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施江城 祖籍江蘇武進,1946年生於上海。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美協湖北分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湖北省文史館員[1] 。國際彩墨聯盟成員,曾任湖北美術館首任館長,武漢理工大學客座教授、碩士導師。

中文名 : 施江城

出生地 : 上海

職 業 : 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出生日期 : 1946年

國 籍 : 中國

祖 籍 : 江蘇武進

目錄

目錄

1人物簡介 2藝術手記選登 3長江山水詩詞選

人物簡介

  施江城,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美協湖北分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湖北省文史館員。國際彩墨聯盟成員,曾任湖北美術館首任館長,武漢理工大學客座教授、碩士導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及國際重要展覽,曾應邀赴美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波蘭等國家訪問及講學,並舉辦個展和參加聯展。當代著名中國畫家,擅山水,精人物,尤以創作長江題材的作品而著稱。出版有《施江城長江三峽圖卷》、《高峽平湖圖卷》、《施江城長江萬里圖》等畫冊。他曾受中國美協委託,為中南海、國務院、中宣部等重要國事活動場所繪製巨幅長江山水畫。他的作品不僅多次參加全國重要美術展覽,多次應邀赴美、日、新加坡、波蘭、俄羅斯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及展覽訪問活動,而且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人民日報社、中國三峽建設委員會、中組部、中央黨校、外交部、中央文史館、湖北省政府、廣東關山月美術館、深圳美術館、台灣佛光緣美術館、日本海上美術館等數十家海內外重要機構收藏。

2藝術手記選登編輯

  峽江?心路?足音

  ▲浩然東去,盪冰雪,萬壑千山橫斷。堪笑夔門天下雄,灩澦堆前慨嘆。授策瑤姬,平洪大禹,西陵崆嶺灘,千秋神鬼,何曾減我波瀾?

  縱覽滄桑巨變。看平湖映峽,坦途飛塹。江河連碧水北調,九曲荊沙無患。玉笛黃鶴,鐘山龍虎,浦江明珠燦。江山如畫,代留雲水圖卷。

  --《長江》1984年於大江之源

  ▲美之偉力,美之華彩,美之震撼就在於生死交替之間。

  我們正站在歷史的交匯點,目睹長江三峽歷史性的切換。漸行漸遠的沉重的腳步,帶走了三峽的激流險灘,縴夫棧道,船工號子。而大壩的雄姿,平湖的嫵媚,新城的廣廈已出現在我們面前。

  三峽巨變,是中華文明大跨越的縮影。這也是閃光與升華的時刻。如果我們漠然、遲疑或無能,就會稍縱即逝。

  --1989《藝術手記》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三峽的山川雲水,近可觀風貌奇景,遠可品味宇宙人生,皆有其樂焉。然三峽之於我,亦師亦友也,故知其性靈所在。

  三峽者,天地造化之山水長卷也。其峽起夔門,開篇便是鬼斧神工的大手筆,氣魄雄強。赤甲、白鹽壁立千仞,灩澦激流驚心動魄。繼以大寧河小三峽伴奏,主流曲折入巫峽重巒疊嶂之間。金盔銀甲為之護衛,登龍聖泉為之儀仗,翠屏飛鳳為之拱揖,松巒集仙為之仙伴。在背斜崩岩天階之上,神女峰時現於流雲飛霞之中。此為長卷第二高潮。其後巴東神農,屈原故里,香溪碧水舒緩過渡。及至西陵兵書寶劍峽,山勢陡起,清灘鎮流急,鏈子崖勢危,崆嶺灘鬼門,黃牛崖纖舟,天生橋奇,燈影峽絕,三遜洞幽。一路奇景迭出。最後至南津關收卷,留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之餘音。三峽是長江中最具華彩的一章,不僅山川雲水在此交響,而且大自然與人類文明也在此交融,中華古老與現代在此交匯,美學上的陽剛與陰柔在此交合。故我以為,長江三峽乃獨步天下的第一山水長卷也。

  --1996.5《長江三峽與中國畫長卷》

  ▲萬里長江,流淌着古老的華夏文明,源遠而流長。現代大壩的橫切,並沒有也不可能阻斷大江東去,只可能中華文化完成新的跨越,新的升華,如同楚鳳凰,在涅盤中獲得新的生命。

  現代中國的發展,不僅需要摧毀千年文化桎梏,從而邁進現代社會。同時也需要保守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保守中華文明的底蘊和制高點,不僅需要反思與自省,同時需要自尊和自信。放眼中國與世界文化發展長遠趨勢,認清這一點,尤為重要。

  三峽逝去了,鳳凰涅盤,絢麗的羽毛正在化為灰燼,驕傲和嫵媚都已過去。不死的只是靈魂。然而只要魂魄存在,鳳凰又會新生。新生的鳳凰依然還是鳳凰,而不會變成鴕鳥與火雞。

  --1998.12《藝術手記?鳳凰涅盤》

  ▲比較一下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美學精神是很有意思的。黃河與黃土高原體現的是一種凝重深沉,悲壯而蒼涼的美;是一種朴納而原實,坦蕩而雄渾的美;是一種裸露無華,質樸而堅定的力;是一種不尚雕琢、混沌而空寂的神秘;是一種苦澀而偉大的悲劇魅力;是一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博大包容的宇宙意識。

  而長江文化的美學精神是一種雄健暢達、清韻而激越的美;是一種浪漫飛揚、精妙而瑰麗的美;是一種陸離多彩、靈動而飄渺的神秘;是一種超越生死、知命達觀的生命魅力;是一種"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流觀宇宙大生命的運動意識。

  --1993.11《長江三峽的美學特質》

  ▲西方文明的核心是分析型、擴張型的活潑進取的民主精神。這發源於古希臘的文明核心,經過地中海文化圈,大西洋文化圈到太平洋文化圈的演進,西方文明幾乎滲透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而東方文明的核心是綜合型、內斂型的陰陽平衡的中庸之道。這發源於中華文明的核心,始終在相對封閉的東亞文化圈中緩慢地演進

  我無意在此詮釋東西方文明的歷史和未來。但必須指出華夏文化不會淪為博物館的瑪雅文化,也不會成為印第安人的保留地文化。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而是因為中國文明中包含着構成未來世界文明所不可缺少的基因。如同彼岸的支撐點,是此岸無法替代的。否則,新世紀大橋就無法架起。也如同藍色永遠無法代替黃色一樣--如果我們可以把西方文明看成海洋般的藍色,而把東方文明看成大地般的黃色的話。即便善於擴張的西方人中的智者,也逐漸醒悟到無限制的擴張與摧悔,到頭來也是自身的毀滅,逐漸發現中華文明中有他們所不具備卻為自身發展所必須的文明基因,發現黃色是不可替代的原色。

  如果以楚文化的寬容、浪漫、自信、彈性的流動思維精神,即如長江水一般的文明精神,改變硬性的狹隘的思維模式,讓藍色與黃色相衝相融,那麼世界就將逐漸布滿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整個人類社會都將充滿勃勃生機。

  --1993年《好雨知時節--初探馮今松的水墨世界》

  ▲余有幸,生於江海吞吐之地。少年艱苦,故遠浮華而近大樹之根。長於微末,易聚百峪之養。性好遊歷,得采天地靈氣。時經風雨,始泠暖甘辛。吾又有幸,此生與長江三峽結緣數十年,目睹大江亘古之變,遂借丹青長卷,一展吾懷。雖一寫再寫,意猶未盡。今又寫得此卷,思長留峽江雲水,句豆半生。展卷中或有志在高山流水者則吾更有幸矣。

  --1996《施江城長卷三峽圖卷後記》

  ▲歷史與未來,都是傳統加創造而構成的。歷史上,不存在沒有傳統的創造和沒有創造的傳統。

  --1998.4《藝術手記》

  ▲在資訊非常發達的未來信息社會中,沒有自己文化個性的民族是沒有地位的。這是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因此弘揚民族的文化個性,不僅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存亡,而且關係到世界文明發展的合理走向。獨立存在的民族文化個性,是世界文化大廈的支撐點,尊重自己也尊重別的民族的文化特點,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在中華文化豐富的積澱中,有着許多現代所必需的文化基因。中國藝術的現代性,不是只有與強勢文化接軌才能辦到。自斷文化血脈是愚蠢的行為。

  --1997.7《藝術手記?紐約大都會隨想》

  ▲智者"抱一"所謂"少則得,多則惑",誠哉!斯言也。問題在於抱什麼"一"。石清語云:"吾道以一貫之"。說得很明白,要抱的是"道",而不是"器"。道家有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繪畫中的形式語言符號,是畫者心態的外象,是人的精神的物化。形式語言對畫家來說,無論多麼重要,畢竟是形而下的範疇。此非神也,乃形也。得形而忘神,得蒼而忘魚,買櫝而還珠。識者不可不鑒。

  大江得之天水,納百川以赴東海,橫斷萬壑千山,曲折蜿蜒,勢之必然,豈能直線向東?

  世紀風雲際會,匯萬象而化無窮,天地人氣聚散無定形。朝雲暮雨,夏露冬雪,水無常態,何必得一面目而凝滯自縛?

  --2002.12《藝術手記》

  ▲尊重別人的個性追求,予以理解和寬容,也是為自己找到自由,找到獨立的個性價值的前提。

  --2002.12《藝術手記》

  ▲作品要立得住,必須有三個立足點,一是立足於畫家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感情;二是立足於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研究;三是立足於當代性,要有現代意義。在這個基礎上誕生的作品,就可能是比較好的,這就是"鼎足論"。這是大實話,在理論上沒有什麼新奇,但是,這是規律。

  當然,能將這三點立得穩,結合得好是需要智慧、才情和學養的,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必要的條件。有了這三點作基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藝術理想,各顯其能。一隻腳容易倒,二隻腳站不高,只有三足才能鼎立。

  --2003.1《藝術手記》

  ▲經常有一些人為製造的文化事件與文化現象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引誘我們脫離真實的自我與真實的存在,而讓歷史轉換時期的重大社會命題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滑過。

  --2003.1《藝術手記》

  ▲長江文化的精髓是流觀宇宙大生命的運動意識,是一種天地雲水交融混響的包容意識,是一種相生相剋,周始無窮的永恆,是一種瞬息萬變而又眾流歸一的氣韻。是一種絢麗深邃變化莫測的神秘。長江文化的藝術精神是富有智慧和靈性的,它要求藝術家將自己生命和靈魂與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自由暢達地交合舞蹈。而在這物我兩忘的時刻,藝術手段不再是奴役的工具,而是與靈感互動相生,從而迸發出創造的光華。

  藝術家、大自然、藝術手段的關係,就象長江中的船長、江流和船的關係一樣,即所謂的主體、客體、本體,只有三者合一,才能出神入化,擊水中流,奏出生命的光輝樂章。

  這也許是長江文化藝術精神的永恆價值與現代意義之所在。

  --1999.8《藝術手記?波蘭行記》

  原載於《美術》2003年第6期

3長江山水詩詞選編輯

  七律三峽游

  一九九六年八月

  千里洪流下雪峰,

  山川雲水此相逢。

  霞飛秀嶺幻奇石,

  流劈雄門顯神工。

  故里逆舟招故魄,

  香溪順水送香容。

  今朝歡聚四方客,

  對酒放歌大江東。

  念奴嬌長江

  一九八四年崑崙山至沱沱河途中

  浩然東去,盪冰雪,萬壑千山橫斷。

  堪笑夔門雄天下,灩澦堆前慨嘆。

  授策瑤姬,平洪大禹,崆嶺扼江畔。

  千秋神鬼,幾曾狂瀾力挽?

  縱覽亘古滄桑。

  看平湖映峽,坦途飛塹。

  江河連碧水北調,九曲荊沙無患。

  玉笛黃鶴,鐘山龍虎,滬海明珠燦。

  江山如畫,代留雲水圖卷。

  巫山一段雲畫余偶作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日

  峽起夔門壯,

  舟漂碧水幽。

  女神飄渺下天都,

  楚王思悠悠。

  巴水聞猿嘀,

  巴山望旋流,

  滿江浩氣盪泥濁,

  天際霞雲浮。

  水調歌頭瞿塘峽遇雨

  一九八五年夏

  風掃暗雲聚,山雨欲瀟瀟。

  環圍不見群峰,亂葉漫天飄。

  我待收帆系纜,難覓平沙靜水,裂岸有驚濤。

  回顧激流里,舟急似飛鏢。

  驚雷起,天幕裂,滂沱澆。

  混沌皆水,無處可以得逍遙。

  關帝單騎千里,武侯群儒舌戰,翼德斷板橋。

  情急知君子,勢險出英豪。

  金沙彎〈二首〉

  一九八四年七月

  金沙江本與瀾滄江,怒江自雪山而下,至石鼓受阻,輾轉反覆,不得南進。遂毅然折彎東去,過虎跳、破三峽,浩浩蕩蕩流入東海,竟成大江。

  其一

  石鼓欲斷崑崙雪,

  奈何朝海心如鐵。

  而今我向東流去,

  過眼煙雲任明滅。

  其二

  大江豈會盡朝東?

  不見前途萬壑重。

  百折千回勢不斷,

  浩然元氣貫長虹。

  江源吟

  一九八四年十月於沱沱河畔

  冰峰破殘陽,血海一片。

  寒波九道金刀涌,百萬大山默如雷。

  道旁牛顱問蒼穹:生從何處來,死又何所依?

  混沌藏吐納,高天似可捫。

  心化天地外,身隨大荒沉。

  氣聚風雷動,氣散萬籟寂。

  生當放華采,死則淡忘歸。

  無題

  一九八三年

  我欲放舟隨意去,

  縱情信筆寫山川。

  適逢巴峽漲秋水,

  紅葉漫江浮白帆。

  巫峽行二首

  一九八三年一月

  其一

  飛渡雲帆逐浪急,

  峽江迴轉千峰奇。

  輕風牽得畫屏動,

  點點人家暮靄里。

  其二

  若有女兮山阿上,

  騷人百代費思量。

  曉來急雨驚殘夢,

  天降珠簾隱紅妝。

  東海行組詩之一

  一九八四年五月

  誰執巨筆掃長雲,

  又潑墨海浪萬頃。

  起落顛簸眼底事,

  水窮天儘自然平。

  三峽縴夫謠

  一九九四年五月

  我披雲霞來,又伴風雨歸。

  魂系巫山峽,放歌下險灘。

  千尋絕壁鑲棧道,連鋒去天不盈尺。

  鬼礁巉岩齜血牙,濁浪泡漩裂鐵石。

  冰溪浸骨血未冷,酷暑炙皮汗帶刀。

  牙咬寸移抗激水,腿繃千步攀雲橋。

  一索系危舟,十指爬命道。

  崩崖絕歸路,惡風斷桅搖。

  嗚呼!

  鬼神天地肆狂虐,百代豪強葬旋渦。

  故里魂兮不見歸,但聞猿啼西山角。

  峽江其險也若此,義無反顧忘生死。

  生當壯士死為雄,拼掙只為脊樑直!

  七律

  鐘山觀傅抱石先生畫展歸來

  心靈宇宙兩茫茫,

  咫尺丹青入大荒。

  散筆急揮吞四海,

  立軸漫捲聚三江。

  東瀛飛渡鄉音遠,

  西蜀尋源客夢長。

  回首沉吟江浪里,

  其中孰解大文章。

  憶江南

  清江隨感

  一九九三年秋

  險亦奇,水激勢驚人。

  何處藥農攀絕壁,誰家舟子穿橫雲。

  險地氣宜平。

  平亦奇,山靜境迷魂。

  峽映清潭魚弄影,谷藏幽澗鳥爭鳴。

  平處意須深。

  神女夢

  一九八三年

  君不見巫峽群峰立江畔,仙姿亭亭飄渺間?

  君不見霞光驚斷神女夢,羞拉霓裳遮赭顏?

  客望神女情意綿,送客直上青山巔。

  舟行九彎頻回首,雲絲不斷清波連。

  有時忽作怒,倚天抽出霹靂劍。

  萬壑驚雷雲崖崩,白浪翻飛黑雲間。

  待到雲收霧散百溪下,笑語如珠滿山澗。

  俏眼一飛百媚生,欲近復上九重天。

  若逢月黑風高時,虎礁狼岩鼓泡漩。

  但得輕輕玉手揮,紅綠明珠串銀線。

  浮雲破處玉兔升,欣然起舞任翩躚。

  長袖牽得客心動,山風江濤盪愁煩。

  興盡不覺夜已深,悄然退去隱紅顏。

  軟語勿驚陽台夢,一任清暉照無眠。

  我欲夕照望神女,華貴雍容不可攀。

  若待秋深寒風起,低首哀泣不忍前。

  又欲寫真青石洞,對坐半月難落槧箋。

  物態心態多變化,風情萬種〈鍾〉難盡言。

  何方匆匆過路客,信筆一揮誇人前。

  縱集古今眾妙手,寫下丹青萬萬千,

  誰人留真顏?

  江城子

  靜夜思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三日

  清風淡月淨凡心。

  滿宇明,水含情。

  暗山吐納,元氣但沉平。

  自古榮衰隨浪去,

  一滴雨,半絲雲。

  五絕

  一九八零年春日

  古道百朝史,

  江流萬代師

  重崖無筆畫,

  飛雨不言詩。

  五言題畫詩(五首)

  其一

  霧迷溪更媚,

  雲起谷增幽。

  心靜觀魚戲,

  耳清聞鳥啁。

  其二

  採石寧河裡,

  悠然身正閒。

  野山染淡綠,

  飛白露流泉。

  其三

  重嶺隔塵囂,

  輕風洗俗煩。

  薄霧遮來徑,

  混混已忘還。

  其四

  扁舟吻翠影,

  細雨潤無言。

  明山依秀水,

  悄語隱桃源。

  其五

  絲竹江流引,

  笙簫空谷鳴。

  峽江無月夜,

  勿語靜心聽。

  無題

  一九八四年

  高天有幾重?

  我欲扶搖上長空。

  坐視環球八萬里,

  直起追光游天穹,

  騰躍翻飛大江龍,

  銀星河漢喜相逢。

  回眸雲海山濤里,

  多少驕子乘長風。

  長江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日於成都

  彈指一揮兩億年,

  魚龍直上青雲間。

  浪濤迸出巔峰雪,

  蒼海凝成無盡山。

  戰罷玉龍飛斷甲,

  汩汩化作大江源。

  劈山破嶺一萬里,

  斬棘披荊五千年。

  屈子離騷孫子法,

  禹王偉跡越王劍。

  孔明兩表獻羲墨,

  蘇軾雙賦李杜篇。

  項羽拔山氣蓋世,

  武穆飛騎救中原。

  時珍本草濟蒼生,

  中山起兵撼帝苑。

  百代英豪浩氣聚,

  風流人物浪淘沙。

  大江魂魄今安在,

  世紀風雲翻新篇。

  東海組詩

  之一

  神交東海時已久,

  抱海猶如抱故友,

  同得天地豪壯氣,

  吞江吐海立千秋。

  1984年5月

  人生能有幾回狂,

  何必萎萎斂鋒芒,

  畫海不以心為海,

  豈能筆下破綱常。

  1985年又題

  之二

  昨夜風雨漫作狂,

  白浪滔天下汪洋,

  難得海公真知我,

  呼風喚雨獻酒觴。

  1984.年5月

  之三

  君不見陣風九級起狂瀾,

  大雨橫掃黑雲翻。

  君不見普陀天燈雲山頭,

  渾然不見滄海流。

  百里舟山已停船,

  汪洋一片不見帆。

  或言此行時已差,

  我偏冒雨踏金沙。

  平沙無垠人跡少,

  以是代筆舞狂草。

  排浪奏起秦王破陣樂,

  引我昂首張臂向天歌。

  風狂雨狂人更狂,

  天當衣服海作裳。

  山是爵觥海是酒,

  心痴意醉干一口。

  百酒醉人不醉心,

  積鬱結怨暗恨生,

  唯我大海鹹水可以盪腑腸,

  震心動魄令人坦蕩蕩。

  而今揮手從茲去,

  前情舊恨俱相忘。

  浩氣隨心翻作浪,

  縱然粉身碎骨化泡沫,

  君不見阿芙羅底德便已誕生放祥光。

  1984.5江城於東海之濱


詞條標籤: 藝術 收藏 書畫 三峽 長江萬里圖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