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小磨香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的特產。文安小磨香油歷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藝考究,色澤澄亮,純淨濃香。它既是烹飪的上等用油,又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在周邊各市縣乃至京、津諸地,均享有盛名。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飲食的歷史幾乎與中國的文明史一樣長[1]。在充飢果腹之外,人們賦予了飲食更多的文化意味,即所謂的「食文化[2]」。
特產簡介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的特產。文安小磨香油歷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藝考究,色澤澄亮,純淨濃香。它既是烹飪的上等用油,又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在周邊各市縣乃至京、津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稱這種植物,又稱這種植物的種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稱「脂麻」;芝麻原產自非洲,相傳漢代張騫在西域得其種,故稱「胡麻」。晉石勒時諱「胡」字,改為芝麻。芝麻榨油技術是芝麻傳入中國後開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當然也和芝麻的種植有直接關係。不過,文安種植芝麻的歷史,明代以前沒有記載,至明末創修《文安縣誌》才有記載。文安人對芝麻情有獨鍾,「要發家,芝麻瓜」的民謠流傳已久。民國9年(公元1920年),城內辟有芝麻交易場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記載文安造油業作坊的戶數:民國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這些戶數中,估計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據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傳的回憶,文安最早的(是回憶中最早的,實際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縣城東關外姓馬的大戶人家開的。清光緒年間,吉村農民張樹春在這家當長工,經常到香油坊打雜、幫忙,慢慢學會了小磨香油的技術。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張樹春回到老家,自己開了一家香油坊。後來,他兒子張恩榮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張學增,社會1,香油坊時開時關。人民公社化後,生產隊辦副業,張學增又為生產隊開香油坊。第四代張法明、張法信、張法光也各自在生產隊開辦香油坊。直到張永強、張永良、張同喜,共計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開放時期,香油坊又重新由個人開辦,張永強、張永良兩家遷移到縣城蔬菜市場西側,張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從開辦的。第二代王樹德經歷了自家開辦和生產隊辦兩個階段。第三代王鴻起仍在生產隊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開辦。第四代王國祥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代,工藝不斷改進,規模不斷擴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廠址遷至黃甫農場食品工業園內,改作坊為工廠,成為這一行業的佼佼者。王家務村香油坊開辦時間也較早,據張樹芝老人回憶,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國13年(公元1924年)張萬香開辦的。其子張洪皂繼承父業,到人民公社化後,張洪皂又為生產隊開香油房。在生產隊裡,他帶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術人員。至今,該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東關、馮郭、郭辛莊、留郡、大叩皂、阜安、邊王趙、馬莊等村莊的香油坊開辦時間也較早,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縱觀文安小磨香油的發展歷史,清代及其以前沒有文字記載,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約有20餘家,人民公社化期間,生產隊共辦香油坊100餘家,這些香油房規模都很小,一般每家每天僅磨芝麻50斤,甚至有的兩天磨50斤芝麻。香油坊由個人開辦後,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你方唱罷我登場」,香油坊時增時減。進入21世紀,香油坊基本上趨於穩定,大約80餘家,其中城內(防洪堤內)8家,城外70餘家,分布在縣域各地。這些香油坊的數量比生產隊時雖然減少了,但每家的規模都擴大了。至2005年,每家香油坊都實現了機械化,生產能力大大增強,廊坊利珠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發展最快,已成為擁有一整套生產流水線的現代工業。
參考文獻
- ↑ 【中原文化】民俗文化:斑斕多姿 民族之根 ,搜狐,2018-11-29
- ↑ 中華美食的文化意蘊 ,搜狐,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