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寮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寮鎮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東北部新寮島上,東瀕南海,北與北莉島為鄰,西與和安鎮連接,南與錦和鎮外羅埠對峙,因島得名。鎮政府駐新寮圩,面積85.95平方千米(2017年),現下轄10個村委會81條自然村,農場1個,29280人(2017年),中學1所,小學10所,衛生院1所,同時駐有信用社、郵政、電信、工商、稅務等單位,這裡民風淳樸、人民正直、熱情好客,有敢為人先的思想和優良的革命傳統。[1]
歷史沿革
新寮圩形成於清末。相傳明前,今新寮鎮轄地為荒島,明初始有福建省莆田人漂泊到此島上,以淺海捕撈為生,搭棚蓋草寮定居,故稱新寮島。明、清時期,此地屬海康縣延和鄉,民國初年屬調風鄉。建國前夕至1955年前屬海康縣第三區;1956年2月劃入徐聞縣第六區,稱為新寮鄉;1958年屬錦和公社(也稱上游公社) ;1959年5月從錦和人民公社劃出,成立新寮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新寮區公所;1987年改為新寮鎮,今為陸島鄉鎮。
自然資源
新寮島是流沙堆積島,地面沒有水庫河流、山石,地表是鬆散的白沙土,地下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鋯、鎢、鉑、鍺等礦含量較高。有長達38公里的海岸線及1200平方公里的中淺海溝,可開發利用的海灘涂2000公頃。
基礎建設
新寮先後築起了 堰頭、新豐、後海、東塘、南灣、八一、三豐、港六、北尾、塘口10條海堤,環島海堤成為重點基礎設施。主要產業是種養業,主種蕃蒔、花生、稻穀、眉豆。養殖業主要有雞、鵝、鴨、豬,重點是海水養殖業(主要是對蝦、網箱養魚、雜貝、青蟹四大種類)。
新寮鎮為陸島鄉鎮,從洋前堰頭碼頭客渡可通往錦和、外羅,三豐渡口客渡可通往和安北莉、雷州東里鎮等地,還有鎮圩至和安的和新陸島公路全程通車。每天從5點30分開始,每隔半小時就有客運車輛開往縣城。每天有客運車輛6班(次)開往徐城。?
新寮鎮工業方面主要有礦選、木料加工、製鞋、製冰等。農業方面有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副業和養殖業,其中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要經濟支柱。2014年,全鎮形成了泥蚶螺、對蝦、青蟹、翡翠螺等四大養殖基地。
新寮鎮行政轄區有10個村委會和1個鎮辦農場,新寮圩區面積104000平方米,圩區主要街道4條,呈「十」字形,全長36公里。1992年建成一條寬6米、長33公里的環島公路,貫穿全鎮各村委會,輻射70多條自然村。1998年新安堵海工程於1999年下半年堵海竣工並通車,全工程有南北兩大主堤。2005年,鋪設一條通過北堤12公里長的和新陸島公路,從此了結新寮的孤島歷史。2002年已建成全島交通網絡。1983年建成新寮300噸級客、貨運碼頭。1986年開通羅新客、貨車輪渡。圩區內建設水塔一座,98%圩民飲水自來水。1990年架通跨海電纜。2014年,島上全部居民均可用電照明。有郵電大樓一座,程控電話全島開通。1992年建成農貿市場一個,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還開闢洋前經濟小區,旅業、商業配套設施正在建設中。?
新寮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完小10所,在校學生4450人,其中初中在校學生850人,完小在校學生3600人。適齡入學率99.8%。全鎮文化娛樂場所37個,其中露天影劇場29個,卡拉OK場1間,文化室21個。群眾文化生活有文學創作、攝影、舞獅、雷劇演唱、彈琴、弈棋、習書、繪畫等,有教堂2間。鎮圩衛生院1所。
風力電場
該項目位於徐聞縣新寮鎮東部,距集鎮大約5公里。是廣東粵電集團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的投資項目,總投資規模為第一期5.1億元,共有33颱風機。每颱風機年發電量約500萬千瓦時,年總發電量約為16500萬千瓦時,年產值約為8712萬元。現第一颱風機已安裝完畢,其他32颱風機將在2008年5月份前安裝完成,即將進行規模投產。該風機型是我國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沿海型1.5MW風力發電機組,每颱風機高75米,風葉長35.7米,其為壯觀。該風電場建成後,不但是該縣經濟的增長點,而且將成為該鎮乃至該縣旅遊的新亮點。
公路建設
該鎮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關於建設鄉村硬底化道路的工作會議精神,儘管該鎮基礎差、底子薄,但該鎮群眾熱情高漲,不甘落後,結合生態文明村創建活動,認真組織、搞好宣傳發動,多渠道多層面籌集資金,2004年底,共投入資金1047.6萬元,完成鄉村硬底化路48.5公里,其中32條自然村水泥路36.2公里,鎮通村委會水泥路12.3公里。
人文發展
積極推進依法治鎮進程,嚴格堅持政府向人大報告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落實人大代表的提案、建議,實行鎮村二級政務公開,深入開展法制教育。認真處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積極辦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與建議。2004年,該鎮被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信訪工作」先進單位。[2]
社區介紹
堰頭村委會
堰頭村委會位於新寮鎮最南端,東臨太平洋,南與錦和鎮外羅圩隔海相望,北與東塘、北尾兩村委會接壤,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之一,下轄堰頭仔、南海頭和東柑椗等3條自然村,全村委會有348戶1768人,耕地面積403畝,主要種植小稻、蕃薯、花生等作物,現該村委會有幹部7人(其中黨支委3人,村委委員4人)。該村委會村民主要靠出海捕魚謀生,2011年,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廣大村民除出海捕魚外,還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該村委會建有300噸級碼頭一個,交通方便,為充分發揮毗鄰外羅埠水陸交通便利的優勢,帶動該村委會經濟的發展,該村委會還開發了洋前住宅小區,經過幾年的規劃建設,該小區2013已初具規模。
三豐村委會
三豐村委會地處新寮鎮北部,距鎮政府約4公里,東至後海村委會,西與新豐村委會、和安鎮共界,南接八一村委會,北與和安鎮接壤,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之一。下轄坑口、西村、北村、新村、蛟村、下湖、龍湖、北寮、梧桐、後村等10條自然村,其中坑口、西村、北村為革命老區村莊,全村委會共有405戶1713人,以陳、李、曾、莫、吳、何等姓氏世居,總面積251.9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44.77畝,養殖池面積450畝,村民的生活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業、養殖業及捕撈、采海過活。該村委會現有幹部9人,其中黨支委4人,村委幹部3人,計生專干1人,村聘幹部1人,有黨員34名(其中預備黨員3名),村民小組長11名。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860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有4500元。為儘快擺脫貧窮落後面貌,近幾年,該村委會積極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號召,大力發展種養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村委會建起了一幢二層260平方的辦公樓,村幹部辦公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
港六村委會
港六村委會位於新寮鎮鎮圩,是新寮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與塘口村委會相鄰,南與北尾村委會接壤,北與八一村委會交界,西與錦和鎮隔海相望。轄有港六、北溝、明塘、湖市、永安、北園、南寮、三嶺、南村仔、湖仔、後塘、後坑仔、北坑仔等13個自然村和1個居民小組,總戶數686戶,人口3553人,耕地面積1448畝,林地850畝,養殖池308畝,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花生等農作物和從事海水養殖、海上捕魚等勞動。現有「兩委」班子幹部8人,黨員72名(其中預備黨員2名),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2600元,村委會集體經濟年收入1萬元。近幾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村民發揮靠海吃海和就圩的優勢,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和從事經商,活躍市場,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生活明顯改善。2004年村委會建起了一幢三層520平方的辦公樓,不但改善了辦公條件,還開辦了旅業、飲食等行業,增加了村委會集體經濟收入。13條自然村也建起了硬底化村道,實現村村通硬底化村道。
後海村委會
後海村委會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之一,距鎮政府約6公里,位於新寮鎮東端,東部、北部毗鄰大海,西與八一村委會相鄰,南與塘口、東塘兩村委會接壤,轄有北村、王宅、中村、下寮仔四個自然村,468戶2643人,耕地面積604畝,村民主要從事海水養殖業和種植業,是新寮鎮發展海水養殖業前景較好的村委會。該村委會現有黨員39人,村「兩委」幹部6名,其中黨支委4名,村委委員3名,計生專干1名,有2名幹部交叉任職,村民小組長4名。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2050元,村委會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年總收入僅10000元。近幾年,該村委會充分發揮地緣優勢,積極引導村民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社會經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瓦房,有的移居鎮圩建起了大樓,大都增添了電視機等高級家電和家庭改水改廁。村委會也正在興建一幢二層270多平方米的辦公樓,村委會幹部辦公條件將大大改善。在縣委、縣政府的積極爭取下,粵電徐聞洋前風電項目正落點該村委會,該項目的建成將加快該村委會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南灣村委會
南灣村委會位於新寮鎮西北部,北與新豐村委會接壤,東與八一村委會毗鄰,南與港六村委會相接,西依和新養殖場,交通十分方便,有和新二級公路從這裡經過。該村委會轄有港頭仔、東南灣、西南灣、井五、井南、井北和新龍市等7條自然村,有500戶2350人,耕地面積620畝,林地500畝,蝦池600多畝,村民以種植水稻、蕃薯、花生等作物為主,兼以海水養殖和出海捕魚為輔。現有村委會幹部5名,村民正、副組長14人,黨員37人,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中較為貧窮的村委會。近幾年來,該村委會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難,引導村民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和種植業,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村委會正在籌建一幢二層280多平方的辦公樓,千方百計改善村委會幹部的辦公條件。還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13年建成了4公里長的硬底化村道,實現了村村通硬底化村道。該村充分發揮靠近和新養殖場的優勢,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客商投資置業,共有2間蝦苗孵化場落戶於此。
北尾村委會
北尾村委會位於新寮鎮西南部,距鎮政府約4公里,南與堰頭村委會相接,東與東塘、塘口兩村委會相鄰,北依港六村委會,西與錦和鎮隔海相望。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之一,也是重要的革命老區村委會。該村委會下轄北尾、煙樓、塘邊、大村、六灣、西邊塘、下海等7條自然村,705戶3528人,耕地面積1442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和花生等作物。該村委會有黨員54名、五保戶53人,孤兒4人,現有村幹部7人(其中黨支委3人,村委委員4人),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480元。2010年,該村委會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經濟,除海水養殖外,還向外輸出富餘勞動人到外地打工,增加村民收入。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茅草房改造工程,村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委會還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建起了一幢二層340平方的辦公樓,改善了村委會幹部的辦公條件。
新豐村委會
新豐村會位於新寮鎮西北部,轄有東坑、馬草港、西山、後村仔、井溝、場東、場西、南村仔、港頭等9條自然村,614戶2583人,耕地面積800多畝,養殖面積500多畝,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花生等農作物和從事海上捕魚、海水養殖業。該村委會現有黨員33名,幹部7人(其中「兩委」幹部4人,村聘用幹部2人,計生專職幹部1人),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2150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2000元,是一個較為貧窮的村委會。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2010年,該村委會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了10多公里長的硬底化村道,有的村莊還建起了水塔,用上了自來水,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告別了茅草房和進行改水廁。該村委會還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客商投資置業,除外地客商在這裡興辦2間蝦苗孵化場外,台灣商人邱朝雄先生興辦的文蛤螺孵化場也落戶在該村委會。
八一村委會
八一村委會位於新寮鎮中、偏北部,北與三豐村委會接壤,東與後海、塘口兩村委會相鄰,南依港六村委會,西與南灣村委會相望。轄有田頭、下村仔、南村、東溝、下寮、雲路、後寮、建安、鱟藤等9條自然村,868戶3978人,耕地面積1331畝,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村委會,村民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作物和從事海水養殖業,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950元。該村委會現有黨員65人,村「兩委」幹部6名,村民小組長9名,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年總收入不足5000元。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該村委會建起了一幢二層310平方的辦公樓,改善了幹部的辦公條件。村委會駐地交通比較方便,有和新二級公路從這裡通過,還建有八一小市場,繁榮當地經濟,村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塘口村委會
塘口村委會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之一,也是湛江市政府掛牌確認的革命老區村委會之一,該村委會位於新寮鎮東部,距新寮圩約1公里,南與東塘村委會接壤,比與八一村委會相鄰,西依港六村委會,東瀕太平洋。全村委會占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轄有龍仔、東溝、後村仔、鹽廠、後六、北村仔、張宅、後坡、中一、中二、北塘口、周宅等12條自然村,574戶3021人(其中共黨員53名,孤兒五保47人),耕地面積1480畝,水養面積1800畝,主要是種植水稻、蕃薯、花生等作物和發展海水養殖業。是一個人多地少,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的村委會,2007年人均收入僅有1100元。近幾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03年,該村委會建起了一幢三層32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大大改善了村委會幹部的辦公條件。還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後建起水泥硬底化村道17.2公里,連接全村委會12條自然村,形成了村村通硬底化村道的格局。茅草房改造達90%,改水改廁達40%,戶戶都有家庭用井,70%的農戶家庭配備有電視。該村委會注重抓法制建設,是一個社會治安比較穩定的村委會。
東塘村委會
東塘村委會位於新寮鎮東南端,南與堰頭村委會接壤,西與北尾村委會相鄰,北與塘口村委會相接,東臨太平洋,是新寮鎮10個村委會之一,也是新寮鎮革命老區村委會,全村委會轄有建寮、新村、南邊園、埠尾、東塘、林家、雙星、雙連、塘尾等9條自然村,有787戶3578人,耕地面積834.9畝,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花生等作物。現全村委會有幹部9名(其中黨支部支委5名,村委會委員4名),五保老人55人,孤兒6人,低保對象42人,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35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000元。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扶持下,廣大村民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生活得到較大改善,2012建寮、新村、埠尾、東塘、塘尾、雙星等村莊都建成了硬底化村道,新村村還建起了自來水塔,村民全部飲上自來水,該村委會還建起了一幢3層360平方的辦公大樓,改善了村級幹部的辦公條件。特別是粵電徐聞洋前風電項目正落戶在該村委會,該項目的建成將大大加快該村委會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乃至經濟的快速發展。[3]
相關視頻
新寮鎮林家村文化樓落成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