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作慧善尊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作慧善尊者尊者以佛教無作、無用、無受、無智、無慧的規範教化眾生,做出無盡的功德事業。「無作」是佛教為人處世的規範之一,本世不做惡事,來世就聰慧善良。無作有三:一名身無作,要愛護世間的一切生命,不做任何有損於生命存在的事,否則就是罪惡;二名口無作,不說污穢的語言;三名心無作,心要清淨,排除對財物及感情貪戀,消除對他人的怨恨,也不要因為任何不順心的事而萌生忿怒。身、口、心以「無作」為本,一切都改惡從善,來生就不會有苦果的報應。 [1]

  • 中文名 ;無作慧善尊者
  • 別 名 ;無作菩薩
  • 來 源 ;佛教
  • 出 處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

八萬四千寶浮圖,不如一念心清淨。

惟此有相擅施福,三塗八難所依怙。

佛以一花示迦葉,笑中有刀世不解。

而以法盡付諸人,深藏寶骨待梅里。

——宋 黃庭堅《羅漢贊

五百羅漢第伍拾柒尊

無作慧善尊者,即無作菩薩。「無作」是佛教為人處世的規範之一,意思是不作惡事。無作慧善尊者心境淡泊,他深諳佛法妙理,通過清淨無為的修行獲得了大智慧。[2]

佛教認為,今生不作惡事,來世就不會遭惡報,為人行為需要小心謹慎。在佛教的理論中,無作的內容共有三項:一、身無作:要愛護世間的一切生命,不做任何有損生命存在的事,否則就是罪惡;二、口無作:不說污陷他人的話,不說污穢的語言;三、意無作:心要清淨,排除對財務及感情的貪戀,消除對他人的怨恨,也不要因為任何不順心的事兒萌生憤怒。身、口、意以「無作」為本,一切都改惡從善,未來就不會有苦果的報應。

據《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一載,尊者以此為理論依據,教化眾生無作、無用、無受、無智、無慧的規範,使民眾擺脫善惡果報,消除了種種磨難。無作慧善尊者因為有這種功德而證得阿羅漢果,受到世人的尊敬。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現為曲左腿而坐,雙手捧長卷,面龐瘦削多皺,眼角下垂,神情冷峻憂苦。

尊者一直以佛教教化眾生無作、無用、無受、無智、無慧,有無盡功德。

詩 偈

心中自有一天平,歪斜不容半毫分。

急公好義人中主,騰達飛黃路垣順。

偈解

處事公正的人,心中自有一座天平,不偏不倚嚴判人間是非,不徇私護短。急公好義,掃盡世間不平事,是人們心中的尊者,飛黃騰達的路也極為暢通。

此偈教導我們,有時候我們內心為某事憂苦,有力不從心之感,但若心持公義,評人斷事不偏不依,必能諸事順利,飛黃騰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