知道,那是比烽煙戰場更殘酷的無形戰場啊!

多年後,90高齡遭遇平反的他有了一次訴說的機會。然而,他什麼也沒有說,卻唱了一曲《八百壯士歌》。唱得全場雷動。有人問他,作為一個抗戰英雄,卻經歷了那麼多磨難,值得嗎?

他的回答只有六個字:我對得起國家!

隻言片語中,卻足以讓我懂得了他的人生——難的是血雨腥風的戰場上的堅守,更難的卻是和平環境下摧殘身心的精神堅守。

外界對他做了什麼,他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他的心是否無愧。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片初心,終究無法扭曲,然後自成壯景!是幸乎,亦悲乎?

時下,這個世界很多的人在抱怨着什麼,痛罵着什麼。然而,這一切存在的前提只是他沒有機會罷了。若他有了機會,他會毫不手軟,毫不心軟。

還有幾人能顧內心之準則之信條呢?

可悲的是,有人從沒有過信條,有人是微薄的信念,在人群中一淌,立刻散架。

環境是枝條,內心是枝幹。我們已經忘記了向上看,而只顧看周圍人的舉止,便奉為自我的信條了。

慶幸的是,這個世界總有些人,維護着內心,修繕着內心,即便因此困頓不堪,也無法扭曲。他們活的,是自己的心!

2013-10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