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冠病毒「變異」傳播力強十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冠病毒「變異」傳播力強十倍

新冠病毒,遠遠比人類想像的要復雜。

儘管全球各國的新冠疫苗競賽正在進行,疫苗預購量已經達到至少57億劑。

但科學家研究的速度,可能還是趕不上病毒變化的速度……

最近,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

出現新變異

研究顯示,從全球來看,自 2019 年年末至今年 7 月的這段時間裏,新冠病毒基因組平均隨機發生了大約 15 個鹼基變異。[1]

日本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

日本連續五天單日新增逾千例病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出現了變異。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 ​ 目前日本國內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 6 個鹼基變異。這一發生少量鹼基變異的毒株可能從 6 月下旬開始從東京向日本全國擴散。 ​ 報告顯示,這項研究的時間截至 7 月 16 日,研究人員分析了日本國內 3600 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及經航班入境的 67 名感染者的病毒基因組序列,並和世界各地研究人員公佈的全球約 4.6 萬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了比對。 ​

韓國境外輸入性新冠病例中發現病毒變異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道,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 10 日表示,從境外輸入新冠確診患者體內檢測出的病毒中,發現 3 種影響傳染的「突刺蛋白」(spike protein) 變異事例,計劃向世界衛生組織 (WHO) 報告相關情況並進一步進行分析。

最新變異毒株

印度首次發現了兩個新的病毒譜序

2020年8月15日據《印度報業托拉斯》8月15日報導,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研究團隊最近對1536個樣本進行了病毒測序,該研究團隊的首席研究員達斯博士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報道稱,研究團隊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 ​ 達斯還補充說,了解新冠病毒的詳細特徵對於治癒新冠肺炎患者很有幫助。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了解新冠毒株的脆弱性,以及印度東部,尤其是奧里薩邦的病毒變異動態。 ​

大馬現變種病毒 傳播力強十倍

馬來西亞也宣布,該國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確診了4例D614G變異毒株。近日馬來西亞的一所研究機構發現,馬來西亞首次出現了突變的新冠病毒,引起外界關注。該所機構表示,在4例確診病患身上,偵測到了D614G突變毒株,而這些突變病毒傳播力是原本的10倍。有指,正在研發中的疫苗可能無法有效應對。 ​ 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諾希山(Noor Hisham Abdullah)8月16日在Facebook發文,稱科學家在7月發現變異病毒株。馬來西亞醫學研究院在吉打州(Kedah)錫瓦沃加(Sivagangga)感染群組中的3個病例,以及柔佛州(Johor)烏魯地南(Ulu Tiram)感染群組的1個病例中發現D614G。[2]

現在研製的疫苗還有效嗎?

此消息一出,民眾一片嘩然。人們關注的重點是:病毒變異後,現在研製的疫苗還有效嗎? ​ 但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教授、上海市免疫學會副理事長王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眾不必恐慌,這些變異造成目前研發疫苗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小。 ​ 目前研究中的新冠疫苗有足夠多的位點可以產生免疫保護作用,更何況很多基因位點的突變不一定會讓疫苗失效。王穎還指出,新冠病毒的變異可能具有一定地域性,各個地區的流行株可能存在不同的突變。這種地域性與人種的遺傳背景有關,所以在印度發現的73個新型變種,不太可能在中國開始流行。 ​ 當地時間8月1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疫苗研發過程極為複雜,存在風險且成本高昂,全球各地區需要多種不同類型的候選疫苗。當疫苗最終成功研發出來以後,需求將大於供給。 ​

變毒變異加速傳播,但未影響患者病程

為了驗證其論點,研究團隊分析999名英國確診住院患者數據,採集病毒樣本進行實驗室分析,發現G614傳染力比D614強3-9倍,且患者體內病毒量更高,因為變種的病毒藏在上呼吸道裡,如鼻、喉嚨等繁殖的速度比原本更快,好在研究顯示變種病毒未有增加病情嚴重性。 ​ 此項研究引來各國學者關注,世衛(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娜坦(Soumya Swaminathan)表示:「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也表示實驗結果同病毒在實際傳播中發生的變化,還有很大區別,目前已對該變異進行監測。」 [3]

還不能摘口罩!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曾指出,D614G突變病毒最早來自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這項研究只證明D614G可增加病毒與ACE2受體的結合機會,但並未提及病毒傳染力會增加10倍,因此該突變病毒的傳染能力仍有待釐清。 ​

參考文獻

Tracking changes in SARS-CoV-2 Spike: evidence that D614G increases infectivity of the COVID-19 virus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