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數字化商務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數字化商務是指通過創建和傳輸描述產品、服務或客戶體驗的數字化資產、能力或信息,並通過數字化渠道和社區來開展的商務活動。

加快數字化商務建設工作的措施

一、開展消費數字化升級行動

促進品牌消費、品質消費。圍繞「推進品牌建設、引領品質消費」,加強橫向協作、縱向聯動,做大做強做優「雙品網購節」,實現活動常態化、機制化。各地要組織當地實力強、信譽好的電商企業和商家參加活動,推出更多優質商品和服務,並同期舉辦配套促銷活動,保持主題、時間、標識全國統一,在內容、形式上辦出地方特色、體現各地風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台配套措施,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釋放消費潛力,提升消費品質。

培育消費新模式新業態。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健全行業標準、推動行業自律等方式引導各類新模式新業態公平競爭、規範發展,構建良好消費生態。鼓勵電商平台積極發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小而美」網絡品牌,更好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各地要結合本地產業特色,着力提升電商示範基地、電商園區載體功能,培育壯大地方特色電商主體,帶動特色產業創新升級,優化消費環境、完善消費保障,以新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以新消費促進新發展。

二、開展「數商興農」行動

提升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水平。有效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政府與社會資源,堅持公益化與市場化相結合,引導電商企業加強物流配送、農產品分揀加工等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能供應鏈,促進數字產品和服務在鄉村地區應用。各地要對當地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開展摸底、梳理和研究,加強工作統籌和規劃設計,細化重點需求,通過政策創新,更好發揮市場資源補短板、促融合等方面作用,堅持公平、普惠、合規原則,積極引導電商、物流等企業發展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流通效率和便民服務水平。

提升農產品可電商化水平。推動電商平台與地方政府、農產品企業在產銷對接、品牌創建推介等方面深入合作,持續資助可電商化的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打造農產品電商優質品牌,發展訂單農業,助力產業升級。各地要積極落實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要求,組織做好產品推薦、企業培訓等工作;積極開展農產品品牌推介洽談活動,建設地方優質品牌,持續推動農產品上行,帶動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與地方民俗、旅遊等資源創新融合,豐富鄉村業態。

三、開展「絲路電商」行動

推動地方參與國際合作。加快拓展「絲路電商」全球布局,創新合作模式,與夥伴國合作在電商促銷節打造國別爆款,推動電商企業加強海外營銷網絡建設,支持電商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出海,促進產業對接,培育先行示範,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鼓勵各地制訂實施「絲路電商」地區合作規劃,建立專項工作機制,將相關工作納入省部合作範疇;創新發展跨境電商,多渠道支持企業共建共享海外倉;支持開展「絲路電商」合作示範創建,以多種形式加大「絲路電商」合作宣傳推介力度。

加快國際規則體系構建。建設性推進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數字經濟多雙邊規則磋商和談判,以推進「絲路電商」為切入點,以雙邊和區域合作促規則制定,推動建立互利共贏、公開透明的數字經濟國際規則標準體系。鼓勵各地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規則標準的研究制訂,指導相關企業應用和對接規則標準,不斷梳理總結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在規則制定和產業實踐方面形成良性互動。

四、開展數字化轉型賦能行動

扶持數字商務技術創新。持續開展數字商務企業培育和動態管理,指導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發揮產業集聚優勢,在土地、技術、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着力推進商業科技發展,鼓勵企業積極開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先進信息技術在商務領域應用創新,拓展電子發票、電子合同、電子檔案應用範圍,提升無接觸服務、雲展會等新興商業模式和場景應用水平,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鼓勵各地積極打造本地區具有典型創新性和發展潛力的數字商務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通過探索創新扶持政策、遴選商業科技創新項目、編發商業科技應用案例等方式,有效增強商務領域數字技術應用能力。

強化數據資源賦能效果。深入推進商務大數據應用體系建設和部省電商大數據共建共享工作,持續推進部省之間商務領域數據資源互聯互通、有序共享,合力完善電子商務統計監測體系,形成定期共享和雙向反饋工作機制。各地要統籌數據共享需求,加強與商務部相關業務司局縱向聯動,確保系統連得上、數據跑得通,挖掘商務數據重要價值,加強電子商務統計分析和運行監測能力,配合做好電商大數據比對和反饋工作,共同推動電商大數據共建共享做深走實。

五、開展數字商務服務創新行動

做優數字商務公共服務。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深入開展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惠民惠企行動,鼓勵電商平台企業積極推出面向傳統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數字化轉型產品和服務,構建「政府引導—平台賦能—多元服務—廣泛參與」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聯合推進機制。持續完善電商誠信體系建設,推動電商企業開展誠信承諾、建立誠信檔案,引導企業規範健康發展。各地要依託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探索開放相關政府信息資源,匯聚優質服務資源,推動服務直達企業;充分發揮示範基地和行業組織等作用,組織企業積極參與信用共建,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誠信氛圍,享受惠企服務,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

做強數字商務人才培養。建設數字商務人才培養體系,打造面向市場的數字商務精品雲課堂,培育數字商務專業師資,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層次、多形式數字商務培訓,提升數字商務從業人員職業能力。推動校企合作,實現產學研用聯動,培養專業化、複合型數字商務人才。各地要積極完善本地數字商務人才培養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培訓,加大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推出一批農村電商創新創業「帶頭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