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文化經濟學》,厲以寧 著,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1]英文名稱:The Commercial Press,簡稱CP)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2]」。

目錄

內容簡介

《文化經濟學(精)》是厲以寧先生從青年時代起貫穿幾十年的關於文化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厲先生對文化問題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開始整理經濟史研究的資料,而經濟史屬於廣義的文化史。從那時起,厲先生一直把文化史、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結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研究具有特色。而厲先生學術思想的形成離不開以上三者的結合。厲先生曾多次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與文化經濟學有關的專題講座,特別是給MBA和EMBA授課時,一再涉及與文化經濟學有關的專題,包括市場和政府的道德力量調節問題,包括公平和效率的定義和相互作用問題、「經濟人假設」和「社會人假設」問題,社會和諧紅利是優選的紅利問題,等等。厲先生認為只有把這些與文化經濟學有關的問題講清楚了,經濟目前的若干有待澄清的問題才能得到比較符合實際的論斷。

本書不僅涉及了文化經濟學和文化產業的基本概念,而且在以下方面的論述很好珍貴,有些提法是在靠前搶先發售出現的:文化啟蒙和文化創新、文化調節、文化包容、文化自信、文化制衡、文化和管理的優選境界、文化和經濟持續發展、文化傳承和文化共享。

本書對於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文化研究的發展、促進文化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導論

章文化經濟學的一些基本概念

節從文化產品的特殊性質談起

一、文化產品

二、兩個「交易」過程

三、無論是一個「交易」過程還是兩個「交易」過程,文化產品的特殊性質都不會消失

第二節文化產品使用價值的社會評價

一、商品使用價值的社會評價

二、文化產品使用價值與一般商品使用價值的區別

三、如何評價和看待文化產品的使用價值?

第三節文化產品生產的經濟效益

一、文化產品創作者投入的成本

二、資源配置效率和文化產品生產單位的資源配置調整

三、第三種效率概念的提出:X效率和文化產品的生產狀況

四、文化產品的溢價問題

第四節文化產品生產的社會效益

一、文化產品生產的社會效益的判斷和測定

二、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以及是否需要對文化產品生產有階段性的要求

三、腐蝕人們心靈的因素很多,能簡單地歸咎於文化產品的負面社會效益?

第二章文化產業

節什麼是「文化產業」?

一、文化產業的經營主體

二、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

三、文化產業能不能是中性的產業?

第二節文化產業的國際走勢和我們應當採取的發展戰略

一、文化產業的國際走勢之一:高新技術化

二、文化產業的國際走勢之二:規模經濟化

三、文化產業的國際走勢之三: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

四、文化產業的國際走勢之四:壟斷化

五、我們對文化產業應當採取的發展戰略

第三節文化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一、文化產業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二、文化產業和居民收入上升過程中的社會購買力

三、文化產業和社會就業的增長

四、文化產業和相關產業的互動互贏

五、文化產業的發展和GDP的新內容

第四節文化產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產業和群眾性的創意、創新、創業

二、文化產業和城鎮化的新階段

……

第三章文化啟蒙和文化創新

第四章文化調節

第五章文化包容

第六章文化自信

第七章文化制衡

第八章文化和管理的境界

第九章文化和經濟持續發展

第十章文化傳承和文化共享

後記

附錄厲以寧有關文化與經濟之間關係的著作目錄

參考文獻

  1. 簡介,商務印書館
  2. 商務印書館成立110周年,搜狐,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