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攀援星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攀援星蕨,水龍骨科植物。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1]

形態特徵

略皺縮。完整葉片呈條狀披針形,長20~35cm,寬2~3cm,頂端漸尖,基部漸狹而下延成狹翅,邊呈波狀,淺棕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兩面均凸起,側脈細而曲折,明顯,小脈分又。葉柄長3~7cm。孢子囊群圓形而小,直徑0.5~1mm,無蓋,棕色,散生在葉片下面,在中脈和葉緣之間有不整齊的2~3行。紙質。氣微,味淡。[2]

主要價值

  • 【藥 材 名】攀援星蕨
  • 【名稱考證】波氏星蕨,東南星蕨,一枝旗,燈火草
  • 【科目來源】蕨類植物藥水龍骨科植物
  • 【藥用部位】攀援星蕨的全草。
  • 【性味歸經】苦、澀,涼。入肝、膽、膀胱三經。
  • 【功效主治】清熱利濕,舒筋活絡。可治濕熱內壅肝膽,膽液外泛三身黃、目黃、尿黃三陽黃症;或濕熱結於膀胱,小便不利,澀滯尿赤者。用於跌仆閃挫,局部青紫疼痛,活動障礙。亦可治療風濕熱痹,肢節屈伸不利,疼痛攣急等症。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克。外用:搗敷。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參考文獻