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放鶴亭 (杭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放鶴亭 (杭州)
圖片來自trip

放鶴亭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北臨里西湖,與北山路相對,因北宋詩人林逋曾在孤山結廬隱居,並以種梅養鶴為樂[1],後世建亭以紀念,亭後即林逋墓。該亭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時儒學提舉余謙修葺林逋墓並植梅數百株,建梅亭於其下,郡人陳子安以林逋梅妻子鶴,有梅不可無鶴,遂放鶴於孤山,並建鶴亭與梅亭相配,後兩亭均廢,明嘉靖時錢塘令王釴重建鶴亭並改為今名,後多次重修。

介紹

今亭為4組16柱木結構重檐方亭,亭內為舞鶴賦刻石,由高240厘米、寬75厘米的4塊書條石組成,其上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舞鶴賦》(賦文為南北朝鮑照所作),為行草書,共445字,篇首刻「康熙御筆之寶」篆印,落款「臨董其昌」[2]。亭上有巨樟覆蓋,亭旁廣植梅花,為西湖賞梅勝地。

參考文獻

  1. 《杭州年鑑2009版·人物·歷史人物》. 杭州市政府. [2015-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 《杭州市志·第二卷 風景名勝篇·第二章·第二節 景點分布》. 杭州市政府. [2015-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